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韻腳詩的特點之一句尾韻腳,出道于2000年之后,屬于最新詩體,典型代表為方文山作品《關(guān)于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和王茂作品《歌美人》。作為一種新型詩體出道較晚,代表詩人較少,其中以方文山、王茂、金濤最為典型代表。 由此詩談起:《真善美》作者:青梅 來自:古風(fēng)逸韻*詩詞對聯(lián)群 中華新韻【十唐】 你叫我真誠, 【十一庚】 他叫我善良。 【十唐】 真誠善良的我心里凄涼?!臼啤?/p> 聽話的我一身是傷! 【十唐】 你攬住嬌娥, 【二波】 他那住刀槍。 【十唐】 嬌娥刀槍都染上骯臟。 【十唐】 美好的世界被掠奪精光!【十唐】 韻腳詩隸屬于駕馭在現(xiàn)代詩歌之上的新詩體,在尊重現(xiàn)代詩歌提倡的: 一、形式是自由的; 二、內(nèi)涵是開放的; 三、意象經(jīng)營重于修辭'的前提下,又新添了一項步驟,那就是每一行詩的結(jié)尾均須押韻。 使中國現(xiàn)代詩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時,又繼承古體詩歌韻律流傳千年的寶貴血脈,倡導(dǎo)詩人要表達經(jīng)過加工的具有鮮明節(jié)奏的非自然語言,更加強調(diào)追求真情實感和韻腳的規(guī)范形式,為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揮制定一項行之有效的標準界面,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其倒向現(xiàn)代詩歌自由散漫和無章法可循的口語化寫作,讓詩歌創(chuàng)作有章可依,有律可循,從而使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更加規(guī)范地發(fā)展和成長,并以更加良性更加持久的姿態(tài)堅忍不拔地在文學(xué)道路上永久生存下去。 '韻腳派'和【柏梁體】有何區(qū)別? 現(xiàn)代韻腳詩最初受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的深刻影響,甚至可以說集現(xiàn)代普通詩體與素顏韻腳詩之大成,通過吸收兼并而構(gòu)建起來的新詩體,它不僅包容了人們對于古典詩歌的音樂韻律之美的追求,同時兼并現(xiàn)代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古典詩韻與現(xiàn)代詩歌完美融合而并駕齊驅(qū)。現(xiàn)代韻腳詩后世或?qū)⑻蕴渌髋啥蔀橹袊姼杳}的唯一向?qū)Ш椭髁Α?/p> '柏梁體'又稱'柏梁臺體''柏梁臺詩',一般古體詩只要求雙句押韻,近體詩則多是首句入韻,隔句押韻,這種詩每句七言,都押平聲韻,全篇不換韻。柏梁體是七言詩的先河。據(jù)說漢武帝筑柏梁臺,與群臣聯(lián)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稱為柏梁體。 七言古詩的一種,每句押韻的,稱為柏梁體。相傳漢武帝在柏梁臺上和群臣共賦七言詩,清代趙翼《陔馀叢考·柏梁體》上說:'漢武宴柏梁臺賦詩,人各一句,句皆用韻,后人遂以每句用韻者為柏梁體。然《柏梁》以前如漢高《大風(fēng)歌》、荊卿《易水歌》……可見此體已久有之,不自《柏梁》始也。但聯(lián)句之每句用韻者,乃為柏梁體耳。' 其實南北朝以前的七言詩大都是句句用韻的,比如曹丕的《燕歌行》。