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才先生遺作 四、 大觀園亦屬賈府,今專列一章敘述以為突出。 其一、沁芳亭聯(lián) 第十七回,寶玉隨賈政等首次游園,賈政命他對諸景點題額撰聯(lián),以試其才。“進(jìn)入石洞”,見“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中”,泉、溪、橋、亭綴成一景,寶玉以“沁芳”名之,并吟出此聯(lián)。 上聯(lián)寫溪流之翠,水光澄碧,好像是從繞堤的楊柳那兒借來了翠綠之色;下聯(lián)寫泉水之香,香氣外溢,仿佛從隔岸的鮮花那兒分得了芬芳之味。聯(lián)語重在寫水,但通聯(lián)不見“水”字,然而水卻藏在“繞堤”與“隔岸”之中,一“堤”一“岸”可見蕩漾碧波,可聞潺潺水流。對聯(lián)不用“借柳”與“分花”的平鋪直敘法,而用“柳借”與“花分”的倒筆,具波瀾,有情趣,而且一“借”一“分”使水、柳、花人格化了,有了生命活力,富有詩情畫意?!叭荨庇飨?,“一脈”言泉流之長,“篙”與“脈”緊扣水景,不落俗套。曹雪芹修辭煉句達(d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是故脂硯齋對此有“恰極、工極、綺靡,香奩正體”之評。 其二、有鳳來儀——瀟湘館聯(lián) “出亭過池”,見“一帶粉墻,數(shù)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寶玉應(yīng)命題額“有鳳來儀”,并吟出此聯(lián)?!渡袝ひ骛ⅰ酚小昂嵣鼐懦?,有鳳來儀”句,據(jù)說鳳凰是食竹之禽,又因大觀園為元妃省親而建,故錯相成語命名。 上聯(lián)寫“綠”,茶已喝畢,煮茶的寶鼎仍舊飄著綠煙;下聯(lián)寫“涼”,對弈已罷,在幽靜的窗前手指尚留涼意。寫綠也好,寫涼也好,都是為了寫竹。翠竹遮映,故疑為煮茶的綠煙;濃蔭蔽日,故手指仍感陣陣涼意。因而有“茶閑煙尚綠”、“棋罷指猶涼”之說?!伴e”與“尚”,“罷”與“猶”引出猜疑,曲筆難能。全聯(lián)無“竹”字,但由于眼前為綠、體察為涼,便覺得到了千竿綠竹的清涼世界。所以脂硯齋有“‘尚綠猶涼’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萬竿之中”的評論。此聯(lián)意境清高,暗喻林黛玉。 其三、杏簾在望——稻香村聯(lián) 寶玉一行來到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的田野山莊。寶玉先取唐寅“綠楊枝上囀黃鸝,紅杏梢頭掛酒旗”詩意,題額為“杏簾在望”,繼又取唐許諢“村徑繞山松葉暗,柴門臨水稻花香”詩意,題額為“稻香村”,并題了此聯(lián)。 上聯(lián)寫田莊背山臨水的景色?!靶戮G”指春水?!皾q添”言春天到了,雪融冰開,滾滾而來,漫過了洗滌葛布的地方。“瀚葛”出自《詩·周南·葛覃》“薄瀚我衣”句。民俗,婦女回娘家前總要把葛布衣洗滌干凈,喻元春歸省。下聯(lián)描繪山莊杏盛芹肥的風(fēng)光?!昂迷啤保冈颇苌?,喻“噴火蒸霞一般”的杏花?!跋阕o(hù)”言漫山遍野盛開的杏花散發(fā)出濃郁的芬芳,那香氣象一把巨傘圍護(hù)著采芹人?!安汕廴恕奔丛谒叢杉鄄说娜??!对姟旐灐酚小氨〔善淝邸本?。從“添”字看春水融融;從“護(hù)”字聞花香縷縷,曹雪芹不愧為撰聯(lián)的大手筆。 其四、蘭風(fēng)蕙露——蘅芷清芬——蘅蕪院聯(lián) 出稻香村,過蓼汀花溆,“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牽藤”、“引蔓”、“味香氣馥”,眼前便是“五間清廈”,各清客與寶玉各有所題。 清客們題額為“蘭風(fēng)蕙露”,有如下兩聯(lián): 麝蘭芳靄斜陽院; 杜若香飄明月洲。 三徑香風(fēng)飄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蘭。 