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可作為脊髓性肌萎縮區(qū)別于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的依據的是 A.四肢近端肌肉萎縮,對稱性分布 B.肌束震顫 C.有家族史 D.血CK升高 E.鴨步步態(tài) 【答案】B 2.下列關于帶狀皰疹的治療措施,錯誤的是 A.紫外線照射患處 B.消炎鎮(zhèn)痛藥 C.抗病毒藥物 D.抗癲癇藥 E.抗過敏治療 【答案】E 【解析】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累及局部神經節(jié)和后根以及相應神經節(jié)段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可因免疫功能低下等誘發(fā)。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抗病毒感染,鎮(zhèn)痛劑;物理治療:緩解疼痛,促進皰疹干燥吸收,抗感染。故答案選E。 3.急性腦病綜合征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包括 A.神經衰弱的癥狀 B.輕重不等的各種意識障礙 C.類精神分裂癥、抑郁狀態(tài)或類躁狂狀態(tài)等 D.遺忘綜合征、人格改變和癡呆綜合征 E.貪食、內分泌功能障礙 【答案】B 【解析】腦器質性患者可出現的精神癥狀可以表現出共同的臨床綜合征。神經衰弱的癥狀為腦衰弱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急性腦病綜合征可能因腦部彌散性急性病變所致,臨床主要表現為輕重不等的各種意識障礙;類精神分裂癥、抑郁狀態(tài)或類躁狂狀態(tài)等癥狀為精神病型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遺忘綜合征、人格改變和癡呆綜合征為慢性腦病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貪食、內分泌功能障礙為局灶性腦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之一。故正確答案為B。 4.顱內高壓“三主征”指的是 A.昏迷、高熱、瞳孔散大 B.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C.血壓升高、高熱、呼吸不規(guī)則 D.頭痛、高熱、血壓升高 E.昏迷、血壓升高、嘔吐 【答案】B 【解析】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主要癥狀和體征。 5.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不應有下列哪項 A.運動減少 B.跨閾步態(tài) C.面具臉 D.D-靜止性震顫 E.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答案】B 【解析】跨閾步態(tài)是腓神經損傷的體征,與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無關。 6.某患者突然發(fā)生右側額紋消失,右側眼裂較左側大,露齒口角偏向左側,可能是 A.右側中樞性面癱 B.左側中樞性面癱 C.右側周圍性面癱 D.左側周圍性面癱 E.雙側周圍性面癱 【答案】C 【解析】中樞性和周圍性面癱主要區(qū)別在于后者整個半側面部表情肌癱瘓,而前者只有下半面部表情肌癱瘓。 6.帕金森病的臨床特點包括 A.細微震顫 B.撲翼震顫 C.動作性震顫 D.靜止性震顫 E.特發(fā)性震顫 【答案】D 7.檢查巴賓斯基征劃足底時應 A.棉簽沿足底邊沿向前 B.棉簽沿足底中央向前 C.棉簽沿足底內側向前 D.棉簽沿足底外側向前 E.劃足底前三分之一 【答案】D 8.腦栓塞最常發(fā)生在下列哪種動脈 A.前交通動脈 B.大腦前動脈 C.大腦中動脈 D.椎動脈 E.基底動脈 【答案】C 9.患者,女,67歲,右手抖動,動作緩慢,已4年,考慮為帕金森病,體檢時最不可能出現下列哪項體征 A.右上肢肌張力減低 B.右上下肢靜止性震顫 C.面部表情刻板 D.行走時步距變小 E.行走時右上肢聯帶動作消失 【答案】A 【解析】帕金森病屬于錐體外系疾病,而且是舊紋狀體損傷,故表現為肌張力增高的一系列體征,因此答案A是體檢時最不可能出現的體征。 10.多發(fā)性硬化是一種 A.螺旋體感染病 B.脫髓鞘疾病 C.維生素B12缺乏病 D.