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是詩壇的一段佳話。李白的那首《贈孟浩然》讓世人記住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也讓世人知道了他對孟浩然的崇敬之情。李白說孟浩然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自然是他切身感受。而我們只能從詩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看看到底哪些地方贏得了李白的崇敬。小編今天便通過孟浩然的一首詩《自洛之越》,來為大家介紹其中一點。 《自洛之越》是孟浩然漫游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當時孟浩然,正準備從洛陽前往吳越一帶漫游,故題作“自洛之越”。而在孟浩然漫游洛陽之前,正是他以長安科舉失敗后。按理說孟浩然原本應是滿腹牢騷,但是這首詩中卻有灑脫的一面。尤其是其中五個字“長揖謝公卿”,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概,更是贏得了李白的崇敬。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孟浩然的這首《自洛之越》:
首聯(lián)“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可以看作是孟浩然對自己前半生的回顧。即孟浩然說他三十年來辛辛苦苦地讀書,結果卻是一事無成?!皶鴦蔁o成”,源自《史記》載:“項羽年輕的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的典故。這里孟浩然用以自況,頗有憤激之意。 頷聯(lián)“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兩句前后倒裝,并且句中再次倒裝。原本是“厭洛京風塵”,所以才去“尋吳越山水”。即孟浩然自從去長安求仕未果,到了洛陽與公卿交往,繼續(xù)謀求出仕,仍然未果。所以厭煩了功名仕途,準備去吳越尋山問水,超脫出來。 頸聯(lián)“扁舟泛湖海,長揖謝公卿”,則是孟浩然對此次漫游路線的敘述。孟浩然乘船自洛陽出發(fā),經(jīng)汴河而入運河,再經(jīng)運河到達杭州(越中)。而吳越一帶有太湖,并且近海,所以這里的“湖?!焙苡锌赡苁菍嵉馗爬?。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乘船泛游湖海,作個長揖向公卿表示感謝。 “公卿”,指的是達官顯貴。而孟浩然是布衣,見到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禮,但孟浩然這里卻是以平輩交往的禮節(jié)來感謝公卿。即孟浩然不會因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搖尾乞憐?!伴L揖謝公卿”這五個字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能夠平交王侯的氣概,而這恰恰也符合李白的性格。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中說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可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敬。 尾聯(lián)“且樂杯中物,誰論世上名”,則借用了陶淵明《責子詩》中“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意思是說,姑且享受這杯中美酒,為什么要去計較世上功名?由此可見,孟浩然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他擯棄塵俗,不論功名的灑脫之情。這點和李白的性情極其相似。 綜觀孟浩然的這首詩,既寫了它漫游之事,又刻畫了一個“長揖謝公卿”的傲岸不群的人物形象,贏得了李白的崇敬。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