那時候并沒有隔句用韻的規(guī)矩。只是過了唐代以后,古風(fēng)的格局越發(fā)松散,無論用韻排句都大不如以前講究,反而一句一韻的成了異類。漢武帝【劉徹】 柏梁體與韻腳派的區(qū)別 柏梁體:屬于:七言古詩 韻腳派:現(xiàn)代詩不受字數(shù)限制 柏梁體特點 所謂'柏梁臺體',必須有幾個特點: 一、最初只有七言,沒有五言。 二、最初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三、可以有重韻。 四、逐句入韻。 五、前后句意不相屬。 六、不拘句數(shù)。 分類 (一)帝王宴歌類 (二)文人聯(lián)句類 (三)回文變體類 (四)仄韻變體類(此類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柏梁體)。前兩類各舉幾例如下: 帝王宴歌類 1、著名的漢武帝時的柏梁詩,據(jù)南濠詩話,漢《柏梁臺詩》,武帝與群臣各詠其職為句,同出一韻,句僅二十有六,而韻之重復(fù)者十有四: 柏梁體詩如下: 例1:清代趙翼《陔馀叢考·柏梁體》 平水韻【上平四支】基本一韻到底,偶有不在韻上之句 日月星辰和四時,【上平四支】(漢武帝) 驂駕駟馬從梁來。【上平十灰】(梁王) 郡國士馬羽林材,【上平十灰】(大司馬) 總領(lǐng)天下誠難治?!旧掀剿闹А浚ㄘ┫啵?/p> 和撫四夷不易哉,【上平十灰】(大將軍) 刀筆之吏臣執(zhí)之?!旧掀剿闹А浚ㄓ反蠓颍?/p> 撞鐘伐鼓聲中詩,【上平四支】(太常) 宗室廣大日益滋?!旧掀剿闹А浚ㄗ谡?/p> 周衛(wèi)交戟禁不時,【上平四支】(衛(wèi)尉) 總領(lǐng)從官柏梁臺。【上平十灰】(光祿勛) 平理請讞決嫌疑,【上平四支】(廷尉) 修飾輿馬待駕來?!旧掀绞摇浚ㄌ停?/p> 郡國吏功差次之,【上平四支】(大鴻臚) 乘輿御物主治之?!旧掀剿闹А浚ㄉ俑?/p> 陳粟萬石揚以箕,【上平四支】(大司農(nóng)) 徼道宮下隨討治?!旧掀剿闹А浚▓?zhí)金吾) 三輔盜賊天下危,【上平四支】(左馮翊) 盜阻南山為民災(zāi)。【上平十灰】(右扶風(fēng)) 外家公主不可治,【上平四支】(京兆尹) 椒房率更領(lǐng)其材。【上平十灰】(詹事) 蠻夷朝賀常會期,【上平四支】(典屬國) 柱欀欂櫨相枝持?!旧掀剿闹А浚ù蠼常?/p> 枇杷橘栗桃李梅,【上平十灰】(太官令) 走狗逐兔張罘罳?!旧掀绞摇浚ㄉ狭至睿?/p> 齒妃女唇甘如飴,【上平四支】(郭舍人) 迫窘詰屈幾窮哉。【上平十灰】(東方朔) 杜甫《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下平一先】 眼花落井水底眠。【下平一先】 汝陽三斗始朝天,【下平一先】 道逢曲車口流涎,【下平一先】 恨不移封向酒泉?!鞠缕揭幌取?/p> 左相日興費萬錢,【下平一先】 飲如長鯨吸百川,【下平一先】 銜杯樂圣稱避賢。【下平一先】 宗之瀟灑美少年,【下平一先】 舉觴白眼望青天,【下平一先】 蛟如玉樹臨風(fēng)前?!鞠缕揭幌取?/p> 蘇晉長齋繡佛前,【下平一先】 醉中往往愛逃禪?!鞠缕揭幌取?/p> 李白一斗詩百篇,【下平一先】 長安市上酒家眠,【下平一先】 天子呼來不上船,【下平一先】 自稱臣是酒中仙?!鞠缕揭幌取?/p> 張旭三杯草圣傳,【下平一先】 脫帽露頂王公前,【下平一先】 揮毫落紙如云煙。【下平一先】 焦遂五斗方卓然,【下平一先】 高談雄辯驚四筵?!鞠缕揭幌取?/p> 杜甫這首詩完全為平聲韻,其中,船、眠、天、前等皆用重韻;所寫飲中八仙,各自獨立,互不相干,可以說是古今柏梁體中的絕品。 韻腳派如下: |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