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醫(yī)案信息 王某,女,32歲。尿血時輕時重,小便時無尿道疼痛,食欲不振,大便時稀,腰酸乏力,尿常規(guī):尿血++,余未見異常。 初診 主訴:尿血半年余。 刻下:精神萎靡,身體虛胖,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弱無力。 方藥:黃芪15 白術(shù)10 黨參20 當歸12 茯苓10 遠志3 知母10 菟絲子10 巴戟天10 地榆炭10 蒲黃炭10 小薊炭20,每日煎一劑。 服藥一劑尿血則止。現(xiàn)已三天未尿血,繼服上方三劑,仍未再尿血,效不更方,又繼服5劑。 02 徐書醫(yī)話 尿血臨床常見于腎結(jié)核、腎結(jié)石、急慢性膀胱炎、急慢性腎炎、膀胱腫瘤等。《諸病源候論》中講到尿血的病因病機:諸淋者,由腎虛膀胱熱故也,腎虛則小便數(shù)即小便頻數(shù),膀胱熱則水下澀即小便艱澀?!吨T病源候論》特別的介紹了血淋者,是熱淋之甚者,則尿血,熱甚者,稱之為血淋。 教科書中提供的方藥有小薊飲子,用于治療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血,方中用小薊配生地和清熱解毒藥;第二個方子是《傷寒論》中的豬苓湯,用于治療慢性膀胱炎引起的尿血,主要表現(xiàn)為疲勞、勞累后誘發(fā),血尿反復發(fā)作,舌紅苔少考慮陰虛夾濕熱。例如泌尿系結(jié)石,結(jié)石滑動坎頓于輸尿管后引起的血尿,即可用豬苓湯。對于腎盂腎炎、膀胱炎等一般的炎癥所引起的尿血,余一般會用小柴胡湯合用五苓散加味。所以從中醫(yī)辨證來說寒熱虛實皆可以導致尿血。 這個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納差、便溏、脈弱為主要表現(xiàn),第一要考慮脾虛。脾主統(tǒng)血,脾不統(tǒng)血故而尿血,第二伴有腰膝酸軟的腎陽虛癥候,考慮脾腎陽虛,所以用歸脾湯加味治療,從治療來看從脾腎雙調(diào),止血專藥有小薊炭,小薊炭治療尿血效果非常好,另外的專病專藥是白茅根、側(cè)柏葉炭,鮮白茅根可用到60-100g,止血效果非??欤芮鍩?、能利尿。本病看似簡單,用藥精準方可取得良效。 03 徐師答疑 學生問:師父這位患者考慮脾腎陽虛證,方藥中有沒有考慮到溫補腎陽? 徐師答:方中巴戟天、淫羊藿均是補腎陽;當歸、黃芪、黨參以補脾。 學生問:師父患者沒有虛熱之象,為何要用知母? 徐師答:血癥雖無明顯熱象,用知母一是可利尿二是可監(jiān)制補腎溫陽時產(chǎn)生的熱?!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知母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學生問:師父如果止血太過造成瘀血將如何考慮? 徐師答:運用止血藥時應考慮選用止血又不留瘀之品,如丹參、蒲黃、血余炭等皆有雙從之效。 學生問:師父,這個醫(yī)案辨為脾腎兩虛,既然有健脾之品,為何茯苓10克? 徐師答:茯苓乃利濕健脾。 學生問:師父,病人尿血半年之久,既傷陰血,又傷脾氣腎氣(諸淋皆腎虛),血止后,要不要從固本,再治療一段時間呢?后繼考慮什么方鞏固治療? 徐師答: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知拍地黃湯。 |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