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向軍 2016.5.22,周日,晚自習時間,高二(5)班班主任王老師邀我到他的班級,就學生們針對高三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第一輪復習所提出的若干問題予以回答。 王老師是有熱情、有思想的青年老師,他了解眼前這些準高三的學生們步入高考第一輪復習時遇到的種種困惑,他傾聽學生們的心聲,他積極尋求科學的引導、解決之道。 我則是好為人師之人,有人邀請,正中我懷。顧不得千里奔波的勞頓,來不及吃晚飯,下了車,把行李放在家里,我即刻直奔高二(5)班,來到教室門前,第一節(jié)晚自習上課鈴聲剛好響起。王老師交給我兩頁紙,我一翻看才發(fā)現,兩頁紙上整整齊齊地就高三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第一輪復習居然提出了近三十個問題,有的一個問題里又包含了幾個小問題!何況,在第二頁的最后,學生們還特別補充了一句:“我們需要方法,‘勵志事例’就不必占用大量時間了?!睕]有時間做更細致深入的思考,我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教育學習、教育思考,當下就學生們所提出的二三十個問題逐個作答,暢侃了兩節(jié)晚自習。 高二(5)班學生們所提的問題多半是每屆高中生都會遇到的經典問題,永恒問題,也是需要每一個老師終生思考、終生實踐并力求更科學地去破解的問題。 學生們之所問,忍而不能舍也;我彼時之所答,亦忍而不能舍也:故形諸文字,略作加工,以饗眾人。 【上】 1.“大一輪”復習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答:一輪復習極為重要,至關重要,怎么強調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 如果你要成為爬上高達146.5米高的金字塔尖的蝸牛,一輪復習就是支撐起塔尖的堅實底座;如果你要建起828米的迪拜塔,那么一輪復習就是支撐起塔尖的堅實塔基;如果你要成為攀登到高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的登頂者,那么一輪復習就是支撐起巍峨山巒的堅實的喜瑪拉雅山山脈。 沒有一輪復習,就沒有也不可能有最后的成功;忽視、輕視、越過一輪復習者,就等于預定了最終的失敗?;A的,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之所以安排一輪復習長達7個月,道理正在于此。 2.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大一輪”復習?(思想和行動上) 答:所上如說,思想上要高度重視一輪復習。行動上,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穩(wěn)打穩(wěn)扎。 切切實實掌握各個學科教材上的每一個知識點、能力點,切切實實掌握一輪經典復習資料上的每一個知識點、能力點、考點。只有這樣,二輪復習時才能連點成線,形成遷移;三輪復習時才能連線成面、成體,形成應考的強大的戰(zhàn)斗力。 3.注意力無法時刻集中在老師所講內容上,易跑神,怎么辦? 答:長時間“時刻集中”注意力誰都做不到,也不必做到。“跑神”本質上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正常情況下,高中生連續(xù)集中25分鐘注意力,一定會跑一下神的。因此,跑神本身不必大驚小怪。但是,如果“易跑神”,常跑神,就需要克服了。 一般來說,聽講跑神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四:一是老師所講的太容易,沒有針對性,學生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聽講;二是老師所講的太難,你還在琢磨他上一步所講的意思時,他已經進行到下一步了;三是你的睡眠不足,精力不充沛;四是你習慣于被動聽課,而不習慣于主動聽課。 第四點是聽課跑神的主要成因。你只需要做一點點改變,采用新的聽課方法就行:思維快半拍聽課法。聽老師講這一步,你在頭腦中要緊張地思考他的下一步應該怎么講,把你所想的和老師所講的在心里做比較:我的思路、技巧好,還是老師所講的思路、技巧好?