脂類代謝病 E.神經系統(tǒng)變性病 【答案】B 11.下列哪項是鑒別起病幾小時的卒中病人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的最肯定證據 A.癱瘓的程度 B.昏迷程度 C.血壓高低 D.腦脊液檢查 E.頭顱CT 【答案】E 12.下列哪項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危險 A.動脈瘤再破裂 B.血管痙攣 C.心肌梗死 D.腦積水 E.高血壓 【答案】A 13.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首選下列哪項影像學檢查 A.MRI B.螺旋CT C.PET/CT D.X線 E.ECT 【答案】A 14.下列哪項不是腦卒中高危因素 A.口服避孕藥 B.吸煙和酗酒 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D.體力活動減少 E.性別 【答案】E 15.患者,男性,65歲,長期高血壓病史,嗜煙酒,無明顯原因出現一側肢體乏力,伴言語不清,無意識障礙,約5分鐘后緩解,無后遺癥狀,考慮下列哪項診斷 A.急性腦梗死 B.急性腦出血 C.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 D.椎一基底動脈TIA E.蛛網膜下腔出血 【答案】C 【解析】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是局灶性腦缺血導致突發(fā)短暫性、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傳統(tǒng)的TIA時限定義為24小時恢復。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常見癥狀為對側單肢無力或輕偏癱,伴面部輕癱。神經肌肉激活技術 16.腦外傷患者首選下列哪項輔助檢查 A.CT B.MRI C.X線 D.腦電圖 E.肌電圖 【答案】A 【解析】腦外傷患者最可能出現出血和骨折,CT檢查對急性出血和骨折最敏感,故首選。 17.脊髓灰質炎的診斷錯誤的是 A.非對稱性弛緩性癱瘓 B.深感覺不正常 C.發(fā)熱時出現癱瘓,熱退后癱瘓逐漸減輕,無進行性加重 D.頓挫型和無癱瘓型需借助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查方可診斷 E.后遺癥期常有肌萎縮、軟組織攣縮、骨關節(jié)畸形等繼發(fā)性改變 【答案】B 【解析】脊髓灰質炎主要病變?yōu)榍敖沁\動神經元變性、壞死,因此不影響感覺系統(tǒng)。 18.無顱神經損害的四肢癱瘓,病變定位在 A.延髓 B.脊髓頸段 C.脊髓胸段 D.內囊 E.中央前回 【答案】B 19.關于腦震蕩的描述錯誤的是 A.為一過性的腦功能障礙 B.纖維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 C.臨床表現主要是短暫意識障礙和逆行性遺忘 D.有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變 E.意識恢復后可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 【答案】D 【解析】腦震蕩為一過性的腦功能障礙,無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變,纖維鏡下可見神經組織結構紊亂。 20.患者,男,61歲,突然意識不清l小時。頭顱CT顯示右側大腦半球3cm×3cm×6cm高密度影,最可能是下列哪項診斷 A.暈厥 B.腦出血 C.腦栓塞 D.腦血栓形成 E.高血壓 【答案】B 【解析】老年男性,急性發(fā)病,頭顱CT顯示高密度影,只有腦出血,腦梗死多數要]~ 2天后才能在CT上顯示低密度影。 21.患者,男,53歲。飲酒中發(fā)生言語不清,嘔吐,隨即昏迷。檢查:血壓200/ 115mmHg,雙眼球向左凝視,右鼻唇溝變淺,右側肢體墜落試驗陽性。診斷為腦出血,其部位在 A.左側基底節(jié) B.右側基底節(jié) C.左腦橋 D.右腦橋 E.左頂葉 【答案】A 【解析】該患者表現為右鼻唇溝變淺,右側肢體墜落試驗陽性,即右側偏癱,故最常見于左側基底節(jié)。 22.高血壓腦出血最常見下列哪項誘發(fā)因素 A.外傷 B.感染 C.情緒激動或過度用力 D.睡眠 E.寒冷 【答案】C 【解析】情緒激動或過度用力可急劇升高血壓而誘發(fā)高血壓性腦出血。 23.脊髓休克時雙下肢癱瘓或四肢癱瘓,并出現 A.