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中國古代的奇人異事那可是數(shù)不勝數(shù),要說古今第一奇人,說法不一,有人說是愿者上鉤的姜太公,有人說是草船借箭的諸葛亮,但是票數(shù)最高的一定是王禪老祖,也就是咱今天的主人公“鬼谷子”。 “鬼谷子”也許沒有前兩個那么的出名,但報出他徒弟的大名那個個是如雷貫耳,據(jù)說戰(zhàn)國最厲害的軍事家“孫臏”,“龐涓”,大縱橫家“蘇秦”,“張儀”還有輔佐秦王滅六國的李斯,勇于自薦的毛遂等等,一大批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都是鬼谷子的門下。徒弟都這么厲害,當師傅的自然本事差不了,有人說“鬼谷子”是神,無所不知,活了一千多年,也有人說他是世外高人,道家,兵家,縱橫家,都得尊奉他為祖師爺。 在陜西省有一座大山叫做“云霧山”最高峰就是海拔2008米的“鬼谷嶺”也叫“鬼谷山”,這就是鬼谷子的出生地,在戰(zhàn)國時期屬于魏國地界,是鬼谷子出生,隱居,住宿,授徒的地方,和張儀,蘇秦的拜師學藝的地方,史書證實,先有鬼谷山,后有鬼谷子,“鬼谷子”是尊稱,他是因地而得名。在鬼谷嶺東北的山上有一條溝,原來叫王家溝,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了名叫香爐溝村,在這里有個傳說。在先秦時期,溝內(nèi)住著一戶王姓的大戶人家,有一年發(fā)了洪災(zāi),外面的許多村民都跑來避災(zāi),其中有對趙姓夫婦,王家有一個少爺,逃荒的趙家有一個女兒,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感情,兩家長輩就準備個兩人操辦婚事,但是在這時候溝里闖進了一群山賊,燒殺搶掠,很不幸,王家少爺死在了山賊手上,趙家女兒得知后哭著跑去墳前祭拜,在哭的迷離的時候竟然看見王家少爺從墳里走了出來,對她說:我倆已經(jīng)陰陽兩隔,如果你還留戀就把墳頭的那顆稻谷吃了,說完就回墳里去了,趙家女子醒來發(fā)現(xiàn)墳頭真的有一顆稻谷,她就吃了下去,然后就懷孕了,十個月后,就生了一個孩子。這個神奇降生的孩子就是鬼谷子。當然了,傳說畢竟只是傳說,但是鬼谷子是確有其人。他姓王,名王詡,又名王禪,至于他的出生,不僅不像傳說的那樣,還有點不大光彩。 他是個非婚生子,也就是個私生子,因為他母親姓王,沒有嫁人就已經(jīng)懷有身孕。鬼谷子的外公是個生意人,家財萬貫,有一次這王家的老爺出了趟遠門,一走就是兩年,回到家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兒少女懷春,和當?shù)氐囊晃荒星嗄旰蒙狭?,還偷吃禁果懷孕了。在那個年代是非常傷風敗俗的事,王老爺當然要找這位青年算賬,但是這位王小姐讓青年一個人遠走高飛,自己留下承擔一切,打死都不說孩子爸爸是誰,王老爺沒辦法又受不了外面的風言風語,只要狠心將自己的女兒趕出了家門,斷絕了父女關(guān)系??蓱z的王姓小姐懷著孩子到處流浪,來到了被稱為“鬼谷”的山谷,后來就在一個山洞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王詡,也就是鬼谷子。當?shù)厝撕髞斫o這個洞穴取了個名字叫“養(yǎng)兒洞”。遺憾的是鬼谷子出生沒多久王姓小姐就得了重病,在彌留之際,她用血寫下遺書說:“孩子,你是娘吃下稻谷懷孕生下的生你的地方叫鬼谷,你的名字也就叫鬼谷,希望你福大命大能夠活下去”。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王小姐撒了個慌。 據(jù)史料記載在鬼谷子的媽媽過世不久,有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來到了山中,看到了鬼谷子和遺書明白了一切,于是將鬼谷子帶走,至于老人是誰,無從考證,但是能根據(jù)史料記載推斷出他大概住在哪。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有句關(guān)于鬼谷子信息的話:鬼谷之地在云陽。咋云陽村有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天然的山洞,叫“祖師洞”是鬼谷子的老師在這里隱居,收鬼谷子做徒弟,在那里他受到了啟蒙的教育。