這樣,就變成了你在牽著老師的鼻子走,而不是你被動地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從而昏昏欲睡,時不時地跑神了。 4.自習課上,做題速度慢,課堂效率低,怎么辦? 答:速度慢和效率低是相關的,因速度慢而效率低,因效率低而速度慢。 產生這種情況無非兩種原因:一是基礎不牢,解題能力不夠強,原本就快不起來;二是缺乏時間觀念,做事磨蹭、拖拉。相反,如果你的能力足以解決眼前的問題的話,你自己就可以快起來;同時,如果你養(yǎng)成了鈴聲一響,全力以赴的習慣,養(yǎng)成了盯著手表嚴肅地規(guī)劃40分鐘、20分鐘、10分鐘、5分鐘等單位時間內全力學習的習慣的話,你很快就會成為一個高效率的學生了。 5.在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的高三,如何提高語文素養(yǎng)?如何提高寫作效率?如何能夠在語文上闖出一片天地? 答:語文是中學最好教又最難教,最好學又最難學的學科。它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凡語文學科成績差的學生,稱不上真正的優(yōu)秀生。語文也是走向大學、走向崗位、走向社會后最有用的學科。因此,一定要有重視語文、努力學好語文的意識。 進入高三,不必為語文學科額外投入更多的時間,把語文自己的早讀、課堂、自習時間高效利用好,足已考出130分左右的高考成績了。 在一輪復習期間,把語文教材上一切該熟背的內容背熟練,并能夠準確地寫出來;把課下一切重要的注釋準確、熟練地記下來,并能夠準確地寫出來;認真積累三五百個常考易誤的成語;認真積累一百來個各種典型的病句類型;認真積累各類閱讀中的具體技法、技巧、規(guī)律;認真對待每一次寫作訓練,特別要注意修改訓練、提綱訓練、精美片段打磨訓練;然后,課外時不時地留心一下社會生活中新鮮、典型的人和事。這樣做,就在有效地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就能提高寫作水平,就能高效地闖出語文學習的一片燦爛天地。 6.英語單詞記了又忘,又找不到重點單詞在哪兒,如何提高英語成績?靠多做題能達到目的嗎? 答:“記了又忘”說明兩點樸素的道理:一是你曾經記住過,二是你過了一定時間后遺忘了。能夠記住過,說明大腦記憶力沒有問題;過一段時間后遺忘了,說明大腦自我保護功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你沒有及時地在自己似忘非忘、將忘未忘的節(jié)骨眼上復習它、鞏固它、強化它、運用它、實踐它,而是等完全遺忘了,才徒喚奈何,并從而懷疑自己的記憶能力。 重復是記憶之母,此言有理;及時重復是記憶之父,此言更有理。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130多年前提出的“記憶曲線”或曰“遺忘曲線”揭示的就是這個適合全人類的普遍真理。 另一方面,老師也必須要指導學生的記憶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學中主動的、自覺地在學生將忘未忘的關鍵點實施溫習、運用、強化手段,而不是簡單地下令讓學生記憶,更不是簡單地抱怨學生記不住。 如果你自己找不到重點單詞的話,你可以看權威的復習資料,上面說得很清楚;你也可以請教老師,如果你的老師也不知道的話,你還可以問所有你遇到的老師。 多做題當然有助于提高,如果你所做的題的質量高的話,它就能讓你通過做題自然地溫習、運用、鞏固、強化、實踐舊知識。反之,做題不少,該忘的還會照樣忘。 7.數學、物理前學后忘,不能很有效地掌握學過的內容怎么辦?高一基礎打不牢,擔心在“大一輪”中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如何解決?或者已經感覺到“大一輪”對自己來說很吃力,總是趕不上老師的進程,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答:還是記憶問題!正是這樣,記憶問題絕非語文、英語和文綜學科中才有的問題,它是一切學習中都會有的問題。記憶力對于理科學習而言,甚至比文科學習更重要。 理科學習中的“前學后忘”和記憶英語單詞中的“記了又忘”是同樣的情形,形成的原因也是相同的:缺乏及時的溫習、運用、實踐、鞏固! 