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城市藝術展”亮相長博
品味這座城的藝術美
-
本次展覽共展出藝術作品129件,涵蓋雕塑、油畫、色粉、水彩、攝影、藝術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觀。 本組圖片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
-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楊緣 韓珺)昨日,“沁園春·長沙城市藝術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本展覽由長沙市委宣傳部和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承辦,廣州美術學院、湖南美術出版社協辦。這是長沙本土藝術家集群參與策展、首次對當代長沙城市藝術進行梳理的原創(chuàng)大型公益藝術人文展覽。
“沁園春·長沙城市藝術展”共有五大展覽板塊,分別是城市塑型、出版與傳承、山水湘愁、都市ID、傳承藝生。參展的藝術家共計53人,包括已故老藝術家陸露音、曾曉滸、鐘增亞等;享譽國際的藝術家雷宜鋅、李自健等也提供了作品參展,本次展覽共展出藝術作品129件,涵蓋雕塑、油畫、色粉、水彩、攝影、藝術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雷宜鋅的雕塑作品《馬丁·路德·金》,李自健的油畫作品《蘆花謠》,曾曉滸、王光彬的紙本中國畫《森林之鷹》,桂潤年的重彩作品《春華斗姆港》,以及馬超和李曉雯的觀念攝影作品《戲馬》,陳國軍的投影裝置作品《虛幻之焰》等都亮相展覽。
李自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沁園春·長沙城市藝術展”是為長沙這座城市的文化藝術發(fā)聲、發(fā)力,“以前我們總是想著怎樣走出去,現在我們在想著怎樣走回來”?!短J花謠》《背窩窩》兩幅作品,是李自健在美國洛杉磯時以女兒和兒子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此次拿出這兩幅作品參加展覽,以此展現自己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家國“鄉(xiāng)愁”。藝術家鄒建平表示,在長沙這片熱土,有眾多藝術學者和探索者,不斷探求和摸索對城市美的追逐,并運用多重藝術手法,將藝術根植于城市文化之中,激發(fā)大眾審美意識與精神需求,讓藝術與市民互動,從而激發(fā)出城市巨大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
本次展覽以“藝術如何塑造城市文化”為線索,展現了開放的當代城市藝術生態(tài),為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提供新時代湖湘藝術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豐富內涵,以學術和城市文化構建視角選擇了一批優(yōu)秀的承前啟后的藝術展品,展示長沙城市的藝術品質和文化藝術魅力。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說:“在五一小長假前,我們推出的這場展覽不是個人藝術展覽,而是一次湖南藝術家們在大時代背景中薈萃一堂的具有宏大歷史感的精品大展。”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覽的“傳承藝生”板塊作為公共教育活動,將在展覽期間舉辦配套的導賞、講座等教育活動。主辦方希望在藝術家的帶領下,讓更多人參與創(chuàng)作繪畫、泥塑、手工等作品。本次展覽的時間將持續(xù)至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