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期 美國的一份研究顯示,員工在辦公室上班時,大約每3分鐘就會被打斷一次工作。 想想看,你在公司里是不是常常面臨這樣的場景:同事突然拍了拍你的肩膀;不斷閃爍的微信頭像;新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還有各種應(yīng)用的彈窗廣告...... 精神病學(xué)家愛德華·哈洛威爾創(chuàng)造了一個詞來描述這種惡劣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注意缺乏特征。 如果你陷入了“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件沒辦”的工作狀態(tài),別忙著加班補救,你真正需要的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方式。 番茄工作法是一個關(guān)注效率的時間管理方法,它清晰地展示了你一天的有效工作時長,拒絕做一個低效的忙碌者。
番茄工作法是什么? 簡單說,番茄工作法就是列出你當天要做的事,設(shè)置25分鐘鬧鐘,然后從重要的事開始做。 一個番茄鐘(25分鐘)里只做一件事,完成后休息5分鐘,繼續(xù)下一個番茄鐘。累計完成4個番茄鐘,進行15-30分鐘的休息,如此反復(fù)。
(圖片來自《番茄工作法圖解》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是:PDCA流程,即計劃(Plan)—執(zhí)行(Do)—評估(Check)—應(yīng)用(Act)。
番茄工作法為什么有用? 番茄工作法之所以有用,在于它順應(yīng)了我們的天性。 《番茄工作法圖解: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以下簡稱:《番茄工作法》)中提到,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右腦,左腦傾向匹配,對我們當前看到的和之前的精力進行比較。右腦傾向直覺,理解比喻、產(chǎn)生夢想、組合新想法。 番茄工作法中的“工作—休息—工作—休息......”模式,背后是在切換我們的左右腦使用,符合生物節(jié)律。 正如《精力管理》里說,過多的精力消耗和過度恢復(fù)都是不好的。 啟動番茄鐘的儀式感,對應(yīng)的是條件反射機制。番茄鐘訓(xùn)練我們的大腦,一扭啟番茄鐘,注意力就會集中,一到番茄鐘響鈴,注意力就會放松下來。 通過執(zhí)行一套相同的動作和準備程序,可以使大腦自我調(diào)整,進入執(zhí)行某類事務(wù)的最佳狀態(tài)。 小白如何上手使用? 番茄工作法操作起來很簡單,你只需要準備一支筆,三張紙和一個計時器(比如手機,鬧鐘)。 首先,在三張紙分別寫上:活動清單、今日待辦事項和記錄表,其中今日待辦事項每天換一張,另兩個可以持續(xù)使用。
它們的作用分別是——
每天對照今日待辦事項清單,打開番茄鐘,開始工作。 你可能會問,如果有人打斷,或者提前做完了,怎么辦? 被打斷有很多可能性,外部的比如領(lǐng)導(dǎo)找你談話,內(nèi)部的比如突然想上洗手間,不論什么原因,只要被打斷即意味著這個番茄鐘失效,你要重新開始。 如果提前完成任務(wù),番茄鐘還沒有到時間,書中推薦的方式是進行“過度學(xué)習”,即仍然繼續(xù)這件事,不能退出或者切換做其它事。 番茄鐘工作法里,一個番茄鐘是最小的單位,不能切割,你必須做到一次只專注一件事。 一天結(jié)束后,你可以對照“今日待辦事項”和“記錄表”看看今天花了多少時間,做出了什么事,而不再是覺得很累很忙,卻腦袋空空。 告別低效的勤奮,成為一個高效的成長者。
作者:[瑞典]諾特伯格(Staffan Noteberg) ;譯者:大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