高明的老師不等學生遺忘,就會巧妙地在復習下一個知識點、能力點的時候自然地讓先前復習過的內容得以再次溫習、運用,既不費時間,又自然地得以強化;高明的學生也會有意地把握自己的記憶規(guī)律,自覺地給自己創(chuàng)造更多地運用先前學過的、復習過的知識的機會,讓它們真正成為繼續(xù)學習或是復習的動力,而不是讓它們閑置一邊,等忘得差不多了,又是徒喚奈何,并再次懷疑自己的記憶力。 高一基礎打不牢,正需要在一輪復習時迎頭趕上,錯過這個時間段,幾乎意味著一輪復習乃至整個復習的失敗!方法有三:一是我們的老師一定一定要控制復習的推進速度,千萬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通過測試、批改,通過學科課代表、學生反饋等方式來合理地掌握復習進度;二是基礎不牢的學生要多投入時間,多辛苦些;三是基礎不牢的學生要果斷舍棄,凡與一輪基礎復習不吻合的過難過偏的內容,暫時舍棄它們,先確?;A內容的掌握,只有這樣,你才能一步一步地讓“基礎不牢”變成“基礎堅牢”,而那些暫時舍棄的東西,在二輪、三輪復習中還有機會復習它們,掌握它們。這就是舍得的智慧。 8.生物、化學知識點碎,記憶內容多,又總是反反復復記不牢,這該怎么辦?面對瑣碎、繁雜的知識點,找不到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全部記憶又造成太大工作量,即使這樣,也會擔心漏洞出現,怎么辦? 答:還是記憶問題!數、理、化、生,離開記憶,這些學科確實無法學習,無法提高。形成的原因同前面所說,解決的辦法也同前面所說。 我們太需要老師在組織復習過程中高明地指導學生記憶,精心地幫助學生解決記憶問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大量的、及時的復習機會,讓學生想忘也忘不了。學生自己也太需要在記憶的過程中了解一些記憶術,了解一些記憶的基本規(guī)律,不時地反思自己的記憶特點,改進自己的記憶狀況。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你曾經記住過,你就可以讓它長時間忘不掉。你所缺乏的無非是沒有及時地(及時、及時、及時,重要的話說三遍?。λ鶑土曔^的知識再給以及時的復習、鞏固、運用、實踐而已。 想過沒有:為什么眼前的學科老師能把學科點滴知識記得那么熟練呢?原因很簡單:他們有太多太多太多及時及時及時復習的機會了?!皾M堂灌”的教學非常非常非常有利于讓教師自己把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得無比扎實,他講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他講了一個班一個班又一個班,此外,他還批改了作業(yè)一本一本又一本,批閱了試卷一份一份又一份,輔導了問問題的學生一個一個又一個,想想看,同一個知識點,你們的學科老師他及時復習的次數是你的多少多少多少倍?。∷?,老師記得熟練一點也不神秘,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你從中可以想到改進你的記憶效果的方法:給自己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及時復習的機會,比如同學之間互相提問,比如主動向兩三個同學講解或是賣弄一下某個知識、某道典型題,比如盡可能地尋找知識點與知識點的關聯。這可絕對不是浪費時間啊,這才是真正高效的復習??!“能把別人講會,才算自己真會?!边@句話說的是理解問題,也是記憶問題。 【中】 9.缺乏自信心,感覺所付出的努力沒有回報,對未來的一年充滿恐懼,頹廢,迷茫。怎么辦? 答:這是個挺矯情的問題。如果說“付出的努力沒有回報”,難道不付出努力反而會有回報嗎?當然不是這樣的。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你之所以覺得沒有回報,無非有三種可能:一是你把回報定位得過高,因而總感到不滿意,沒回報;二是只覺得自己在努力,沒有想到人人都在努力,都在進步,所以,即便你覺得沒有進步,看起來沒有回報,其實你不退步這本身就已經是得到了回報;三是你努力的方向、方法需要考慮改進。 要堅信一條:天道酬勤。一分辛苦,一分收獲。可以和別人比,更要和自己比:今天是否勝過昨天,這個月是否勝過上個月?從這個角度看,你會發(fā)現,只要努力,你其實就在不斷地變得優(yōu)秀起來。 所謂的“恐懼”“頹廢”“迷?!?,根源在于缺乏當下明確的學習和生活目標,缺乏有效利用當下時間的效率意識。