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zhuǎn)載自百家號作者:小飛的釣魚閣 隨著溫度的上升,麥穗餐條又開始變得鬧騰,釣魚人叫苦連天,無論怎樣改變餌料的狀態(tài)、變化釣法都逃不開雜魚的“魔爪” 明明是個上大魚的好季節(jié),卻被一群蝦兵蟹將攔住了通往爆護的道路,能不鬧心嗎 而谷麥窩料在這種情況下就非常實用,它既能有效防止雜魚擾窩,還對鯉魚草魚等個頭稍大的魚有著強大的誘惑力 我不能保證你學(xué)會谷麥窩料的制作方法就一定能釣到大魚,但至少可以離目標(biāo)更近一步! ![]() 說到谷麥窩料,就得先了解谷麥釣法 谷麥釣法的歷史比較久遠,我很早之前就聽過,但一直不清楚具體的操作方法以及出處,上網(wǎng)查了不少資料也沒收集到多少有價值的資料 只知道這種釣法在西南一帶比較流行,尤其以四川的合川地區(qū)最為出名 另一種說法是這種谷麥釣法是由合川的楊思舉先生發(fā)明,我不知道這種說法的真假,但個人認為把“發(fā)明”二字改為“發(fā)揚”也許更為恰當(dāng) 谷麥釣法最早是結(jié)合傳統(tǒng)釣來玩的 使用方法很簡單,即用稻谷、小麥、玉米等雜糧打窩,一般三到五個窩子為宜,然后用小鉤細線小漂輕墜,掛著谷麥走釣 與紅蟲蚯蚓等活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谷麥?zhǔn)恰八馈钡?,不會動,所以失去了動態(tài)誘魚這一功能,因此逗釣就顯得十分重要 ![]() 逗釣不僅僅是抬一下桿子那么簡單,這里大有學(xué)問,小飛技術(shù)有限,就簡單的說幾點,就當(dāng)是拋磚引玉吧 1、逗釣分為上抬式和平拖式兩種,上抬式即向上抬動魚竿,讓釣餌垂直運動,模仿物體自然下落的過程;平拖式即將魚竿后拉或左右拖動,讓餌料水平運動 2、引逗的幅度,當(dāng)窩子里魚少的時候操作的幅度可大一些,這樣便于遠處的魚兒發(fā)現(xiàn),作用為誘魚;當(dāng)窩子里有魚引逗時幅度要小、動作要慢,餌料移動最好不要超過10公分,作用為刺激魚吃餌 3、引逗的頻率,這一點參照上條即可,窩里沒魚引逗頻率可高一些,窩里有魚就把頻率放低,如果你也不知道有沒有魚,一兩分鐘逗一次 ![]() 關(guān)于傳統(tǒng)釣玩谷麥的方法以及裝備我就不過多的介紹了,還是講講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窩料的制作方法吧 前面已經(jīng)說過谷麥釣法已流傳多年,那么窩料的制作方法肯定也是五花八門,所以大家在看到不同的配方時也不必奇怪 其實面對這些配方你也不用糾結(jié)哪個好哪個不好,都是差不多的東西,無非就是藥酒或添加劑用的不一樣罷了 小飛講一個自己認為比較靠譜的做法,補充一點:以下的方法和配方不是我自己想的,是在網(wǎng)上通過篩選和整理得出的 制作方法: 1、準(zhǔn)備稻谷、小麥、玉米若干,比例為7:2:1或者5:3:2 2、將三種糧食分開,小麥和谷子用水浸泡一天,老玉米浸泡兩三天,在泡制過程中順便去一下雜質(zhì),浮水的都是空殼,撈掉 3、上鍋蒸,蒸個七八分熟,然后倒出晾涼 補充:之前有人問我,老玉米和麥子煮開花和不煮開花的區(qū)別在哪,其實效果上差不多,只是煮開花的容易招小魚而已 ![]() 4、重點來了,將三種雜糧倒入大盆中,然后加各種添加劑,比如麝香粉、牛逼鯉等等,目的是上色和誘魚 不要拘泥于什么配方,手上有啥添加劑就加啥(一斤雜糧加個一兩袋即可),沒有就不加! 如果你不用添加劑但想要泡出紅彤彤、綠油油的窩料,就加點食用色素,網(wǎng)上都有賣 然后再加個一二兩的曲酒,少許的紅糖,如要是你有好的自制藥酒,就代替曲酒加進去(藥酒要稀釋過) ![]() 也可以稍微的放點菜子餅或豆粕,釣鯉魚可加蠶蛹粉,杠杠的 5、混合均勻,裝入瓶子,密封,玩命地搖一搖 6、泡個幾天,等麥粒膨脹掐一下感覺柔軟度可以就說明完成了,使用時可直接打窩也可作為釣餌 以上只是谷麥窩料制作的基礎(chǔ)方法,也是相對省錢的辦法 不過我相信很多釣友一定會有一個疑問,都是同樣的做法,為什么別人的效果就特別好呢? 這就得看你的添加劑或者藥酒的種類和比例了,如果拋開窩料本身的問題,那就是釣位選的好不好、窩料的投喂量是否正確、釣法對不對路等等 ![]() 好了,今天這文章就寫到這吧,以上都是比較基礎(chǔ)的一些東西,寫得不好勿噴,如果高手能留下自己寶貴的經(jīng)驗或心得,小飛替廣大釣友謝謝你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