血壓下降 B.神志模糊 C.腱反射亢進 D.肌張力低下,反射消失,尿潴留 E.全身冷汗 【答案】D 【解析】脊髓休克為脊髓受傷后在損傷節(jié)段以下立即發(fā)生的完全性弛緩性癱瘓,并伴有各種反射、感覺、括約肌功能喪失的臨床征象。 24.下列哪項是腦出血最常好發(fā)的部位 A.腦葉 B.基底節(jié)區(qū) C.腦室 D.小腦 E.腦干 【答案】B 25.脊髓損傷患者出現損傷平面以下一側肢體淺感覺障礙,對側肢體運動障礙,應該屬于下列哪種綜合征 A.中央束綜合征 B.半切綜合征 C.前索綜合征 D.后索綜合征 E.馬尾綜合征 【答案】B 【解析】半切綜合征的特點是損傷平面以下一側肢體淺感覺障礙,對側肢體運動障礙,即感覺與運動障礙分離,機制在于傳導淺感覺的纖維在脊髓相應的水平上升l~2個階段交叉至對側后上行,而傳導運動的纖維則在延髓錐體交叉水平交叉后下行。 26.急性期通常伴有劇烈頭痛嘔吐的腦卒中最常見的是 A.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B.腦血栓形成 C.腦出血 D.腦栓塞 E.小腦梗死 【答案】C 【解析】劇烈頭痛和嘔吐是顱內高壓的典型癥狀,腦卒中的腦出血患者短期內因占位效應而會出現顱內高壓,因此最為常見。 (27~29題共用備選答案) A.正中神經損傷 B.尺神經損傷 C.橈神經損傷 D.股神經損傷 E.腓總神經損傷 27.患者,男,23歲,右肱骨外上髁骨折后石膏固定肘關節(jié)8周,拆除石膏后;發(fā)現右側腕關節(jié)不能背伸,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答案】C 28.患者,男,38歲,工作中不慎被利器切傷前臂足側,傷口愈合后出現第4.、5指的掌指關節(jié)過伸、指間關節(jié)屈曲,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答案】B 29.患者,男,29歲因與朋友晚餐聚會飲酒后,在沙發(fā)上體息,次日醒來,發(fā)現走路時躁趾不能背伸,搠尖上抬困難,最有可能的診斷是 【答案】E 【解析】橈神經傷后出現“腕下垂”。尺神經傷后有“爪形指”,即第4、5指的掌指關節(jié)過伸、指間關節(jié)屈曲。腓總神經傷后出現“足下垂”。 (30~33題共用備選答案) A.四肢痙攣性癱瘓 B.上肢弛緩性癱瘓,下肢痙攣性癱瘓 C.雙下肢痙攣性癱瘓 D.馬鞍回避 E.根性疼痛及下肢非對稱性弛緩性癱瘓 30.胸段脊髓病變表現為 【答案】C 【解析】 31.頸膨大以上脊髓病變表現為 【答案】A 【解析】 33.馬尾病變表現為 【答案】E 【解析】胸段脊髓病變不影響上肢,而且對下肢也是中樞性上運動神經元損傷,故表現為雙下肢痙攣性癱瘓;頸膨大以上脊髓病變對四肢都是中樞性上運動神經元損傷,故表現為四肢痙攣性癱瘓;馬尾病變只影響部分脊神經,為周圍性下運動神經元損傷,故表現為下肢非對稱性弛緩性癱瘓。 (34~35題共用備選答案) A.防止臥床并發(fā)癥,對癱瘓肢體進行肌力和耐力訓練 B.及早消除大腦水腫,促進大腦神經再生 C.抑制異常反射活動,改善運動模式,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 D.使患者達到生活自理,回歸家庭和社會 E.抗痙攣體位預防或減輕痙攣模式 34.腦血栓形成患者康復治療原則 【答案】C 【解析】 35.腦外傷患者康復治療原則 【答案】C 【解析】腦外傷患者康復治療原則與腦卒中患者相似。 36.關于脊髓損傷的急救轉運錯誤的是 A.維持脊柱的穩(wěn)定 B.要防止脊柱的分離、扭曲 C.制動裝置中,簡單實用的是輪椅 D.避免移動時再次損傷脊髓 E.應盡可能經制動固定后再搬動 【答案】C 【解析】制動裝置中,簡單實用的是脊柱固定板,而不能坐輪椅。 37.脊髓損傷患者防止并發(fā)癥的措施哪項錯誤 A.定期翻身可以防止壓瘡 B.鼓勵咳嗽改善排痰,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C.鼓勵患者多飲水防止泌尿道感染,因此可以長期保留尿管 D.加強肢體被動活動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 E.可采用姿勢體位、物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等方法控制肌痙攣 【答案】C 【解析】鼓勵患者多飲水是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的發(fā)生,但是所有脊髓損傷患者都應該盡早拔除尿管。 38.周圍神經損傷,感覺障礙表現為下列哪項 A.