如果你把“恐懼”“頹廢”“迷茫”當作了自己每天的生活習慣的話,那么你的未來就真的可能是“恐懼”“頹廢”“迷?!钡?。一個每天、每小時、每節(jié)課、每10分鐘、每5分鐘都有明確的需要做的事的人,他的生活無比忙碌、充實、快樂,他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去“恐懼”“頹廢”“迷?!?。幸福的秘訣就是:立足當下,讓自己忙起來。 10.沒有壓迫感,學習上勁頭不足,卻總是管不住自己。怎么辦? 答:“學習上勁頭不足”源于目標缺乏癥,既無遠大的學習目標,更無當下每天、每小時、每10分鐘、每5分鐘的學習目標;“管不住自己”源于意志薄弱癥,既反感來自家長、老師、學校的約束,又不愿狠下心來自我約束并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 要學會給自己定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當下目標,尤其是當下目標,要切實可行,通過努力就可以完成。這樣,你就能體會到目標引領和驅動前進的樂趣,就能不斷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你就會由當下一個個小小的成功最終走向實現長期目標的大成功。 要學會自我約束,由當下一點一點自我約束的強制計劃來達到管控住自己的目的,自我養(yǎng)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自律風格。當然,家長、老師、學校還是會管控你、約束你的,會督促著、逼迫著你前進。但這些都是外力,真正的力量來自一個人內心的覺醒,這才是誰也無法阻遏的力量。 11.心情煩躁,面對繁重的作業(yè),迷茫的未來,枯燥的學習生活,產生抵觸情緒。怎么辦? 答:學習從來是辛苦與快樂并存、枯燥與多彩并存的過程。優(yōu)秀的學習者,無非是善于從辛苦中享受快樂,從枯燥中發(fā)現多彩的人。所以說,學習不簡單是一個求知之旅,也是一個修養(yǎng)之旅。 所謂的“抵觸情緒”,根源在于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體會到成功的感覺,沒有體會到提高的感覺,相反,總是感到無法克服的、永無盡頭的壓力和失敗。而這種感覺的根源又在于沒有正確地給自己定位:做自己努力后可以完成的作業(yè),就不覺得那么繁重;盯住當下的目標來努力,就不覺得未來那么迷茫。 我們的老師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分層來指導學生、要求學生、評價學生,則人人都會有成功感、快樂感、幸福感、自信感;如果學生自己有一份主見、定力,冷靜理智地要求自己、定位自己、評價自己,也一樣可以獲得成功感、快樂感、幸福感、自信感。所謂的“抵觸情緒”自然就會消失。 教育心理學上有一句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連續(xù)的失敗就是成功的殺手;成功是成功之母,連續(xù)的成功就是成功的助手。換個眼光、換個角度、換個標準,人人都有成功之時,人人都有成功之事,人人都是成功之人,人人都能走向更大的成功。 12.畏懼考試,考試時,總是容易緊張,患得患失,甚至擔心高考。怎么辦? 答:畏懼考試的根源在于把分數看得太重。一個學生如果不在乎考試成績的話,他還會畏懼考試、容易緊張、患得患失么?當然不會。這是一個心理自我調整的問題。當一個人過于看重結果的話,他就會把可能出現的不好的結果無限放大,讓它變成一個恐怖的怪物,自己嚇唬自己。 相反,要換個角度,換個心態(tài):真好,我又考砸了!真好,我又發(fā)現了不少問題!真好,我又可以提高了! 考試的根本目的在于向老師和學生反饋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數的本質在于提示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中應該明確的漏洞和不足,從而找準問題,有效改進。 要學會為一切發(fā)生在高考之前而出現的錯誤喝彩。發(fā)現錯誤,咬住錯誤,消滅錯誤,你只管專心地做這些事情,高分數自然會追著你來,雖然你根本沒刻意去追求它。 13.做題依賴答案,沒有答案就找不到頭緒。怎么辦? 答:這可以叫作做題依賴答案癥。其實,這是最正常不過的心態(tài)。