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中樞分析行情的時候,有時會看到好多中樞前前后后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晰的將行情劃分為一段一段的上漲和下跌,準確的找到中樞的方向,并在上漲或者下跌段中清晰的分析行情。 一、線段終結的方法 線段的定義:至少由3筆構成,且前三筆必須有重疊部分; 線段的初級終結定義:1+1終結模式;(此終結模式為借鑒其他纏論研究者經驗,但此模式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后面我們通過特征序列解釋并解決這個問題) 解釋:在上漲趨勢中:當某一筆無法創(chuàng)出左側臨近高點的新高(此為1+1中的第一個1),且下一筆有效擊穿左側低點(此為1+1中的第二個1),則意味著上漲線段被終結; 在下跌趨勢中:當某一筆無法創(chuàng)出左側臨近低點的新低(此為1+1中的第一個1),且下一筆有效站穩(wěn)左側高點(此為1+1中的第二個1),則意味著下跌線段被終結; 要點:有效擊穿的定義:上漲時連續(xù)3根K線收盤價站穩(wěn)前面高點,且第三根為陽線。下跌時連續(xù)三根K線收盤價擊穿前面低點,且第三根為陰線。 線段終結案例一: 2號高點無法創(chuàng)出0號新高,反過來3號低點有效擊穿1號低點。見下圖:
線段終結案例二:2號低點無法創(chuàng)出0號新低,反過來3號高點有效擊穿1號高點。見下圖:
特別注意:在上漲趨勢中,要先有高點不創(chuàng)新高,然后再創(chuàng)出新低!在下跌趨勢中,要先有低點不創(chuàng)新低 再創(chuàng)出新高!這個順序不能變! 為了加深印象 做一個測試題:這個圖中有幾條線段?分別是幾號到幾號?
答案分析:2條線段,分別是0-9,9-14。出錯的地方是5—6這里,這就需要注意我前面說的要注意的點,在上漲趨勢中,要先有高點不創(chuàng)新高,然后再創(chuàng)出新低。 二、走勢的同級別分解 同級別分解的目標:將行情在某級別上分成一段段上漲與下跌的連接。 同級別分解的目的:簡化分析,永遠只需要處理一個正在完成的中樞,而無需顧及之前走勢的影響。 同級別分解的好處:只需要在各個周期內把行情分解成一段一段的上漲和下跌,而不需要再考慮中樞的延伸和擴展問題。 同級別分解的方法:選擇1+1終結點之前的階段最高(低)點作為分解的標桿位。見下圖:
此時,通過同級別的分解,上圖中的走勢被我們分解成了一個上漲段和一個下跌段。上漲段里面的中樞即為上漲中樞,我們用紅色表示。下跌段里面的中樞即為下跌中樞,我們用綠色表示。假如我們不做同級別分解,很多人此時見到兩個中樞時會以為是上漲兩中樞,可能會等繼續(xù)背馳后賣出,結果等來的是一路的下跌,這就是中樞方向分不清楚時容易造成的判斷失誤。 測試題:有了前面的基礎,我們來看看下面圖中中樞畫的是否正確?是否可稱為2中樞見底?
答案分析:兩個中樞畫的是正確的。但不是兩中樞見底。因為2—3這一筆,3號低點已經高于了1號點,3—4這一筆也有效擊穿了2號的高點。形成了1+1的終結,這時候畫一條同級別分界線的時候應該畫在1號的位置。也就是從1號開始已經進入了上漲趨勢。如果這個圖是5分鐘級別,那么正常情況下1—6這個位置在30分鐘上已經成筆了。因此把一個上漲趨勢和一個下跌趨勢放一起分析是不合適的。因此正確的畫法見下圖:
因此在6處一個同級別分解線,在處理11這個位置時,得出的結論就是一中樞見底而不是兩中樞見底。 三、特殊模式 有一種模式是1+1終結不了的,也是唯一的一種模式,這個地方屬于難點,能聽懂是最好的。如果聽不懂慢慢理解,實在聽不懂就記住這種模式。我們以以上漲終結為例進行講解,見下圖:
按照定義,7號高點低于5號高點,第一個不創(chuàng)新高的“1”出現了,但是8沒有有效跌穿6,因此按照定義,1+1中的第二個創(chuàng)新低的“1”沒有出現。這個上漲線段沒有被終結。但這種情況是線段又確確實實是被終結的,那么是如何被終結的呢?見下圖:
上圖中,一個上漲的線段中,上漲筆是正常的筆,因為是上漲線段,所以下跌就顯得比較特殊,我們把下跌筆看做是一根下跌K線,稱之為特征元素,多個特征元素連起來就是特征序列,我們不考慮這么復雜,也不說專業(yè)名詞,為了通俗易懂,只需要記住把左邊這個上漲線段的每個下跌一筆比作一根綠色的下跌K線就可以了。左邊圖里,由于3—4和5—6這兩根K線是有包含關系的,所以處理完包含關系后,就組成了右邊圖里的頂分型。因為5—6這一筆太長,直接包含住了3—4,所以如果按照處理包含關系的話,8雖然沒有擊穿6,但通過包含關系的處理,當8有效擊穿了4之后,實際上產生了終結。這里看不懂沒關系,這個有點難,看不懂你就記住這個圖形,當遇到一個特別大的下跌時,看8號是否跌穿了4,跌穿了就視為上漲線段終結,就在5處打一個分解線。
|
|
|
來自: 昵稱213566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