傳導束性感覺障礙 B.節(jié)段性感覺障礙 C.偏身性感覺障礙 D.交叉性感覺障礙 E.末梢性感覺障礙 【答案】E 【解析】周圍神經損傷表現為手套襪套樣末梢性感覺障礙。 39.關于周圍神經損傷預后的描述錯誤的是 A.神經再生或功能恢復時,首先出現神經遠端敏感,彈叩現象陽性 B.定期進行電生理檢查有助于觀察神經再生情況 C.治療3個月后電生理檢查沒有明顯改善者,提示預后不佳 D.痛覺恢復時,自主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亦開始恢復 E.神經干叩擊試驗(Tinel征)是神經髓鞘再生較軸突再生陜的表現 【答案】E 【解析】神經干叩擊試驗(Tinel征)即在神經損傷后或損傷神經修復后,在相應平面輕叩神經,其分布區(qū)會出現放射痛和過電感,這是神經軸突再生較髓鞘再生快,神經軸突外露,被叩擊時出現的過敏現象。 40.患者,男,20歲,網球運動員,右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半月,持物無力,右肘關節(jié)外側局限性壓痛。下列哪項最有助于診斷 A.Tinel征 B.Finkelstein征 C.Dugas征 D.Hoffmann征 E.Mills征 【答案】E 41.病人割傷手腕部,傷口二期愈合。以后手指呈爪狀畸形。手部肌肉明顯萎縮,手指感覺喪失,對指功能喪失。最可能是下列哪項診斷 A.尺神經損傷 B.正中神經損傷 C.橈神經損傷 D.尺神經、正中神經聯合損傷 E.橈神經、正中神經聯合損傷 【答案】D 42.“三偏”征的病變部位最可能是 A.內囊 B.中央前回皮質 C.腦橋 D.中央后回皮質 E.視皮質 【答案】A 43.關于震顫麻痹的三個主要體征,下列正確的是 A.震顫,肌張力增高,慌張步態(tài) B.震顫,面具臉,肌張力增高 C.運動減少,搓丸樣動作,肌張力增高 D.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減少 E.震顫,面具臉,運動減少 【答案】D 44.關于引起腦外傷后患者躁動的原因包括 A.軀體疼痛 B.顱內壓增高 C.尿潴留 D.體位或環(huán)境不適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軀體疼痛、顱內壓增高、尿潴留、體位或環(huán)境不適等原因都可能是導致腦外傷后意識模糊的患者出現躁動的原因。 45.腦出血最常見下列哪項原因 A.腦動脈炎 B.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 C.血液病 D.腦動脈瘤 E.腦血管畸形 【答案】B 46.四肢癱患者檢查發(fā)現其上肢為下運動神經元癱瘓,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癱瘓,感覺障礙為傳導束型。病變位于 A.高頸髓 B.頸膨大 C.T3~T12胸髓 D.腰膨大 E.脊髓圓錐 【答案】B 47.腦栓塞最常見下列哪種栓子來源 A.血管源性 B.心源性 C.感染性 D.原因不明性 E.脂肪性 【答案】B 48.脊髓灰質炎臨床表現中哪項最典型 A.發(fā)熱 B.非對稱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 C.二便失禁 D.抽搐 E.頭痛 【答案】B 【解析】非對稱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是脊髓灰質炎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其他表現沒有特異性。 49.下列哪項是腦出血與蛛網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鑒別要點 A.昏迷程度 B.有無高血壓 C.有無定位性體征 D.起病速度 E.有無腦疝形成 【答案】C 【解析】腦出血是腦實質內出血,通常有定位性體征;而蛛網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沒有出現并發(fā)癥時通常腦實質不受累,因此通常沒有定位性體征,而只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和腦膜刺激征。 50.帶狀皰疹經治療后皮膚攢害愈合,但仍有疼痛,持續(xù)數月,可能是下列哪項原因 A.皰疹后遺神經痛 B.診斷錯誤 C.治療不徹底 D.病情再發(fā) E.肌肉營養(yǎng)不良 【答案】A 【解析】帶狀皰疹皮損為數群,由丘疹、丘皰疹及水皰組成,水皰內容清亮、混濁或血性。