所有的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而所有的老師比學生病得更厲害,因為他們必須向學生提供最正確的答案,必須提防學生隨時提出意想不到的問題。試一下:不給老師提供答案,看他還能上課嗎? 但是,如果你只想看答案,而不想自己動手、動腦去做的話,那就可以把答案撕掉,或是讓老師把答案收走,從而逼迫自己改掉這種低級的依賴癥、懶惰癥。如果你是因為不看答案“就找不到頭緒”的話,那原因更簡單:你就還沒有能力做眼前的試題。而且,可以肯定,如果“沒有答案就找不到頭緒”的話,即便有了答案你也未必就真的能找到頭緒。如果你的某個學科是這種狀況的話,你所要做的不是鉆研這些對你來說過難的試題,而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搞好一輪基礎復習。如果你的基礎確實扎實的話,不看答案也自有頭緒。 14.看到題目,讀不懂題意,無從下手;甚至有時讀懂了,還是沒有思路。怎么辦? 答:“讀不懂題意,無從下手”,說明語文水平差;“有時讀懂了,還是沒有思路”,說明學科基礎知識差。你看懂的只是題目本身的一字、一詞、一句、一個個數據,你卻不能分析相關的詞句、數據背后或明或暗的邏輯關系,你更不能聯想到這些邏輯關系需要調用的種種解題思路、技巧、規(guī)律。 怎么辦?認認真真做好一輪復習,認真訓練一輪復習中的每一個基礎知識點、能力點??梢远嘧鲂╊},但要針對一輪復習中的基礎知識點、能力點來訓練。堅持三個月、半年,你自然就會有豁然開朗的頓悟。就這么辦! 15.做完題后,找不到錯因,也就導致無法彌補錯誤。怎么辦? 答:這個問題有些奇怪。有因即有果,有果即有因。凡是沒有得滿分者,一定是有“錯因”。如果說“找不到錯因”,只可能存在于語文學科中:作文得了45分,另15分錯在哪里而被扣掉了?你不知道,老師也未必知道,更未必想過認真查找“錯因”,更談不到改掉“錯因”了。其實,語文也是有“錯因”的:凡影響得滿分的一切因素,都是“錯因”。其它學科更是如此。 你自己如果對照答案還找不出錯因的話,你也可以讓學科優(yōu)秀的學生幫你找,你也可以請老師幫你找。找不到是絕不可能的。如果老師也找不到的話,你就請老師給你打滿分算了。必須找到錯因,才能消滅錯誤。 16.做題速度慢,找不到如何提高做題速度。怎么辦? 答:做題速度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會或是不熟。因為不會,必定絞盡腦汁,苦苦思考,一節(jié)課也做不了兩道題,怎么能夠快呢?因為不熟,每做一步,都要花費別人兩三倍的時間,又怎么能夠快呢? 解決此問題的良法是:立足一輪復習,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達到“會做”的目的;針對基礎知識點、能力點做大量的專項訓練,達到“快做”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要有單位時間內訓練的意識,即講求學習效率;要有針對在基礎知識、基礎能力的復習和訓練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窮追猛打、斬草除根、一網打盡的氣概和行動。這樣,你就能越學越輕松,越做越快越好。 【下】 17.在老師講解一些自己認為很簡單的問題時,要不要聽講? 答: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此類情形在我們的課堂上大量存在。 一方面,我們的老師要盡可能少講,凡講一定要有針對性、代表性。學生都懂的東西,不要講;一多半學生能懂的東西,不要講,讓不懂的學生自己看答案,自己思考;一半學生能懂的東西,也不要講,讓這懂的一半學生告訴不懂的另一半學生;一少半學生才能懂的東西,教師需要講,而且是高質量的地講,講出思路,講出規(guī)律,講出技巧,講出深度,講出高度,講出遷移性來。老師要定要克制自己忍不住就想要賣弄的欲望,一定要克制自己把備課時自己準備的一切都賣弄給學生的沖動。 另一方面,如果你確定老師講的問題“很簡單”,你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不聽,獨自去做對自己更有價值的事;二是高水平地聽,即“思維快半拍聽課法”,以招聘老師的思維狀態(tài)來挑剔地、批判地聽老師講課,把老師所講的內容放在教材體系的、學科大綱體系的、學科高考考綱體系的高度來審視。