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王朝》這部劇,之所以20多年來觀眾好評如潮,直至被奉為經(jīng)典,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劇中的情節(jié)設(shè)置、人物心理十分貼合現(xiàn)實生活,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真實感,能引起觀眾的廣泛共鳴。  就拿康熙第一次廢除太子來說吧。 既然康熙決定復(fù)立胤礽太子名位,卻又為何不將與太子私通的鄭春華直接處死,而只是暗中下令打掉她肚子里的野種,把她發(fā)配到辛者庫當(dāng)奴婢呢? 其實,這是康熙在下一局棋。 在這局棋中,鄭春華這枚棋子,牽動著所有有心角逐皇位的阿哥。拿她當(dāng)考驗皇子的試金石,當(dāng)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也正是鄭春華身上這點僅存的利用價值,才使得她在康熙跟前,僥幸留下了一條命。  康熙晚年,奪嫡之爭早就已經(jīng)在暗中進行。前半階段,大體圍繞著拉太子胤礽下馬展開。 太子胤礽最為疏忽大意的地方,是他不知道自己身為太子,一舉一動都放大在聚光燈下。 尤其是在九子奪嫡的激烈競爭背景下,其他皇子阿哥多數(shù)都巴不得捏住他的小辮子,一把拉他下馬,然后換他們自己取而代之。 太子首先在乾清宮議政時,對黃河水災(zāi)和賑濟災(zāi)民一事上毫無應(yīng)對之策; 繼而又在清理戶部欠款時,暴露出太子是最大的債主,且為了還欠戶部的錢賣官納賄; 接下去在太子負(fù)責(zé)管理的刑部,竟然又發(fā)生了任季安花錢買命,拿張五哥頂罪砍頭的驚天冤獄。 這一樁樁一件件,使得康熙對太子極為失望,但康熙仍然選擇原諒和庇護太子。 這一點從康熙了結(jié)刑部冤獄的最終處置上,可見一斑。 張五哥頂罪替死,與案件有牽扯的官員,從縣、府、州、道,直至刑部全都做出了處理,但卻始終沒有問責(zé)太子這個掌管刑部的直接負(fù)責(zé)人。  壓死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實還是他和鄭春華的私通。 當(dāng)康熙在木蘭圍場,無意中撞破太子在鄭春華房里時,那股子做皇帝和當(dāng)父親的自尊,瞬間崩塌。 但康熙最終還是沒有踏進房門、捉奸在床,而是將被圖里琛勒死的,為太子在門口把風(fēng)的貼身太監(jiān)何柱兒丟在門口,以此告誡和警示太子:你的丑事有人知道了! 更讓康熙細(xì)思極恐的是,身旁的人幾乎都知道太子和鄭春華私通,可大伙就是不言語不吱聲,把他這個皇帝當(dāng)泥菩薩哄著供著。  在康熙撞破之前知道內(nèi)情的,最明顯莫過于康熙身邊的貼身侍衛(wèi)圖里琛和德楞泰。 當(dāng)喝了鹿血饒有興致的康熙,晃晃悠悠來到鄭春華的房外,看到窗戶上透出的兩個人影,便立馬心生疑慮覺得這里頭不對。 圓滑的圖里琛知道這次是瞞不過去了,耍鬼頭一溜煙跑去角落里,掏出家伙假裝撒尿,想僥幸撇開這樁差事。留下德楞泰硬著頭皮頂上,拉著康熙的胳膊說了一句: 
 一番好心惹來康熙的一個大巴掌: 
 等到圖里琛拽出門口把風(fēng)的人時,康熙仔細(xì)一瞧是胤礽的貼身太監(jiān)何柱兒,便完全明白過來了,鄭春華房里的是太子!  知道自己和鄭春華私情敗露的太子,第二天火急火燎得來找老四、老十三,想討個應(yīng)付眼前困境的主意。 老四聽了鄔思道的話,沒有現(xiàn)身去見太子,由著老十三先去探探太子的口風(fēng)。 太子也明白老四故意躲著他,深知大難臨頭的他六神無主,情急之下居然跪倒在了老十三跟前,為的就是托付家小。 仔細(xì)琢磨這時候老十三的回答: 
