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布作為項羽軍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將領,也是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的,在打敗秦軍幾十萬人的那場大戰(zhàn)之后,項羽豪爽,覺得英布這個人在此戰(zhàn)中功勞甚大,居然直接將他封為九江王,這種待遇是項羽軍中其他將領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可以說是一種莫大的殊榮。 不過英布的確是在巨鹿之戰(zhàn)中作戰(zhàn)十分勇猛,而且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對于項羽最終取得勝利,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被封為九江王之后的英布,權力越來越大,而且由于自己勞苦功高,心性方面也開始越來越飄,甚至是變得目中無人。 有一次項羽的軍隊與劉邦的軍隊作戰(zhàn)陷入膠著狀態(tài),項羽多次令人前去催促英布派兵援助,結果卻得到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答復,原來英布說自己身體欠佳,不能親自上戰(zhàn)場,于是只派遣了少量部將和兵馬,前去支援項羽軍隊。 項羽對英布這種態(tài)度和做法,顯然是非常不滿的,于是在憤怒不已的情況下,派人前去傳達自己對英布的失望以及不滿。英布得知項羽對自己心生不滿和憤恨,開始覺得很害怕,畢竟項羽是自己的領導,而自己只是他手下的一個將領,而且真到了鬧翻的地步打起來的話,自己說不定會大敗。 英布對項羽感到越來越害怕,生怕有一天,項羽徹底揭穿自己的心思,自己就完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劉邦派人來聯(lián)絡英布,實際上就是派說客來拉攏英布,起初英布不以為然,但后來想到自己已經(jīng)惹惱了項王,項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自己被懲罰只是時間的事情。 之后在楚漢的對決中,英布果然背叛了項羽,和劉邦聯(lián)手圍攻項羽,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在得到了天下之后,開始大力賞賜自己的開國功臣們,英布自然也是得到了封賞,獲得了更多的利益。 不過隨著韓信等人相繼被劉邦除掉,英布也隱隱覺得不安,畢竟“兔死狗烹”的道理,他還是都明白的,為了自保,他開始積極籌備訓練自己的軍隊,籌劃反叛的準備。 在英布看來,韓信等名將都死了,張良隱居,蕭何不會帶兵打仗,如今這天下基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而且垂垂老矣的劉邦也不會再帶兵打仗了,時機已經(jīng)成熟,自己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 然而結果是,劉邦帶兵打敗了英布,而英布的反叛也宣告失敗,自己還慘死。 總而言之,英布的失敗并不是偶然,英布的確是最有實力戰(zhàn)勝劉邦的那個人,但是他本人并沒有那方面的智慧——謀略,在戰(zhàn)略上出了問題。 劉邦出征之時,曾問計薛公,薛公為其分析了英布的三步走戰(zhàn)略,也就是上、中、下三策。 那么英布用的是哪一策呢?正如薛公所料,英布用的是下策,因為他沒有遠見,根本不會做長久計劃,只顧自己而選擇挺而走險。 為了自保而主動起兵,最終失敗并不是因為沒有與劉邦對抗的實力,而是因為頭腦簡單,行事魯莽,胸無韜略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