當你以老師的老師這種狀態(tài)來聽課時,你會發(fā)現,任何所謂“自己認為很簡單的問題”,其實都相當不簡單,除非老師所講的內容太過瞎扯,所講的方式太失水準。 18.晚上多學一會兒好,還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好? 答:如何定義“多學一會兒”和“充足的睡眠”呢?就我們目前的作息時間管理來說,每天的學習時間已經夠多了。我們并非學習時間不夠,而主要是學習方向需要校準,學習方法需要改進,學習效率需要提高。完全充足的睡眠時間做不到,但高中生每天保證睡7個小時應該是底線。個別精力差一些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午休時間,使全天的休息時間接近8個小時。 在高三年級漫長的學習時間里,始終保持充沛的學習精力,始終保持學習的高效率,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19.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來說,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現在努力能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相對優(yōu)秀的人呢? 答:當然來得及!完全來得及!高中幾個學科就那么幾本書,那么點知識,大家用一年的時間來重新復習它們,完全可以把它們學得更好!而一輪復習正是基礎差的同學奮起直追的最佳時機。 現在努力當然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相對優(yōu)秀的人”,甚至也可以成為一個絕對優(yōu)秀的人。一切都有可能。在高三整個一年的復習過程中,充滿了變數。成功總是屬于充滿自信地堅持到底的人。 20.學習時,保持愉悅的心情效率高呢,還是保持緊張的心情效率高呢? 答:要定義一下“愉悅”。如果“愉悅”指的是學習時一會說說閑話,一會吃點零食喝點飲料的話,這樣的愉悅就不會帶來高效率。如果“愉悅”指的是淡定、從容、求知、自信的心態(tài),那么這樣的愉悅就會帶來高效率。 也要定義一下“緊張”。如果“緊張”指的是誠惶誠恐、患得患失、抑郁焦慮,這樣的緊張就不會帶來高效率。如果“緊張”指的是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分秒必爭,那么這樣的緊張就會帶來高效率。 21.現在考慮大學的專業(yè),是否為時尚早?我們又如何選擇一所適合自己水平的大學呢? 答:按理說,初中畢業(yè)時就應該對未來的專業(yè)有所考慮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一直到了最后報大學志愿時,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或者說對專業(yè)本身幾乎仍是一無所知。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這是中學教育中普遍欠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也不例外。 在高三的學習過程中,大家會有不少機會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里的專業(yè)有所了解,同時也對自己的專業(yè)傾向有所認識。遇到這種機會時,就可留心一下,這本身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內容。但也不必過多考慮。最后報志愿時,那些已經走出校門的師兄師姐,都是你可以利用的資源。無論是想去哪個國家留學,無論是要報清華、北大、武大、浙大、復旦、人大,你都可以通過宏力學子高校校友會得到幫助。 現在說如何選擇一所適合自己水平的大學倒是為時尚早。因為你的水平正在不斷變化中。你在500分實力時是一種想法,你在580分實力時是另一種想法,你達到680分實力時又會有新的想法。但你可以樹立一個理想的、心儀的大學目標,它可以引導你前進,可以幫你更準確地定位自己,也可以鞭策你更科學地努力。 22.在六個科目的重壓與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才能各方兼顧呢? 答:對一輪復習而言,各個學科都要兼顧。