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奇爸奇媽(專注分享寶媽寶爸最關心的育兒知識) 《爸爸去哪兒》第5季,自開播以來就好評如潮。 不僅是因為這一季的寶爸萌娃們顏值高,最主要的是情商高! 杜江和嗯哼 在先導片內(nèi)部,嗯哼把蛋撻分給周圍的小伙伴,剩下最初一個蛋撻的時候,杜江問他怎樣分? 嗯哼立馬把蛋撻分成了幾份,一份給爸爸,一份給教師,本人留了一小份。 可見,嗯哼的情商很高,明白分享。
陳小春和小小春 陳小春給人的感覺是很嚴厲還怒氣沖沖。 可是,小小春沒有因為被爸爸嚴峻怒斥而哭,而是冷靜的問:“爸爸,你能不生氣了嗎?” 小小春的這一舉措和爸爸形成了反差萌,這么的情商真的很受歡迎哦。 陳小春被小小春問蒙了,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錯,然后馬上就跟小小春道歉。
鄧倫和小山竹 小山竹也是一個情商很高切超級顏控的孩子哦。 這不,剛見面就說鄧倫爸爸好帥,還表示看過楚喬傳里的鄧爸爸,很喜歡鄧爸爸。 這樣的見面方式,很快就讓兩人熟絡起來了。
1 什么是高情商? 爸爸去哪兒萌娃的情商一遍一遍被人說起。 現(xiàn)在最流行的概念,應該就是“情商”,很多輔導機構也用“情商訓練營”的噱頭來吸引家長。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 一位媽媽說:“我家孩子情商特別低怎么辦? 我問:“您怎么這么確定孩子就是情商低呢?” 這位媽媽說: 每次有什么聚會、活動啦,人家孩子都跟活寶似得,逗得大家哈哈笑。 但是我家這個吧,整天木木的,不張嘴,在學校里跟人吵架了也說不過人家。 這樣就算沒有情商嗎?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明確的認識。 大家都想當然地認為,“能說會道”“嘴皮子溜”“吃得開”就算是情商高。 但實際上,情商沒有這么片面。 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緒商數(shù)”,可以理解為: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并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修為、涵養(yǎng)。 這樣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感覺很舒服、很寬松。 即便你們并不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但你總感覺他很親切,能尊重你、理解你,有時誠心誠意地為你操心一些小事。 此時此刻,你腦海里肯定浮現(xiàn)了某個人的面容。 而嘴皮子利索、愛抖小機靈、總能在聊天中占點便宜,這最多叫為人處世的圓滑。 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所以,家長們在培養(yǎng)孩子情商時,方向可不要錯了。
2 高情商的3種演繹方式 尊重孩子 小學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帶我去她家,她媽媽剛給她生了妹妹不到一年,脾氣特別暴躁。 然后中午吃飯的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她媽媽對她喋喋不休,有點給我這個客人臉色看的味道。 好朋友脾氣也不好,當場臭臉,跟她媽媽打了起來。 我現(xiàn)在還記得,她們當時拿著鍋蓋扔出去好遠,太可怕了。 這種事情對我來說很詫異。 因為我家里不成文的規(guī)定是,只要我和哥哥帶來家里客人,父母一定會放下所有不開心的事情去招待。 就算我事先沒有商量,所有的問題等小伙伴走了以后我們再一一講清楚。 那個和媽媽打架的好朋友在我腦子里很多年都忘不掉。 有時候還會想,她和她媽媽現(xiàn)在記不記得這件事了。 我的想法是,任何情況下,一定別忘了尊重孩子。 這一條建立在“家庭成員互相尊重”的前提上。 孩子對父母有先天的敬畏感,崇拜感,父母不要讓這份美好的差別變成自己擁有絕對話語權的理由。
給孩子自信心 我中學時候的好朋友,家境不錯,長得漂亮,品味也可以。 我們經(jīng)常一起逛街,她的消費水平比我要高,買的衣服也貴一些。 但跟我不同的是,她買衣服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極其猶豫不決。 她非常猶豫,要問我很多次好不好看,再去問店員。 所以每次和她逛街買一件衣服的時間要4h 。 有次她微信跟我講說回家哭了一宿,原因是回家高興地給她媽媽分享自己買的新衣服。 她媽說看著買大了,你趁早去換小一碼,看過照片的我并不覺得尺碼不合適。 被她媽媽一說,她又困惑了,不知道該怎么辦。 有點動搖想換,發(fā)現(xiàn)吊牌已經(jīng)剪掉扔了。 而后被她媽媽數(shù)落說連自己穿多大碼都不知道,衣服都買不成還能做成什么。 我非常認可的一個觀點就是“我不同意你的眼光,但是我不會隨意改變你的決定”。 而這個反面教材中,顯然她這種優(yōu)柔寡斷的行為已經(jīng)是她父母培養(yǎng)的結果了,并且一直在繼續(xù)。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高情商,請給他自信心,讓他考慮周全之后做的任何努力,都不要受到來自父母的打擊。 而一旦他決定了,請支持他。如果他做的是對的,繼續(xù)贊美他的優(yōu)秀。 如果他做的是錯的,贊美他的獨立選擇獨立承擔。
早點給孩子做性教育啟蒙 剛上大學軍訓的時候,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癡迷教官,沉迷惡俗小說。 盲目選擇社團組織,一開學就花光生活費去買衣服化妝品。 這些現(xiàn)象在我看來都是家長沒給孩子豐富的實踐機會導致的惡果。 更有甚者,跟教官發(fā)生關系懷孕了連人都找不到的,如此這些我已不忍再舉例。 說簡單點,這些案例發(fā)生的主人公的共同特點: 就是沒生活經(jīng)驗,沒接觸過異性,沒自己獨立消費過,沒豐富的業(yè)余生活。 如此種種造就了一個個高壓家庭里的低情商孩子。 戀愛方面,我父母應該和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是一步一步放開的。 十八歲之前,孩子除了為考試而學習,基本沒學到任何東西。 而十八歲那個黑色六月一過,他就得去陌生的城市接觸陌生的事。 剛剛被給予了犯小錯的權力,就到了犯大錯的年紀。這些錯誤,家長要負主要責任。 戀愛方面,我父母應該和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是一步一步放開的。 孩子一定會變,家長也一定會變。 你什么都可以怕,但是對于變化這件事,孩子,真的永遠都不要怕它不會來。 或早或晚,總會的。 家長更得早一點明白。 家庭沒有及時給到,你讓孩子去哪里學呢。
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若是父母、老師和社會的友人給予正確健康的身體力行的影響。 孩子未來的發(fā)展走向就會越來越好,反之則會走向深淵。 愿每一個父母給孩子一個真誠的高質(zhì)量的陪伴。 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奇爸奇媽(專注分享寶媽寶爸最關心的育兒知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