 里頭信息量可就多了,“還有她”,“她”是誰?還能是誰,鄭春華唄! 可見,老四和老十三此前,也十分清楚太子和鄭春華的私情,也和圖里琛、德楞泰一樣,裝作不知情沒有說破。  再來看看老八這頭。 小編把線索先快進到康熙第一次廢太子,過了一段時間又恢復(fù)他太子名位后的情形。 當(dāng)太子逼著老十三去殺鄭春華,老十三用假死之計救出鄭春華時,立馬被八爺黨安在辛者庫的眼線知曉,報到了老八、老九、老十跟前。 這個時候老九講了一句話: 
 再加上老十那句: 
 “替老二在作孽”、“不要臉的賤女人”,這樣的口吻,顯然透著他們知道太子和鄭春華私通的內(nèi)幕。 回過頭來看,熱河八大山莊那晚,老十四偽造太子調(diào)兵的手令,恰恰是康熙撞破太子和鄭春華私情之后,這難道是巧合? 肯定不是!不僅不是,而且這是八爺黨尾隨著康熙的動態(tài),看準(zhǔn)時機給太子捅的致命一刀。 這一刀真是又狠又準(zhǔn),不知內(nèi)情的康熙,果真當(dāng)即先在內(nèi)部宣布了要廢太子的決定。 若不是張廷玉提醒康熙,調(diào)兵手令可能存在著貓膩,說不定康熙這次真就一棍子打死了太子。  熱河山莊到太子第一次廢而又立期間發(fā)生的這一切,讓康熙心里頭對底下的情形,大致有了個框架。 所以在接下去對鄭春華的處置上,康熙就注入了極深的帝王心術(shù),很是高深莫測。 康熙復(fù)立胤礽的太子名位,賜死了鄭春華父母。而對鄭春華本人,則只是墮掉了她肚子里的野種,發(fā)配她去辛者庫洗衣服。 康熙這是故意賣個破綻,在試探周圍所有人的反應(yīng)。 一試探太子,看他經(jīng)歷廢而又立的大起大落,是不是真能洗心革面、端正言行,做一個合格的太子; 二試探其他皇子阿哥,看誰即將在鄭春華身上做文章,打太子的主意。 哪成想,后頭又牽出個江夏鎮(zhèn)血案和《百官行述》來。  試探結(jié)果: 太子第一個冒頭。 為了得到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需要拿釋放劉八女做交換;為了釋放劉八女,需要掌管刑部的老十三配合;為了老十三配合,需要拉老十三下水;為了拉老十三下水,需要促成老十三暗殺鄭春華,手里頭沾血乖乖聽太子的話。  四阿哥胤禩第二個冒頭。 老四、老十三、鄔思道謀劃,用假死之計救出鄭春華。繼而調(diào)動年羹堯剿滅江夏鎮(zhèn),得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密信,和任伯安在萬永當(dāng)鋪寄存《百官行述》的當(dāng)票。接下去又派出李衛(wèi)賣假當(dāng),搶先奪得《百官行述》。 《百官行述》,老四當(dāng)著諸位皇子阿哥,和上書房大臣馬齊的面一把火燒了。但那封太子密信,老四卻偷偷留了下來。  八阿哥胤禩第三個冒頭。 八爺府上的胡管家,用一個妓女給四爺府里的高福下了套。鄔思道將計就計,讓高福把太子密信“偷出”遞到了八爺手里。老八讓老十四將信交到康熙跟前,直接促成了太子的第二次被廢。  這些人里頭,太子指使老十三暗殺鄭春華,陰謀奪取《百官行述》掌控朝廷官員,讓康熙徹底寒了心,所以第二次廢了他。 老十三協(xié)助太子暗殺鄭春華,又私自派兵剿滅江夏鎮(zhèn)??滴跞怂?,為的是免得他做出什么難以收拾的事來,連累到后頭的四阿哥胤禛。 老八得了太子密信,不大大方方上交康熙,卻拐彎抹角讓老十四傳遞,一心只想著拉太子下馬,在康熙眼里也沒能夠留下好印象。 只有四阿哥胤禛,從頭到腳沒有留下破綻。  暗殺鄭春華、血洗江夏鎮(zhèn),是太子和老十三干的;《百官行述》,他大大方方、光明磊落燒了;太子密信,是老八和老十四捅到的康熙跟前。 因而,這場康熙設(shè)的局,太子、老八、老十三都沾了灰,只有四阿哥胤禛一人完美通過了考驗,在奪嫡之爭中贏面越來越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