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向軍 教學,即教與學,它是一體性的雙邊活動,二者是如此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至于當我們在說“教”時,必然地要說“學”,或者說,只有“教”才是最好的“學”。同樣的,當我們在說“學”時,就蘊含著“教”的存在,這不只是因為“學者”需要“被教”,更是因為“學者”需要“教人”?!敖虒W相長”,對教師如此,對學生亦如此,“教”與“學”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 學校的存在,是社會發(fā)展分工精細化和知識傳授高效化的必然產(chǎn)物。學校和它的主人——教師與學生——既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基地和力量,也是社會的一個有機的、最重要的組織部分。學校即社會,過去如此,現(xiàn)在也如此。所不同的是,今日的學校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日益追求著教學的科學高效;在科學高效的同時,也懷想著可能的從容雅致。 教師和學生,教與學,作為一而二、二而一的生命聯(lián)合體,需要就經(jīng)驗的、知識的、能力的、情感的、行為的、觀念的、技巧的諸方面,不斷總結(jié),不斷變革,不斷提升,不斷優(yōu)化。 l 高效教學的教師視角 1. 自主學習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唯一途徑。 2. 讓學生自主去做一切他們能夠去做的事。 3. 分層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然要求,分層教學就是因材施教的別名。 4. 沒有問題不講課,問題沒有普遍性不講課。 5. 講得好不如議得好,議得好不如練得好。 6. 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討論是高效課堂的強大動力。 7. 課代表和學科尖子生是最好的教學助手。 8. 課堂上教師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惜言如金,才能點凡成圣。 9. 教師要像吝嗇鬼一樣精明地算計和使用自己的課堂教學時間。 10. 教得辛苦不等于好教師,教得智慧才是好教師。 11. 充滿激情,機智嚴謹,富于幽默,誠于贊美,這樣的課堂教學魅力無窮。 12. 具有啟發(fā)性的講解就是點撥,沒有啟發(fā)性的講解才是灌輸。 13. 低效的講解只關(guān)注著自己要講的內(nèi)容,高效的講解注著的是學生的思維活動。 14. 教師要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引導學生找到、鞏固、打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15. 高水平的教師總是引導學生通過運用舊知識去學習新知識,而不只是通過復習去記住舊知識。 16. 三次隨意訓練,不如一次限時訓練。 17. 只練不查,等于沒練;只練不改,等于沒練。 18. 高水平的教師總是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方法、策略的指導,而不只是滿足于知識的傳授。 19. 高效課堂讓每個學生都以加速度前進,人人都參與,人人都成功。 20. 高效課堂就是理想的課堂,理想的課堂永遠閃耀著教育理想的光芒。 l 高效教學的學生視角 1. 沒有預習,就不能高效聽課。帶著問題聽講,才是真會聽講。 2. 聽講時思維要永遠走在教師的前面。 3. 優(yōu)秀生聽講時,內(nèi)心總有一個批判的聲音在和教師辯駁。 4. 優(yōu)秀生在聽教師講容易題時,會站在教師的角度和學科系統(tǒng)的高度來聽講,收獲比其他學生更大。 5. 思維要永遠追求領(lǐng)先性、建構(gòu)性、批判性、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 6. 優(yōu)秀生善于反思自己的錯誤,也善于反思自己的成功。 7. 學習的最大樂趣源于思考,要善于培養(yǎng)和強化這種樂趣。 8. 幫助別人,就在提高自己;能把別人教會,自己才算真會。 9. 給同學講述一遍,勝似獨自背誦十遍。 10. 會聽不如會想,會想不如會講,會講不如會做。 11. 建立錯題本,運用錯題本,做到題不二錯,舉一反三。 12. 學會以5分鐘為單位安排學習和娛樂,珍惜、運用時間的邊角料。 13. 會休息,會鍛煉,會娛樂,這和會學習一樣重要。 14. 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讀書少的學生缺乏發(fā)展的后勁。 15. 心態(tài)好的學生能輕松戰(zhàn)勝自卑,他們明白:所謂失敗,不過是自己在某個方面付出的時間和訓練比別人少了一點或運氣稍差了一些而已。 16. 優(yōu)秀生總在追求每個細節(jié)的完美,總愛查找每一分丟失的原因。 17. 反復在頭腦里重溫學習過程中成功與失誤的細節(jié),更容易建立起良性的思維定勢,并趕走不良的思維定勢。 18. 自信,專注,迅速,這是高效學習的三大法寶:自信今天在超過昨天,則越學越有信心;專注于眼前的學習,則越學越聰明;迅速處理眼前的任務,則越學越高效。 19. 能把厚書讀薄,才是真的讀精。書要越讀越薄,薄到只剩下目錄,最后提取為學科有機的知識脈絡框架,再最后就是腦海中學科體系的靈光一閃。 20. 要經(jīng)常在頭腦里生動地再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實現(xiàn)時的逼真細節(jié),這是強大的自我暗示力量。 所前所述,“教師”與“學生”,“教”與“學”,是辯證的統(tǒng)一體。教師正是通過自己對學生的“教”,達到了真正的“學”。優(yōu)秀的教師正是從學生那里尤其是所謂的后進生那里,學到了遠比自己所傳授給學生的更多、更為重要的教育智慧和生存智慧。學生也正是通過自己對教師的、學生的“學”,達到了自己的“教”;而通過自己對教師的、學生的“教”,強化了、升化了自己的“學”,最終實現(xiàn)了真正的“學”。 2013-2-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