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 中國新疆 硬度 6.0-6.5 密度2.95-3.17 西漢出使新疆引進和田玉 幾乎都是小料 唐絲綢之路大量流入 ![]() ?死結藍田玉 陜西省藍? 硬度摩氏硬度2-6度 礦物密度約2.7克/立方厘米 中國開發(fā)利用最早的玉種之一,早在萬年以前的石器時代,藍田玉就被先民們開采利用,春秋秦漢時藍田玉雕開始在貴族階層和上層社會流行,唐時達到鼎盛 岫巖玉 遼寧省 岫巖玉廣義上可以兩類,一類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稱作河磨玉,屬于透閃石玉,其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淡黃偏白,是一種珍貴的璞玉;另一類是岫巖碧玉,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多呈綠色至湖水綠,其中以深綠、通透少瑕為珍品。 距今12000年的舊石器遺址中出土三件淺綠色玉質、打制工藝制成的砍斫器,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類使用岫巖玉的證明。被學界認定是中國玉文化之源的8000年前的內蒙興隆洼文化遺址的玉器,也多是岫巖玉。 和田玉在商周之際嶄露頭角,至漢代成了"王玉"時期的寵兒,但岫巖玉在皇家用玉中仍時有蹤影 1.岫玉(蛇紋石質玉) (1)摩氏硬度:4.7至5.4 (2)密度:2.49克/立方厘米至2.64克/立方厘米 2.岫巖軟玉(透閃石玉) (1)摩氏硬度:5.6至6.5 (2)密度:2.91克/立方厘米至3.06克/立方厘米 河磨玉是岫巖透閃石質玉(岫巖軟玉)中極品玉 河磨玉外包石皮,內分綠色、黃色和純白色,其中黃白和純白玉質最佳,其玉質純凈、堅韌、油脂感強,可與新疆和田玉相媲美 性質--硬度:6-6.5度;密度:2.91-3.1克/立方厘米; 和田玉 硬度 6.0-6.5 密度2.95-3.17 河磨玉岫巖軟玉 硬度:6-6.5度;密度:2.91-3.1克/立方厘米 藍田玉 硬度2-6度 密度約2.7 岫巖玉 蛇紋石質玉 硬度:4.7至5.4 密度:2.5 岫巖軟玉(透閃石玉) 硬度:5.6至6.5 密度:3 |
|
|
來自: 于媛xp7qjnettt >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