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guān)地理地下水重難點總結(jié)給大家整理好了,趕緊拿去復(fù)習吧!
地下水按埋藏條件的不同,可分為潛水與承壓水。

包氣帶水
概念:處于地表面以下潛水位以上的包氣帶巖土層中。
特征:
1.無壓水,補給區(qū)與分布區(qū)一致;
2.受氣候控制,季節(jié)性明顯,變化大。
成因:基本是滲入成因,局部是凝結(jié)成因。

(一)潛水

1. 概念: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
2. 補給: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補給。
潛水的補給來源:
①主要是大氣降水:對潛水補給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降雨歷時長,強度不大;地形平緩;地表植被良好。
②河、湖水補給:河、湖水位高于潛水面時,河、湖水補給兩岸潛水。反之,潛水補給河湖水。黃河下游為單向補給(因為是地上懸河,故河水補給地下水)。

3. 特點:
①有一個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潛水從地勢高處向低處滲流;
②分布區(qū)與補給區(qū)基本一致;
③埋藏較淺,受氣候影響大,流量不穩(wěn)定;
④易受污染。
4. 排泄方式:
①水平排泄:露出為地表水或泉水;
②垂直排泄:蒸發(fā)。
5. 環(huán)境問題:
①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鹽漬化;
②過量開采,造成潛水水位下降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地面下沉,沿海地帶可能引起海水入侵。
潛水涉及的相關(guān)概念:
水位指水體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時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潛水的自由表面稱潛水面;潛水面的絕對標高稱為潛水位;潛水面距地面的距離稱為潛水埋藏深度。
![[轉(zhuǎn)載]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24等潛水位線問題](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5/0315/160294843_8_20190503031240222)
等潛水位線:是等值線的一種,具體由如下基本特點:
①等潛水位線類似于等高線,它是潛水位相等的點連成線;
②等潛水位線數(shù)值反映地勢高低,潛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③等高線地形圖中,河流形成于山谷處并由地勢高出流向地勢低處,潛水流向垂直于等潛水位線,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潛水位線密處流速快,反之則慢;
④等潛水位線與河流、湖泊相交時,其數(shù)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
⑤潛水與河流補給關(guān)系:若潛水流向河流,則潛水補給河流;若潛水流向背向河流,則河流補給潛水(右圖示河流處A點潛水位低于B、C,故潛水流向河流,是潛水補給河流)
![[轉(zhuǎn)載]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24等潛水位線問題](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5/0315/160294843_9_20190503031240269)
(二)承壓水

1. 概念: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
2. 補給:大氣降水和地表水通過潛水補給。
3. 特點:
①承受一定壓力;
②分布區(qū)與補給區(qū)常不一致;
③埋藏較深,受氣候影響小,流量穩(wěn)定;
④不易受污染,水質(zhì)比較好。
4. 排泄方式:水平排泄,在排泄區(qū)轉(zhuǎn)化為潛水和泉水。
5. 環(huán)境問題:污染或過量開采后不易恢復(fù)。
1. 潛水的下滲條件有哪些?對于潛水,主要有哪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潛水就是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它的補給主要是直接的地面下滲。
有利于潛水下滲的條件通常要考慮三個方面:
一是降水,要求降水強度小、時間長;
二是地面的坡度,要求地面坡度平緩;
三是植被,要求有良好的植被覆蓋。
對潛水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漫灌。
它造成潛水水面上升,水分被蒸發(fā)但水中的鹽分積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的鹽漬化(次生鹽堿化),這一現(xiàn)象在干旱、半干旱區(qū)的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容易出現(xiàn)。
解決的辦法是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推行噴灌、滴灌節(jié)水型技術(shù),或采取雨季的淋溶。
二是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海水倒灌等問題。
解決方法是停止過度開采、節(jié)約用水、雨季回灌。
2. 地下都是巖石,地下水儲存在哪里呢?
地下除了較為疏松的土壤處,都是巖石,但是巖石是有裂隙的,地下水就儲存在巖石的裂隙中,并且也有水位,從水位高處流向水位低處。
但巖石的裂隙有大小,所以儲水的能力也就不同。
當巖石非常致密時,幾乎就不儲水,也不透水,這就是在承壓地下水中講的隔水層;
但當裂隙過大時,因“漏水”而不能很好地儲水。
如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巖石多受溶蝕,淺層的地下水就比較缺乏。
3. 如何根據(jù)承壓水形成原因,分析澳大利亞自流盆地的形成?
澳大利亞盆地位于澳大利亞東部,又稱自流盆地。
該盆地的地質(zhì)構(gòu)造是一個巨大的向斜盆地。
水層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為承壓水。
含水層在濕潤的東部山地出露,向西傾斜,一部分滲入地下的降水順著傾斜的含水層流向盆地中部。
盆地中部為承壓水的承壓區(qū),地下水承受一定的壓力,在貧地地勢較低處打井,有的可以自然噴出,形成自流井。
澳大利亞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
自流井的鹽度高,不宜用來灌溉農(nóng)田,一般可作牧畜飲用水,因此對畜牧業(yè)發(fā)展非常有利。
4. 深層地下水與淺層地下水、承壓水與潛水是一回事嗎?如何區(qū)分潛水和承壓水?
不是。
深層地下水與淺層地下水是依據(jù)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來區(qū)分的,而潛水與承壓水是依據(jù)埋藏條件來區(qū)分的。
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為潛水,而埋藏于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并承受一定壓力的地下水為承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