自覺疼痛,有時疼痛十分劇烈,有的皮膚損害愈合仍有疼痛,持續(xù)數月,稱“皰疹后遺神經痛”。經治療后皮損愈合,遺留疼痛持續(xù)數月考慮為皰疹后遺神經痛。故答案選A。 51.有關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下面哪一項錯誤 A.起病突然 B.神經系統(tǒng)局灶性體征,24小時內恢復 C.常反復發(fā)作 D.神經系統(tǒng)局灶體征至3天完全恢復 E.CT(-) 【答案】D 52.老年性癡呆臨床表現中通常最早出現下列哪項癥狀 A.定向障礙 B.記憶障礙 C.情感淡漠 D.言語障礙 E.頭痛 【答案】B 【解析】記憶障礙是老年性癡呆臨床表現中最早出現的癥狀,其他表現可以在病程的不同時期出現。 53.腦血管病后遺癥最常見下列哪種步態(tài)障礙 A.慌張步態(tài) B.跨閾步態(tài) C.搖擺步態(tài) D.劃圈步態(tài)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54.下列哪項是內囊受損的感覺障礙特點 A.對側單肢感覺減退或喪失 B.對側偏身(包括面部)感覺減退或喪失 C.對側偏身(包括面部)感覺減退或喪失,伴自發(fā)性疼痛 D.對側偏身(包括面部)感覺減退或喪失,伴感覺過度 E.交叉性感覺減退或喪失 【答案】B 【解析】傳導偏身(包括面部)感覺的纖維均已經完成了交叉后才到內囊處,故內囊受損的感覺障礙特點是對側偏身(包括面部)感覺減退或喪失,而選項C、D具有一定干擾性,但多為丘腦損傷的體征。 55.腦外傷病人出現一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最可能發(fā)生下列哪種情況 A.顳葉鉤回疝 B.枕大孔疝 C.交感神經損傷 D.腦室出血 E.丘腦下部損傷 【答案】A 【解析】顳葉鉤回疝早期經常一側動眼神經麻痹而表現為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56.下列哪項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診斷依據 A.頭痛、嘔吐 B.腦膜刺激征 C.腰穿時發(fā)現均勻血性腦脊液 D.一側動眼神經麻痹 E.偏癱 【答案】C 【解析】腰穿時發(fā)現均勻血性腦脊液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可靠最直接的診斷依據,而其他均為非特異性。 57.脊髓不完全性損傷的病理生理改變描述錯誤的是 A.最早的組織學改變是中央灰質出現點狀出血 B.6h后灰質遍布出血灶,白質出現水腫 C.12h后白質中發(fā)現出血灶,神經軸突開始退變,灰質中神經元退變壞死 D.24h以后,灰質中神經元幾乎不能找到,自質中不少神經軸突退變濁腫 E.6h以內灰質與白質均無明顯改變 【答案】E 【解析】脊髓不完全性損傷時3h以內仍為灰質出血,白質無明顯改變。 58.我國多發(fā)性硬化的最常見下列哪個病變部位 A.小腦 B.脊髓 C.大腦白質 D.視神經 E.視神經、脊髓 【答案】E 【解析】視神經脊髓炎是我國多發(fā)性硬化最常見的類型。 (59~61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50歲。四肢麻木無力漸加重1年。查體:Hoffmann(+),膝反射雙側(+++)。 59.應選用下列哪項檢查 A.胸片 B.心電圖 C.肌電圖 D.腦CT E.頸椎MR 【答案】E 60.診斷應考慮下列哪種情況 A.腦卒中 B.神經根型頸椎病 C.蛛網膜下隙出血 D.脊髓型頸椎病 E.胸廓出口綜合征 【答案】D 61.治療方案傾向于下列哪項治療 A.頜枕帶牽引 B.推拿按摩 C.藥物治療 D.理療 E.手術治療 【答案】E (62~64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肌張力增高 B.腱反射減低 C.Babinski(+) D.肌肉明顯萎縮 E.肌張力降低 62.對下運動神經元癱瘓最有診斷意義的是 【答案】D 63.對上運動神經元癱瘓最有診斷意義的是 【答案】C 64.對帕金森病最有診斷意義的是 【答案】A 【解析】下運動神經元癱瘓時肌肉失神經支配發(fā)生萎縮最常見,而答案B、C具有迷惑性可見于下運動神經元癱瘓,但是也可見于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休克期;Babinski(+)是上運動神經元癱瘓最有診斷價值的體征,而答案A對帕金森病最有診斷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