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題本?我也有啊!” “只要有不會的錯題,我就會寫在錯題本上!” “本子上記了好多錯題,密密麻麻的看上去收獲滿滿呢!” …… 但是為何一段時間過去之后,同樣是做錯題本,有些同學開掛了 ,有些同學卻止步不前呢? 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會利用錯題本。 1 錯題選取有絕招 三記兩不記 大家可千萬別覺得錯題本越厚,學習效果就越好,實際上真不是這樣,不是什么錯題都能往里頭記的,老師們特意總結了經(jīng)驗,提煉出三記兩不記,供大家參考。 三記: 1、記那些看似簡單,你卻做錯的題。所有的“我怎么沒想到”,往往是因為知識掌握得不牢固,不是你太緊張想不到,而是知識有漏洞。記下這樣的題,早發(fā)現(xiàn),早填坑,讓學習的地基打在牢不可摧的基礎知識上。 2、記那些你暫時沒錯,但老師會反復強調(diào)的重點題型。重點和典型題型,除了所代表的知識點重要,還可能是各種前輩紛紛躺過的巨坑,這一次你險險避開了,下一次它換個樣子,說不定躺在坑底的就多了你一個。記下這些典型題型,反復練習、理解,確保它十八般變化你都能一眼看出奧義,再巨的坑也坑不了你。 3、記錄自己做錯超過2次的題。統(tǒng)一題型,犯錯超過2次就說明這個知識點你并沒有完全掌握,為了避免第3次、第4次失誤,需要把它納入錯題本,給與足夠的重視。 兩不記: 1、不記因為審錯題而做錯的題目。看錯題干或者其他類似失誤導致的錯題,沒必要記,它跟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無關。 2、不記明顯的偏題、怪題。這類題目可能你這輩子只會碰見一次,它不具代表性,不值得你為它鉆牛角尖,不用記在本上給自己添堵。 2 分知識點分章節(jié)做整理 有的同學把所有科目的錯題都寫一個本上,整個錯題本就像三個月沒整理的衣柜,想復習的時候都找不到知識點在哪兒。 整理錯題的正確思路,其實跟收納差不多,得先做好分類。道理很簡單,錯誤題目整理得越多,相應知識點所在章節(jié)的問題也比較多。日積月累做好分類,你的錯題本就是你的學習大數(shù)據(jù),通過它,更容易站在全面的角度查找學習整體的薄弱點,就能明確復習或者針對性復習時應該要加強的方向。 3 每道錯題旁,得寫錯因分析 千萬別讓抄寫錯題成為手指和筆的機械運動,更重要是分析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以及尋找出現(xiàn)類似錯誤的解決辦法,從而確保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糾正一道錯題并不是錯題本存在的意義,它的存在,是為了幫助你掌握知識點,掌握解題思路,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邊寫邊明確自己的錯誤是知識方面的漏洞、還是思維方法的錯誤、還是計算的錯誤等等,并寫下正確的解析以及自己錯因分析,讓正確解題的邏輯用反復思考的方式來加深你的記憶,形成深層次的能力。 4 錯題用活頁本記,隨時給本減負 復習的秘訣之一,就是不要讓錯題成為本子上的永久居民。面對錯題,應該像一個立志端掉敵軍堡壘的工兵,反復地,持續(xù)地,不斷地針對較難、易錯的地方深挖。 一開始可能陌生而艱澀,隨著次數(shù)的增加,對于錯題愈來愈熟悉,更由于每次都能將正確的解析和總結在腦海中認真地過一遍,加深對于題目的理解和思考,到后期速度就要加快,腦海中迅速想到做題的關鍵點,相關的套路和技巧也要非常熟悉。 當你成功地攻克這個堡壘,掌握知識點,理解解題方法時,也就到了給錯題本“減負”的時刻,不要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上繼續(xù)反復,而是毫不猶豫的在這個知識點的基礎上,往前走。 你將錯題本“寫厚”了,又將它“變薄”了,一厚一薄之間,知識轉化成了你真正的能力,錯題本還能說什么呢?它只能欣慰地看著你笑,然后和你的錯誤一起,走向下一次的進步和勝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