寶玉指出:“此處并沒有什么‘麝蘭’、‘明月’、‘洲渚’之類,若要這樣著跡說來,就題二百聯(lián)也不能完?!辈苎┣劢璐酥S刺那些自命風(fēng)雅、實際上不學(xué)無術(shù)的庸儒,并從比較中顯示寶玉的才華。寶玉題額為“蘅芷清芬”,題聯(lián)為: 吟成豆蔻才猶艷; 睡足荼縻夢亦香。 聯(lián)中的“豆蔻”和“荼縻”很合蘅芫院的特色。上聯(lián)寫吟成杜牧那樣的豆蔻詩后,才思還很健旺。杜牧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句。豆蔻花初生時卷于嫩葉中,俗稱“含胎花”,常喻少女。下聯(lián)寫荼縻軟弱無力,睡得沉酣,在花氣中連做夢也很香甜。“荼縻”薔薇科植物,春天開花。此聯(lián)著意于“香艷”,喻薛寶釵。 其五、藕香榭聯(lián) 第三十八回,賈母偕眾人游園,來到藕香榭,“原來這藕香榭蓋在池中”,“跨水接峰”,“后面有曲折橋”,柱上懸掛此聯(lián)。上聯(lián)寫小舟歸來,劃破水面,攪動了荷花清影。這是一個倒裝句,用筆受到唐王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句的啟發(fā),詩趣盎然?!捌啤弊钟玫煤?,眼前是波瀾迭起、荷影扶疏。下聯(lián)寫竹橋弄清影,菱藕更芳香。一個“瀉”字寫活了竹橋的姿勢。此聯(lián)全寫水景,水中的芙蓉、菱藕,水上的蘭槳、竹橋把那荷花亭亭、漣漪熠熠的美景烘托出來。 其六、探春房內(nèi)聯(lián) 第四十回,賈母與劉老老等人在曉翠堂宴畢,來至探春房內(nèi),見“西墻正中掛著一幅米襄陽的《煙雨圖》,左右便是為顏魯公墨跡的對聯(lián)。“米襄陽”是宋代書法家米芾,“顏魯公”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這都是曹雪芹假托來映襯探春之高雅。上聯(lián)寫天性風(fēng)流閑散好比煙霞一樣;下聯(lián)寫生活野逸有如泉石,一“閑”一“野”透露清高雅潔。然而探春精于管家,“要揀高枝兒飛”熱衷于為封建王朝“立出一番事業(yè)來”,因而顯得矯情故作,這無疑是作者的濃墨嘲諷。 其七、大觀正殿額聯(lián) 第十八回,元妃偕寶玉等來到大觀園的正殿,親拂羅箋,題園之總名曰“大觀園”,并為正殿題了額對。上聯(lián)寫慈愛之大如天高地厚,黎民百姓都感恩戴德;下聯(lián)寫典禮之盛古今罕有,整個中華大國都得到恩惠和榮耀。一額一了都是歌頌的“皇恩浩蕩”,曹雪芹借此說明賈府的富有與顯貴,完全是受到皇帝的特別寵幸,并為此后權(quán)傾勢落、家業(yè)破敗作了鋪墊。 曹雪芹通過《大觀園試對額》一章將賈政、寶玉父子倆在思想、性格、情趣等方面的不同之處或明或暗地表現(xiàn)出來,兩相比較,誰俗誰雅,誰愚誰智,不言而喻。 五、 其一、賈雨村詠懷聯(lián) 第一回,賈雨村在葫蘆廟內(nèi)思及平生抱負(fù),苦未逢時,遂高吟此聯(lián)。上聯(lián)寫美玉盛在匣中,等人出大價錢才肯賣出。典出《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在設(shè)喻中賈雨村自命不凡,想抬高身價,求得封建統(tǒng)治者的賞識。下聯(lián)寫金釵放在匣中,伺機要飛向天空。典出《洞冥記》,傳說漢武帝時,有神女留下玉釵,到漢昭帝時,有人想打碎玉釵,打開匣后,只見白燕從匣中飛出,升天而去。喻賈雨村想有朝一日飛黃騰達(dá)。此聯(lián)毫無痕跡地嵌入賈雨村的名字,上聯(lián)嵌其姓,“求善價”的“價”與“賈”音諧意切;下聯(lián)嵌其字,“時飛”就是他的字。嵌名聯(lián)充分暴露賈雨村這個“仕宦之族”的代表人物一心追求功名富貴的丑惡靈魂。曹雪芹運用語言長于“機帶雙敲”。上聯(lián)又首嵌“玉”,隱指林黛玉,另出新意,指珍惜自重的林黛玉有待于賈寶玉。下聯(lián)首嵌“釵”,隱指薛寶釵,諷刺她深藏不露,等待時機,燕飛出匣,直上青云。 其二、賈政升官聯(lián) 第八十回,賈政升任郎中,一時“車馬填門、貂蟬滿座”,高鄂便用了此聯(lián)。