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很短,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時光,那些留在記憶裡的美好,往往都是一些很小的有些“儀式感”的閃光細節(jié),例如童年某次考試后的獎賞、某一次父母特別用心的陪伴,等等。 愛情也是如此。 儀式感簡直是愛情中的春藥。 戀愛時的一次次約會與表白,一次精心策劃的驚喜,一場為愛行走千里的勇氣,某一次轟轟烈烈的吵架與復(fù)合,求婚時的單膝跪地,結(jié)婚時的深情承諾……這些因彼此而存在的獨一無二的儀式,使對方在自己心目中與萬萬人區(qū)分開來,顯得獨特而不可替代,直接喚起和加深了彼此“愛”的感受。 相對于男人,女人似乎天生更情感細膩,更容易迷戀愛情中的“浪漫”。 其實,女人所響往的浪漫,不過是那些浪漫的儀式背后,那份被珍惜、被重視、被深情以待的愛。 人們都知道,沒有愛的婚姻很難幸福。卻很少有人會認識到,只有愛卻沒有樂趣的婚姻,也很難幸福。 而有一定儀式感的婚姻,可以為婚姻注入樂趣,對抗生活中的消極。 《小王子》裡說,儀式是什么? 儀式是經(jīng)常被遺忘的事情。 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村上春樹說: 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喝牛奶時,你特意替我擦掉嘴邊的白泡沫,是儀式。 出門時,你特意把我的領(lǐng)帶給調(diào)整好,是儀式。 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係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 別人生日你切蛋糕下去的第一刀是儀式,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 其實儀式就是把本來單調(diào)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 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 婚姻的銀行,你儲蓄的多,還是支取的多? 對前來做婚姻諮詢的朋友,我時常打的一個比喻是,如果把婚姻當作一個銀行賬戶,看看你的賬戶,你主動儲蓄了多少,一路支取了多少,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 戀愛時的刻骨銘心和彼此的心靈共振,是一份大的儲蓄; 戀愛時許多浪漫的小細節(jié),是許多次小的儲蓄; 一場用心策劃的婚禮,是儲蓄; 一次美好的二人旅行,是儲蓄; 生病時的細心呵護,是儲蓄; 遭遇不幸時的不離不棄,是儲蓄; 婚后的彼此體貼和包容,是儲蓄; 婚后婆媳問題和孩子教育問題的拉扯,是一次次的感情支取; 老婆生孩子時老公不回來陪伴,是支?。?/strong> 老公工作應(yīng)酬被老婆抱怨,是支??; 工作時間多,陪伴家人時間少,是支?。?/strong> 一方獨自承擔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是支??; 一次提及離婚的爭吵,是一次大的支??; 長期冷漠或沒有性生活,是支??; 總是不肯改變自己,卻總期待對方改變,是許多無聲無息的支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