首先是要配合學校課程表的安排,兼顧六個學科的發(fā)展,不能偏廢,不能放棄,而是要揚長補短。要在保證常規(guī)的課堂學習之余,在公共自習時間里,要把精力優(yōu)先分配給那些相對薄弱的學科,消滅拖腿學科,六科齊頭并進,這是要取得高分的最好策略。 同時,從教師的角度而言,一定要避免形成“重壓”。如果學習委員或是各學科課代表能及時向老師反饋每天的訓練量,在班主任的協(xié)調下,就可以避免各個學科自顧自地盲目布置大量的作業(yè),就不至于使原本足夠寬裕的學習時間變得“極其有限”。我們的學科教師最起碼要堅守這么一條常規(guī)教學要求:當天沒有自己的學科自習時,就不得布置課外作業(yè)!所有任課教師在班主任的協(xié)調下都要自覺遵守這么一條鐵規(guī):公共自習神圣不可侵犯,任何教師不得以任何方式搶占! 23.基礎薄弱的同學,是應該從現在開始就著手做理綜卷、高考題呢,還是先一步步地把基礎知識學透徹,“大一輪”進行完之后才著手呢? 答:再有一個多月大家才結束高二年級的學習,現在大家才開始高考的第一輪復習,因此,絕對不要從現在開始就著手做套題!絕對不要用第三輪復習時要做的事代替了第一輪、第二輪復習要做的事!絕對不要奢望不筑實地基而能建造成美麗的空中樓閣!欲速則不達,更何況是“基礎薄弱的同學”呢! 只用極個別現在做高考真題已經擁有了620分以上實力的特別優(yōu)秀的理科生,或者現在做高考真題已經擁有了590分以上實力的特別優(yōu)秀的文科生,才可以穿插少量的套題訓練,以便在更高的層次上把脈自己的學科復習進程,更好地定位適合自己的基礎復習中的廣度、深度。 “先一步步地把基礎知識學透徹”,這是最重要的!這“透徹”二字是精髓所在,絕非易事。想大量做題?那好辦,你先大量地做圍繞基礎知識的題,可以拓展,可以拔高,可以挖深,這比過早盲目地大量做學科套題或高考真題意義重大得多。 24.現在做理綜題,無所適從,怎么辦?是應該開始時就限時,還是說一段時間后再限時訓練呢? 答:當然“無所適從”,因為你的功力不具備。分開做物理、化學、生物尚且吃力,合起來做自然更加吃力。辦法仍然是重視一輪復習,把物理、化學、生物(對于文科生來說當然是政治、歷史、地理)各科內部的知識點、能力點、考點掌握扎實,然后再練綜合題;通過訓練綜合題后,再返回到各學科內部;這樣反復走幾個來回,才是提升綜合題解題能力的正道。無所適從,先不從,就這么辦。 凡訓練都應限時。限時可以有不同的時間段,兩個半小時內結束某個訓練是限時,40分鐘內結束某個訓練也是限時,15分鐘內結束某個訓練更是限時。限時訓練才能出效率,限時訓練才能出速度,限時訓練才能出能力。 25.做套題過程中,遇到知識漏洞,能翻書嗎? 答:能翻。使勁翻。把相關的章節(jié)知識翻透徹、翻個稀巴爛最好!但更好的是在限定的時間里先完整地做完當下的訓練后再來翻書,這樣可以避免邊做邊翻書所帶來的時間的拖延、效率的低下,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避免因邊做邊翻書而掩蓋了學科漏洞,或是輕輕放過了漏洞。 26.老師講得所有重要知識點都要做筆記嗎?自己已經會的東西要不要記? 答:原則上說,老師所講的所有重要知識點都應該做筆記,自己已經會的東西也要記。原因很簡單,當下的學習還要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優(yōu)化的準備,當下的學習還要為下一步可能出現的遺忘做好預防,當下的學習還要為最后階段的精要復習積累素材。 如果你確信自己對老師所講的重要知識點已經爛熟于心,對自己已經會的東西確定牢記心中,你也可以不記或少記筆記。原因也很簡單,高考的時候是不允許帶筆記上考場的,一切都要記在腦子里。 但是,最好的策略是堅持做筆記,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或詳或略地做筆記,但不要完全不做筆記。筆記最后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它濃縮了學科中對自己來說最精要的內容,是最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源;筆記越到最后越精練,越具有思維導圖的性質;考前靠翻閱學科筆記,你只需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高效地復習完一門學科。 2016.5.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