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三針五線繃縫機的跳針_作者:雪晴mother愛手工 在縫制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原因引起的冷跳針,做一件或幾件服裝突然跳動一針或幾針。
?。?)三針五線繃縫機加工級厚的針織面料,在做到肩縫部位倒縫時,總有幾針繃針線沒勾到,是左長針沒勾住,其它2根針都能勾住。首先檢查左長針同下彎針的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并不是左長針同下彎針跳針引起的,而是上繃針同左長針的配合不好引起的。經(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有時左長針并沒有插入上繃針的線圈中,把上繃針同壓腳之間的距離調(diào)整到最低,效果還是不佳,仍會出現(xiàn)沒勾住線圈的情況。最后只有將針桿上移到極限,可下彎針同直針之間跳針了。將針桿上移,直針的線泡拋不出來了,而下彎針又向左移,縮短了直針同下彎針之間的距離。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從機器本身上調(diào)整。我將前護針比標準的尺寸向后提高許多,目測同下彎針的距離大約2mm左右,同三根直針之間的間隙為-0.1mm左右。把直針上的線泡盡量拋大,使下彎針穿過線泡,直針同護針間隙為負值,并有意讓下彎針向后移,使直針插入下彎針背面的間隙緊點,也是為了防止跳針。經(jīng)過這樣處理后,情況就好多了,沒有出現(xiàn)左長針沒插入
上繃針線圈的情況了。
(2)加工極薄的全棉面料,繃下擺時,會出現(xiàn)冷跳針。如果壓腳壓力過大,會造成面料上有壓痕或損壞面料,
且面料容易有針眼,所以,只能將針桿上移,縮短針的行程以達到減少面料上的針眼,下彎針也相對向左移,
這樣的情況就容易引起跳針。如果將下彎針向左移至極限,同右直針的距離約為-0.01~0mm,前護針同直針長槽面幾
乎無間隙,盡量讓線泡拋出來,讓下彎針穿過時有足夠的線泡,下彎針線的挑線凸輪比標準的稍微遲一點,這樣就不會
發(fā)生冷跳針現(xiàn)象了。
?。?)二針四線繃縫機加工針織服裝時,針距是3mm,由于二針四線要考慮二根直針分別插入上繃針的上下線圈中
(上繃針勾住線是上、下各有一根線),很容易引起二根直針同時插入上勾線的一根線中,就不能形成正常的線跡了。
將針夾頭左邊向后少許偏移(其它的尺寸都在理想的情況下),這樣,右面的短直針就容易插入上繃針的上線圈中,
而左邊的機針也就容易插入上繃針的下線圈中。這樣,下面的前護針同右直針的間隙是負值了,就是護針要將右直針往
后推動一點(右直針不能出現(xiàn)斷針、斷線的情況),后護針也應(yīng)作相應(yīng)的調(diào)節(jié)。 |
|
|
來自: 昵稱63724429 > 《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