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史公書》,后世稱《史記》,是西漢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通史?!妒酚洝泛汀稘h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妒酚洝酚涊d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的歷史。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本紀和列傳是主體。以帝王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體例分工明確,“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占全書的大部分篇幅,寫人物為中心記載歷史。 “本紀”是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后呂雉,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表”用表格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書”記述制度發(fā)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jīng)濟、河渠地理等內(nèi)容;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重要人物事跡;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shù)民族的傳記。 史學影響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體裁 《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wǎng)羅百代的通史名著。。 二、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shù)領(lǐng)域里取得獨立地位。這一功績歸于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三、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tǒng) 司馬遷的文學修養(yǎng)深厚,藝術(shù)手段高妙。往往復雜的事實,都措置的妥貼,秩序井然,視線遠,見識高,文字生動,筆力洗煉,感情充沛,信手寫來,詞氣縱橫,形象明快。 文學影響 《史記》對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有廣泛深遠的影響。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描寫人物為中心的作品,為后代文學的發(fā)展提供基礎(chǔ)和可能性。 《史記》為中國文學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戲劇方面,《史記》的故事有戲劇性,人物性格鮮明,矛盾沖突尖銳,成為戲劇取材的寶庫。 在傳記文學方面,《史記》的紀傳體被后代史書繼承,由此產(chǎn)生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傳記。 |
|
|
來自: 閑云野鶴qpab3u > 《名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