在師傅的精心撫養(yǎng)和栽培下鬼谷子從小就飽覽群書,像《周易》,《論語》,《道德經(jīng)》,《孫子兵法》等等,鬼谷子幾乎倒背如流,十一二歲就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連醫(yī)學兵法都不在話下。都說亂世出英雄,當時是各諸侯國相互征戰(zhàn)的時代,鬼谷子自然是胸懷大志想要建立功勛,于是大概在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就告別恩師,去的第一站就是當時的天子之都洛陽,雖然當時的周王朝已經(jīng)江河日下,但作為首都,洛陽多少還是有些繁華的,可畢竟是大城市,不好混,無奈之下他就返回到了魏國,渴望為自己的家鄉(xiāng)做些貢獻??墒钱敃r的魏國正好陷入王位繼承人的權(quán)力紛爭,大家都在明爭暗斗,哪有心思搭理一個初出茅廬的“創(chuàng)業(yè)青年”呢。可惜了鬼谷子空懷一身本領(lǐng)卻無處施展,沒辦法之下他又來到了楚國。從春秋五霸到戰(zhàn)國七雄,楚國一直都是歷久不衰的強國,在這里鬼谷子混的依舊不咋地,他好不容易在楚王手下某了個差事,卻一點也不得楚王的賞識,最后淪落到靠給人算命糊口,那時候的鬼谷子和普通人一樣一度心灰意冷,就在洞庭湖邊找了個地方歸隱去了。就在這個時候鬼谷子想明白了一件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學的東西一定不能就這樣埋沒,于是他重新燃起了斗志,再次出發(fā)去到了韓國。在這個小國家滿腹經(jīng)綸的他終于受到了超過規(guī)格的禮遇和接待,他的知識和能力也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常常作為韓國的外交使節(jié),多次為韓國爭得利益,不僅如此,他會把每次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細細總結(jié)分析,久而久之就產(chǎn)生了一種全新的思想叫做“合縱連橫”。 戰(zhàn)國時期,群雄割據(jù),王權(quán)既不穩(wěn)固也不統(tǒng)一,今天是抱團取暖的伙伴明天可能就變成了刀兵相見的敵人,友誼的小船那是說翻就翻。就這樣的背景下就出現(xiàn)了一群靠嘴吃飯的人,他們善于玩弄謀略和權(quán)術(shù),精通各國情況,最關(guān)鍵的是嘴皮子利索,能用三寸不爛之舌,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這樣的人被稱為“縱橫家”對于他們的作用有這么一句話:一怒而天下懼,安居則天下熄。而鬼谷子就是他們的鼻祖,從當時的中原地圖來看,秦國在最西邊,剩下的六國在秦國東邊,在古代從南到北叫作“縱”從東到西叫作“橫”因此“合縱”就是從南到北的聯(lián)合,也就是六國一起對抗秦國,而“連橫”呢就是秦國聯(lián)合六國中的部分國家對抗剩余的國家然后各個擊破,縱橫家們就是要幫自己輔佐的君王聯(lián)合他國,對抗強敵,這門學問直道今天很多國家都在用,可見鬼谷子的思想是多少的超前。可惜的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鬼谷子沒有風光幾年就受到了韓國貴族的排擠,被迫出逃到了齊國,可是這里依舊不是他的舞臺,經(jīng)歷了半輩子的顛沛流離,他徹底失望了,他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于是心灰意冷的他就退出了世俗紛爭,徹底歸隱。但是之前的生活只能算是小試牛刀,他的傳奇人生才剛剛開始。 歸隱之后,他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寫書。經(jīng)過多年的潛心著作,一部前無古人的奇書《鬼谷子》問世了,書里集合了鬼谷子的政治思想,軍事謀略,心理戰(zhàn)術(shù),外交主張和處世哲學等等,沒想到書一問世就火的一塌糊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紛紛爭搶閱讀,而那些增加拒絕過鬼谷子的諸侯也都紛紛派使者希望請鬼谷子出山輔佐,可這是的鬼谷子早就看透俗世,心如止水了。