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人,他說:世間哪里有戀愛?壓根是生殖沖動。 結(jié)果,他對一個女子一見鐘情,所寫的情書流傳至今。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人,他說:婚姻是座圍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結(jié)果,和老婆相濡以沫,恩恩愛愛了六十年。 沒錯,這個人就是錢鐘書。 那個讓他變成“雙面人”的女子,就是楊絳。 關(guān)于楊絳,有人評價:如果張愛玲是朵帶刺的玫瑰,那么楊絳就是一朵清麗的茉莉。 從出生到去世,楊絳見證了一個世紀(jì),是中國最后一位被尊稱為“先生”的女性。105年的人生,她從亂世走出來,嘗盡人間百味,卻依舊明媚從容。 在民國才女之列,楊絳最從容優(yōu)雅。丈夫錢鐘書稱她為“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讀楊絳的文字,像是聽一個智慧的老者,緩緩道來。當(dāng)你感到焦慮,浮躁,不妨就來聽聽楊絳,那如水般的智慧。 “有時候,人生如戲” 世態(tài)人情,比明月清風(fēng)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dāng)戲看。 ——《將飲茶》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rèn)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一百年感言》 我向來以為自己是個隨和的人,只是性情有點孤僻,常悶悶不樂,甚至懷疑自己有憂郁癥,并且覺得自己從出世就是個錯,一言一行,時候回想總覺得不當(dāng)。我什么都錯,為什么要有我這個人呢? ——《洗澡》 在大的時代里,個人正如一葉扁舟,唯有隨波逐流,偶爾的諷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靜地一步步走向墳?zāi)苟?。命運于此,并不是一個悲劇,不過是巨大的諷刺。 ——《干校六記》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fù)碛薪疱X;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fù)碛薪】?;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p> ——《百歲感言》 “有時候,活著是一種修行” 我們從憂患中學(xué)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楊絳 名聲,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楊絳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楊絳 人生一世,無非是認(rèn)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與禽獸無異,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洗澡》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楊絳 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xué),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 ——《雜憶與雜寫》 “有時候,我滿身傷痕,也不氣餒” 剛開始是假裝堅強,后來就真的堅強了。 ——楊絳 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jī)緣看到世態(tài)人情的真相。 ——《我們仨》 靈魂的美惡,不體現(xiàn)在肉體上。 ——《走到人生邊上》 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 ——楊絳 “有時候,一切美好的不像樣” 他發(fā)愿說:“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 《我們仨》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dān),困難就不復(fù)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 “見她之前,從未想結(jié)婚;娶她之后,從未后悔娶她”,我第一次和鐘書見面是在1932年3月。 ——《見她之前從未想結(jié)婚娶她之后我從未后悔》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yuǎn),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何為好的教育,何為好的婚姻》 “有時候,成長就像讀書” 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楊絳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楊絳 我只怕人不如書好對付。他們會看不起你,欺負(fù)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負(fù)又嫉妒。 —— 《洗澡》 我們無論在多么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為這也是我們的樂趣。 待人不妨像讀書般讀,政治家或企業(yè)家等也許得把人當(dāng)作繩子使用。 “有時候,命運弄人”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zhǔn)備走了。 ——《雜憶與雜寫》 現(xiàn)在我們?nèi)齻€失散了。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認(rèn)為命運最不講理。我們看到的命運是毫無道理的,專開玩笑,慣愛捉弄人,慣愛搗亂。 ——楊絳 人間也沒有永遠(yuǎn)。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世人皆稱道楊絳的”才“,但楊絳自己卻認(rèn)為:“我一生最大的功勞,就是保住了錢鐘書的淘氣和那一團(tuán)癡氣,讓錢鐘書的天性沒有受到壓迫,沒有受到損傷。” 的確,正因為有楊絳,錢鐘書才能全身心投入學(xué)術(shù)研究。 錢鐘書打翻了墨水盒,楊絳說:沒關(guān)系,我會洗。錢鐘書腦門上生了一個瘤,楊絳說:沒關(guān)系,我會治。錢鐘書弄壞門把,楊絳說:沒關(guān)系,我會修。 楊絳,無疑是錢鐘書的定海神針,只要有她在,這個世界再險惡就都“沒關(guān)系”。 楊絳在世,陪錢鐘書走過六十幾年,同時筆耕不輟地為中國文學(xué)、戲劇做了不少貢獻(xiàn)。 現(xiàn)在的人大多羨慕楊絳,婚姻和美,才情兼?zhèn)?,也忽略了一個事實:人生不會一直走上坡路。 1996年,楊絳和錢鐘書的獨女錢媛突然腰疼的厲害,確診時已經(jīng)是肺癌晚期。楊絳聽了,頓時五雷轟頂。錢媛知道自己要離開了,對媽媽說:“娘,你的女兒,現(xiàn)在她沒用了?!?/p> 楊絳聽了,淚水一直流。彼時,錢鐘書也已經(jīng)患病多年,剩最后一口氣。 1997年,錢媛去世。楊絳將她葬在自己每日都會經(jīng)過的小樹下,看著它一天天長大,老母親的心簡直崩潰了。 楊絳悼念其女:“從此老母斷腸處,明月下,長青樹?!?/p> 1998年,錢鐘書也離世了。 曾經(jīng)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下她一人。楊絳無比絕望地說:“我也想逃,可是我根本不能逃走,我得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yīng)盡的義務(wù)。” 就這樣,古稀之年的楊絳,幾乎日夜不休,整理錢鐘書的手稿,出版,整整7萬多頁。她還接手女兒未完成的遺作《我們仨》的創(chuàng)作,楊絳將自己的痛苦剝絲抽繭,也用回憶溫暖了這個世界。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合上書頁,我竟然也淚流不止,好像跟著這個百歲老人一起,在人世走了一遭,最后塵埃落定。 ![]() 楊絳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女人的黃金時期,不光只有20年。只要肯學(xué)習(xí),心里有愛,百歲也能意氣風(fēng)發(fā)。 她和錢鐘書的愛情,和家庭的變故,讓后世在感動的同時,始終銘記:眼下發(fā)生的一切,不過是往后的煙塵舊事。 今日流下的淚,待到他日,也不過一場笑談。 在此,紀(jì)念楊絳先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