聯(lián)語用“花開”和“月足”比喻賈政的榮華富貴已經(jīng)達(dá)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乍一看似乎對賈府、對封建主義唱的贊歌,然而仔細(xì)揣摩,卻是極大的嘲諷。物極必反,花開必有花落,月盈必有月虧,暗示賈府的破敗、封建社會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 其三、有關(guān)賈寶玉的對聯(lián) 評賈寶玉四聯(lián): 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第三回,黛玉初見寶玉,書中有《西江月·評賈寶玉》兩首,其中有上述四聯(lián)。看來是對寶玉的嘲諷,其實是對他的贊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有不同評論。站在封建統(tǒng)治者的位置上看寶玉便是個“無能”之輩、“不肖”之徒;從相反的角度,寶玉則是一個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看不慣封建主義的那一套,自然“尋悉愁覓恨”、“似傻如狂”;他不愿通達(dá)封建社會的人情“世務(wù)”,而與奴婢仆人、優(yōu)伶戲子相處得如兄若弟,呼姐叫妹,對他們的不幸遭遇,總是寄予深切的同情和熱情的幫助;他怕讀那“詩云子曰”的儒家經(jīng)典和“八股時尚之學(xué)”,卻愛讀《西廂記》、《牡丹亭》等追求婚姻自由、個性解放的所謂“邪書”;他有很高的才情,從對大觀園的諸景點額對的題撰和為芙蓉女兒撰寫誄文諸方面看得出來,根本談不上“愚頑”;他不“樂”的是“富貴”之“業(yè)”,即不肯守著依靠“皇恩祖德”的家業(yè)。亦不甘心忍耐“貧窮”的“凄涼”,即為“貧窮”憤憤不平。所有這些都反映他對封建制度的不滿。所以賈政把他說成不善“仕途經(jīng)濟”的“無能”者和無意效法祖宗的“孽障”。曹雪芹的兩首《西江月》特別是其中的對聯(lián)把賈寶玉的叛逆性刻劃得惟妙惟肖、入骨入腑。 寶玉吟聯(lián) 內(nèi)典語中無佛性; 金丹法外有仙舟。 第一百十八回,寶釵、襲人勸寶玉收心用功,寶玉贊同,并叫人把《莊子》和佛書搬走,口中吟出此聯(lián)。上聯(lián)從佛教角度寫佛性不靠念經(jīng)得到,全憑內(nèi)心的頓悟,即不念佛經(jīng)亦能得到佛性。《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介紹惠能所作之偈云:“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奔词谴艘?。下聯(lián)從道教角度寫成仙得道不一定單靠煉金丹。聯(lián)語寫出賈寶玉既想“收心用功”又想另尋“佛性”、“仙舟”的矛盾心理,抓到了癢處。然而此處的賈寶玉已經(jīng)不合曹雪芹佚稿中比以前更“偏僻”的性格,續(xù)作者歪曲了原意,不免遺憾。 離家赴考聯(lián) 走來名利無雙地; 打出樊籠第一關(guān)。 第一百十九回,寶玉嘻天哈地,大有瘋傻之狀,出門赴考而去。對聯(lián)就安排在此。上聯(lián)寫走來科舉考場這個唯一可以名利雙輝的場所;下聯(lián)寫趕考出門是跳出被名利所羈縛的鳥籠的第一道關(guān)口。寶玉為了盡人子之孝不得不去應(yīng)試,而應(yīng)過試便是“完了事了”,因而交卷以后就“丟失了”,隨一僧一道而去。“走來”是為了“打出”,上下聯(lián)系緊密,渾然一體。然而曹雪芹佚稿說,寶玉根本不聽寶釵的諷諫,當(dāng)然就沒有赴考之行。高鄂之筆是否影響叛逆者的形象,尚待紅學(xué)家論證。 未完待續(xù) |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對聯(lián)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