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朱雪芬 《石頭記》的開篇是這么寫的:“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富貴風流之地指的是閶門,往城里走是閶門大街,現(xiàn)在叫做西中市。在西中市旁遍布著小巷,深處既藏著五峰園、藝圃等知名小園林,也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古橋、古井、古跡。走進這些小巷,一股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推薦小巷線路:閶門內(nèi)下塘、專諸巷、周王廟弄 特色看點:西中市兩旁的小巷九曲回腸,如果不看地圖,走進去很容易迷路。然而,就在這些彎彎繞繞的小巷里,散布著諸多的古跡,光閶門內(nèi)下塘就有6座橋,周王廟弄里有制玉業(yè)的祖師爺廟,專諸巷口的源源泉是古城十大名井之一,還有白蛇傳故事中的保和堂……一一走過,能聽到很多很多傳奇故事。 6座橋串起一條小巷 聽老箍桶匠講述光陰的故事 閶門內(nèi)下塘位于西中市北面,與其平行,但是它比西中市更長,東起河沿街,西接閶門橫街,一直通到老閶門。走進這條老街,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的蘇州,兩側(cè)是老房子,走過一段路就能看到一座橋。記者仔細數(shù)了數(shù),從東到西有6座橋。 第一座橋位于河沿街和閶門內(nèi)下塘的交叉路口,是一座鋼筋水泥的平橋,橋上沒有任何注明。第一眼看到它,記者并沒留意,直到旁邊一位曬太陽的老人說起關(guān)于它的傳說,才又回去仔細看了一番。“它叫過軍橋,傳說當年吳王曾經(jīng)帶隊路過這座橋去討伐齊國?!睘榇?,記者特意去查了相關(guān)資料,據(jù)記載,這座橋始建于宋朝,上世紀80年代改建成了現(xiàn)在這樣。 繼續(xù)往西走,分別是崇真宮橋、中市橋、虹橋、張廣橋和至德橋。至德橋就在泰伯廟前,老蘇州人習慣叫它“廟橋頭”。金閶街道閶門社區(qū)的社工張麗萍告訴記者,因為泰伯廟舊址曾建過菜市場,叫“廟橋菜場”,所以蘇州人把這座橋稱為“廟橋頭”。 走過這6座橋,聽了各種傳說,不妨再回到老街上,看看堅守在這里的老蘇州。閶門內(nèi)下塘339號有一間不足50平方米的箍桶店,81歲的翁根林守在店里,一邊箍桶,一邊等待顧客上門。“以前,我們箍桶匠經(jīng)常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生意,現(xiàn)在需要箍桶的人家不多 了,我守著這家店,是希望老手藝能傳下去?!蔽谈终f,他當了60多年的箍桶匠,如今最大的愿望是有年輕人愿意學這門手藝。 專諸巷里藏著許仙家的“醫(yī)館” 一口四眼井位列古城名井前十 沿著閶門內(nèi)下塘一路拐出閶門橫街,穿過西中市,斜對面的小巷就是專諸巷。蘇州的小巷,許多是因人得名,專諸巷同樣如此,卻又有所不同,它是以刺客名字來命名的。 走進專諸巷,西側(cè)的房屋沿著城墻而建,頗有滄桑感。屋門口,三三兩兩的居民聚在一起聊天,偶有電動車穿過,似乎生活都是慢悠悠的。一位82歲的老伯坐在自家門口喝茶,他說起了專諸巷的由來?!按呵飸?zhàn)國時,吳國公子光為了謀奪吳王僚的王位,派專諸藏短劍于魚腹中,用魚腸劍刺死了吳王僚。當時壯士專諸就住在這條小巷中,所以這條小巷就以這名刺客命名了。”說完,老人還加了一句,“也有人說是因為專諸墓建在這里,所以叫專諸巷?!?/p> 除了小巷的名字特別,小巷里還有一處特別的建筑,就是專諸巷23號的保和堂。聽到這三個字,很多人會問,“是白蛇傳里的保和堂嗎?”對于這個問題,住在附近的老人會邊指路邊說,“往前走,門口有‘保和堂’三個字,就是許仙和白娘子開的醫(yī)館?!弊哌M保和堂,門頭并不大,穿過一條幽深的過道,里面是民宅,倒也別有洞天,頗有煙火氣。不管許仙和白娘子是否真的曾在這里懸壺濟世,就沖著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值得來這里一游。 走出保和堂,在專諸巷和天庫前的巷口,一口四眼井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只見井欄上刻著“源源泉”三個大字,還刻有“甲子年重建金門市民公社”的字樣。往井里望去,水質(zhì)清澈,幾條金魚正在水中游來游去。據(jù)社工張麗萍介紹,這口井被評為古城十大名井之一,所以社區(qū)特意制作了導游二維碼,游客只要掃碼就可以聽到關(guān)于這口井的相關(guān)介紹。 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弄堂 卻與蘇工玉雕有著極深的淵源 從源源泉往東走100多米,就到了周王廟弄。說到周王廟弄,知道的人也許不多,但這小弄堂卻是很蘇州的一條街巷,和聞名于世的制玉業(yè)——“蘇琢”有著極深的淵源。 記者查詢資料得知,明代時,蘇州的制玉業(yè)技藝精湛,世稱“蘇琢”。清代時,蘇州玉器作坊和店肆,足有百數(shù)十家,集中在專諸巷延至天庫前、周王廟弄、回龍閣以至學士街。蘇州制玉行業(yè)信奉的祖師爺是周宣靈王,而在這條小弄堂里,就有始建于南宋的周王廟。 周王廟如今成了民宅,敲門進去,不大的院子種著竹子、枇杷、桃樹,還有一口水井。走進屋子里,還能見到原本廟宇建筑的特點。83歲的周振華老人就住在這里,他為記者講述了與周王廟有關(guān)的更多故事?!爸芡鯊R被稱為玉器廟,以前到了廟會這一天,這里就成了蘇州的玉器博覽會,展出各種玉器的,現(xiàn)在蘇州博物館珍藏的‘碧玉蟾’,就是當時的鎮(zhèn)廟之寶?!崩先苏f,他在這里住了60多年,對于周王廟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就說院子里的這口古井,是康熙年間建造的。仔細一瞧,果然井圈外壁上露出一行字“康熙三十二年”。 與這口古井相伴大半輩子,周振華為保護它做了不少事情?!霸?jīng)有人看中了青石井圈,半夜溜進來偷,被我發(fā)現(xiàn)了,后來我加固了井圈,再沒人能把它偷走了?!睘榱朔乐孤淙~掉進井里,老人還特意制作了一個木頭的井蓋,每次用完井水,都會留意蓋好井蓋。如今,古井的井水依然清澈干凈。時常會有游客尋覓古跡而來,周振華總會打開院門歡迎他們進來參觀,還耐心地為他們講述周王廟的歷史。 本篇文章旅游示意圖 俞磊 制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