不過僅僅憑一本書還不能夠完全顯示出他千古第一奇人的稱謂。他雖然沒有出山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于是他想收徒,并通過學生之手實現(xiàn)自己未能如愿的抱負。可以說他才是戰(zhàn)國七雄紛爭大戲的總導演。 開篇我們就說了鬼谷子的徒弟幾乎囊括了最有名的外交家,軍事家和謀略家,但是這么多人究竟哪個才是他真正的弟子歷史上頗有爭議。在鬼谷子的弟子中赫赫有名的縱橫家當屬蘇秦和張儀。這兩人都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兩人刷嘴皮子的功夫那是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憑著聯(lián)合六國對抗秦國的“合縱”之術(shù)蘇秦佩上了六國相印,迫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guān),張儀幫助秦國和其他國家“連橫”當上了秦國的宰相,最后幫助秦國開創(chuàng)了一統(tǒng)天下的基業(yè),這一點很多人認為他們是深得鬼谷子真?zhèn)鳌_@兩個叱咤戰(zhàn)國的大縱橫家被證實確實是鬼谷子的門徒,《史記》記載,蘇秦,張儀,俱事鬼谷子學術(shù)。再有,《三字經(jīng)》里面講的“頭懸梁 錐刺股”的故事講的就是蘇秦,有史料記載他當時正在溫習的就是鬼谷子這本書的《陰符篇》,不僅如此,據(jù)說這兩人的命運也證實了他們切切實實是鬼谷子的高徒。當時風光無限的兩人歸宿卻完全不同,蘇秦最后在齊國被指為間諜,車裂而死,而張儀在名利面前急流勇退,歸隱山林,終于得以善終,在石泉云霧山的大壩河有一塊巨大的方形石頭橫在河中間,有學者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鬼谷子一品印,有句話叫得方印者得天下,據(jù)說當年鬼谷子的弟子門都在打這印的主意,蘇秦和方儀也不例外,在學成下山之前,他們就來找鬼谷子一方面感謝恩師,告?zhèn)€別,另一方面目的就是想要一品印,這下鬼谷子很問難,兩個都是愛徒,給誰都不合適,最后他想了個辦法,他就站在山上把印往山下一拋讓蘇秦和張儀去找,誰先找到就歸誰。可到了山下發(fā)現(xiàn)一品印已經(jīng)變成了巨石,遺憾不以的張儀對著石頭恭敬的磕了三個頭,轉(zhuǎn)身離開了,可蘇秦非常生氣,就狠狠的踢了一腳,據(jù)說現(xiàn)在石頭上缺了一塊就是當時蘇秦的杰作。最終蘇秦的合縱之術(shù)被張儀破解,后人認為還得歸結(jié)到鬼谷子的一品印上,尊師重道是學生的根本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最后難以成功也不足為奇。雖然這也是一個傳說但符合蘇秦張儀的為人處世之道,據(jù)史料記載,功成名就之后蘇秦拋棄糟糠之妻與燕國太后私通,身為六國共相他卻親疏有別厚此薄彼,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瑕疵讓他難以善終。 至于戰(zhàn)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史料中卻沒有找到任何關(guān)于他們也是鬼谷子的弟子的記載,至于剩下的李斯,范雎,毛遂還有徐福等名人我們從他們生活的年代也可以判斷。鬼谷子生活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間,那個勇于自薦的毛遂,歷史記載他死于公元前256年,比鬼谷子晚去世了60多年,范雎呢死于公元前225年,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他們比鬼谷子晚了一個世紀,徐福就更不用說了,已經(jīng)生活到了統(tǒng)一后的秦國,和鬼谷子差的太遠了,所以這些人應(yīng)該都不是鬼谷子的學生。也許是因為鬼谷子太傳奇,后人都以師從鬼谷子為榮,所以一些同樣牛的大名人,人們都喜歡說成是他的弟子,又或者鬼谷子的思想確實是影響太深遠,后輩們都從不同程度上吸收了他的一些東西,這樣說是他精神上的弟子那也無可厚非。 |
|
|
來自: 昵稱40077028 > 《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