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首詩后兩句是古代小說標(biāo)配,幾乎人人會背,但幾乎人人背錯 在歷史的洪流中,有無數(shù)驚才絕艷的女子,有的向往豪門宮廷生活,盼望衣食無憂,夫君顯貴,有的視豪門生活為如敝履,只愿追尋自由,過上平平淡淡的生活。在古代小說中,女子更以愛情為主,不愿嫁入深宮大院,束縛一生,因此,我們會經(jīng)常在里面看到很熟悉的兩個詩句。  這句詩是全詩的后兩句,你也許不知道全詩,但你一定聽過這句話,可是卻有很多人會背錯,因?yàn)檫@后半句被網(wǎng)友改了很多個版本。這句詩就是: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寫這首詩的人是崔郊,唐朝元和年間的秀才。崔郊曾借住在姑母的家中,姑母家中有個丫環(huán),生得姿容艷麗,更難得是能歌善舞,是漢南一帶最美的女子,崔郊和這名丫環(huán)感情甚篤,但是姑母家境不好,后來就把這名婢女賣給了于頔,于頔非常喜歡這名婢女,就花了四十萬貫錢買了下來,并備加寵愛。  崔郊很傷心,但是仍對這名婢女念念不忘,經(jīng)常守在于頔家的大門口,盼望著能再見這名婢女一面,終于到了寒食節(jié)的時候,于頔帶著這名婢女游春,在一棵大柳樹下,崔郊找到機(jī)會偷偷見到了這名婢女,然后寫了一首詩,贈送給她,這首詩就是: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詩的前兩句是在說,公子王孫都是看重女子的外貌,他們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表達(dá)了對弱女子的同情、憐惜,后面兩句,就是說,侯門一進(jìn)去仿佛深的像海一樣,從此“蕭郎”就是路人了,這“蕭郎”南北朝后,就指的是女子最中意的男子,有才有貌,就想梁武帝蕭衍一樣。  崔郊寫下了這首詩,有個人記恨他,就把這首詩抄了下來,貼在了廳里,于頔見到了,就叫人去把崔郊叫過來,左右的人都不解其意,就連崔郊也是心中忐忑,躲不過,只好前去。沒想到于頔見了他卻說:“這首詩是你寫的啊,你應(yīng)該早告訴我才是,四十萬貫怎么能比得上這首詩的價(jià)值呢?”于是給了他們一筆錢,讓崔郊把這名女子領(lǐng)走,成全一對佳話。  但是為什么小編會說人人會背,人人背錯呢?因?yàn)椤昂铋T一入深似?!边@句話,很多人背誦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背成“一入侯門深似海?!倍?,很多網(wǎng)友還開發(fā)出了新的句子,比如:一入某某深似海,從此良知(或是某某)是路人,因此,很多人都想不起來原句是什么,不信大家可以無意間打一下這句話,看會不會打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