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盜汗、上消化道出血
組成:龍牙草56.3克  大棗18.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2、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組成:龍牙草37.5克  內(nèi)茅根37.5克  荔枝草18.8克  枸杞根30.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3次服。
3、化學(xué)治療及放射治療引起的細胞減少癥
組成:龍牙草18.8克  石韋30.0克  紅棗18.8克
用法:水3碗半煎1碗,第二次煎,水3碗煎8分,分2次服。
4、咯血、吐血
組成:龍牙草15.0克  菊葉三七根15.0克  白茅根30.0克  側(cè)柏葉18.8克
用法:水2碗半,煎1碗服。可再煎第二次服。
5、支氣管擴張引起咯血
組成:鮮龍牙草30.0克  白糖30.0克
用法:將鮮龍牙草洗凈,切碎,搗爛,加入白糖開水,不斷攪拌,絞汁,1次將藥汁喝完。
6、痢疾、腹瀉、瘧疾
組成:龍牙草37.5克  紅乳草(小飛揚)30.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赤痢者加白糖調(diào)服,白痢者加紅糖服。
7、肺熱咯血
組成:龍牙草15.0克  鮮白茅根93.8克(用清水洗凈)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8、創(chuàng)傷出血
組成:干龍牙草37.5克
用法:研細末,每用適量外撒傷處。
9、癰腫
組成:鮮龍牙草18.8克
用法:搗爛外敷患處。
10、尿血、小便不利
組成:龍牙草18.8克  白茅根37.5克  小薊30.0克  車前草30.0克  海金沙藤18.8克  刺杏根18.8克
用法:水6碗煎3碗,分2次服。
11、貧血衰弱乏力
組成:龍牙草56.3克  大棗10枚
用法:水5碗煎3碗,分3次服。
12、肺結(jié)核咳血
組成:龍牙草56.3克(鮮品) 白糖56.3克
用法:將鮮龍芽草洗凈,加冷開水1碗,攪拌榨取液汁,調(diào)白糖服。每日1劑,半個月為1個療程?;蚣?a href="https://m./zyg/zhongcaoyao/baimaogen.html">白茅根30.0克、梔子炭15.0克、側(cè)柏葉炭18.8克、藕節(jié)炭15.0克,煎水服。
13、心跳過速癥
組成:龍牙草15.0克  小飛揚30.0克  龍眼肉18.8克  炒遠志11.3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
14、內(nèi)痔出血
組成:龍牙草30.0克  黑木耳30.0克  紅棗10粒(去核)
用法:水6碗煎2碗,分2次服用,連服5~7天。
15、血小板減少癥
組成:龍牙草56.3克  紅棗10枚  白根11.3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16、上消化道出血
組成:龍牙草30.0克  大黃3.0克  三七2.0克  白及5.0克  阿膠10.0克
用法:將龍牙草外的各味藥材一同研磨成細粉末。龍牙草煎湯,送服混合藥末10.0克,每日3次。
17、咳血、吐血等各種出血癥
組成:龍牙草30.0克  紅棗10枚
用法:用水煎,去渣,取汁。代茶徐徐飲用,每天1劑。
18、赤白帶或兼白濁
組成:龍牙草15.0克  馬鞭梢根5.0克  黑鎖梅根10.0克
用法:點水酒服。
19、瘧疾每日發(fā)作、胸腹飽脹
組成:龍牙草15.0克
用法:將龍牙草研成細末,于發(fā)瘧前用燒酒吞服,連用3劑。
20、過敏性紫癜
組成:龍牙草150.0克  生龜版50.0克  枸杞根、地榆炭各100.0克
用法:用水煎服。
21、癰疽結(jié)毒
組成:鮮龍牙草200.0克
用法:將龍牙草與250.0克地瓜酒放入開水中燉煮,飯后服用。初起者服3~4劑能化解;若已成膿,連服10余劑,能消炎止痛。
22、跌傷紅腫作痛
組成:龍牙草、小血藤、白花草(酒炒,外傷破皮者不用酒炒)各適量
用法:將各味藥一同搗爛外敷,同時泡酒內(nèi)服。
23、蛇咬飭
組成:鮮龍牙草葉適量
用法:將龍牙草葉洗凈,搗爛貼于傷處。
24、感冒咳嗽
組成:龍牙草30.0克  草珊瑚30.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3次。
25、椎間盤突出
組成:龍牙草45.0?60.0克  懷牛膝15.0克  生地、熟地各8.0克  澤瀉6.0克
用法:用水煎,分服,每日2次。
26、濕疹
組成:鮮龍牙草250.0克(或干品50.0~100.0克)
用法:加適量水煎煮,沸后20分鐘取汁,用毛巾浸藥汁燙洗患處,每次20分鐘,早晚各1次。每劑藥可用2~3天,每次用前應(yīng)重新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