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人如其名”,紅樓夢里,丫鬟的名字各有特色,如賈母喜歡用鳥名,王夫人和薛姨媽喜歡用金玉富貴,各個主子的丫鬟就更有特色了,賈府四春“原應嘆息”,因興趣愛好,其丫鬟之名對應是“琴棋書畫”,在賈母把鸚哥給黛玉后,其馬上被改名紫鵑,從此“望帝春心托杜鵑”“杜鵑啼血猿哀鳴”。  那作為二號“女主”的寶釵,其丫鬟之名有什么特色呢?書中寶釵出現(xiàn)過兩個丫鬟:鶯兒、文杏。 文杏戲份極少,除29回略提外,就是48回香菱跟寶釵進大觀園時,薛姨媽曾提及,“文杏又小,道三不著兩,鶯兒一個人不夠伏侍的?!?/strong>可見文杏這個丫鬟有點瘋瘋癲癲的,不諳世事。 但另一個鶯兒就不同了,其個性甚至改名過程就能看出寶釵的個性和命運來。 有人說讀懂紅樓夢,須明白《風月寶鑒》正反面,黛玉是正面,為人真誠,寶釵則反向,虛偽無比。那薛寶釵到底有多虛偽呢?你看看她給丫鬟鶯兒改的名字就明白了。  鶯兒在書中有兩個方面給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嬌憨,與賈環(huán)賭錢,被耍賴,能嘟囔著,“一個做爺?shù)?,還賴我們這幾個錢,連我都不放在眼里。”不虧是寶姐姐的丫鬟,大家又不失身份。 與寶玉討論配色問題,也能說出“桃紅柳綠”來,引得寶玉大癡,“不知哪個有福的消受你們主兒兩個呢?” 其次鶯兒心靈手巧,其不僅能替寶玉巧結(jié)各種梅花烙,還能用柳枝編花籃給黛玉,黛玉直贊道,難怪人贊你的手巧。  此外就是心靈了,其多次借機宣揚寶釵的好,必要時充當金玉良緣的代言人。正因此,曹公才特意點出其改名的過程。 薛家是商人,丫鬟名字帶有金銀之俗氣,如薛姨媽的丫鬟叫同喜同貴,寶釵的丫鬟鶯兒原名黃金鶯,后來被寶釵給改了,理由是“拗口”,木旦鳩茲認為,其實是寶釵嫌俗,故意改成鶯兒的。 但改名后,意思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說襲人改名是“花氣襲人知晝暖”,紫鵑是“望帝春心托杜鵑”,即襲人只能生活上照顧寶玉,紫鵑則更多的是知心,那鶯兒的改名呢? 木旦鳩茲認為,必須是唐代詩人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strong>  這首詩寓意很簡單,即閨中少婦思念遠方丈夫,結(jié)果夢中被樹頭黃鶯兒啼醒,于是起來要把它打走,好繼續(xù)做著自己的春夢。 看看多么像寶釵的個性和命運呀!首先就是寶釵的虛偽,寶釵進賈府的目的就是為成為寶二奶奶,為此把金鎖和紅麝串子戴在醒目處,還常常去怡紅院,處處討好王夫人。但在鶯兒說出金玉良緣時,其馬上就打斷了鶯兒的話。 原文第8回,剛進賈府不久的那個冬天,表面嬌憨的鶯兒在寶釵看通靈寶玉,念“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所鐫之文,馬上能想到其和寶釵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直言“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  虛偽的寶釵立馬打斷了鶯兒,真是“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主仆兩個一唱一和,讓我們窺見到金玉良緣的真相,寶釵選秀女不成,賴在賈府就是想成為寶二奶奶,無怪乎黛玉要吃醋了。 甚至到35回,鶯兒和寶玉閑聊時,鶯兒夸耀寶釵的很多好時,結(jié)果被寶釵打斷,又一次“莫教枝上啼”。此后寶釵竟主動提出要給寶玉的通靈寶玉打起絡子來,原文有 寶釵笑道:"這有什么趣兒,倒不如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呢. "一句話提醒了寶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說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個什么顏色才好? "寶釵道:"若用雜色斷然使不得,大紅又犯了色,黃的又不起眼,黑的又過暗. 等我想個法兒:把那金線拿來,配著黑珠兒線,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絡子,這才好看." 要知道寶玉的玉的穗子就是黛玉打的,結(jié)果給黛玉剪斷了,現(xiàn)在寶釵卻主動要給寶玉打絡子,可見其內(nèi)心的虛偽。  80回后,寶釵如愿做了寶二奶奶,可惜卻是“不得到遼西”。寶玉因思念黛玉過度,選擇了云游四方,并最終出家,實現(xiàn)了對黛玉的“你死了,我做和尚”的誓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