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中燒灼不適案 男,38歲。形體中等略胖 【疾病】慢性淺表性胃炎,膽囊息肉,血脂、血尿酸偏高 【家族史】父母均血尿酸高 【主訴】胃中不適感4年,加重2月 【現(xiàn)癥】胃中不適灼熱感,饑餓、飽食后明顯,工作壓力及勞動強度較大,應酬較多,酒后胃中也有燒灼感。喜麻辣及肉食,易腹脹,稍有風吹即腹瀉,大便偏稀,日2次。舌暗胖苔薄膩。 黃師處方:制附片6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干姜10克,生甘草3克,茯苓20克,肉桂6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砂仁6克,紅棗20克。 藥后一周復診時,患者訴此藥甚好,服用后胃中舒適,燒灼感已不明顯,大便已正?!,F(xiàn)原方繼續(xù)服用中。 慢性胃炎常用的經(jīng)方有半夏瀉心湯、大柴胡湯、小建中湯、解郁湯、理中湯等。 ------半夏瀉心湯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專方。尤其適用于慢性胃炎見粘膜水腫、糜爛、有斑點狀出血等,同時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一般患者體質(zhì)尚可,唇紅,咽紅,舌紅,舌苔多見黃膩,腹瀉,多伴有睡眠障礙等,常見于中青年男子。此患者慢性胃炎 已有4年,雖有胃中不適感,但無惡心嘔吐、舌紅苔膩、焦慮等癥,故本方尚不合適。 ------大柴胡湯多用于膽汁返流性胃炎表現(xiàn)為泛酸、上腹部按之滿痛者,患者體質(zhì)多壯實。此患者雖形體偏胖,血脂偏高,有腹脹,然并無腹痛,且腹部肉松,稍有風吹即腹瀉,平時大便稀,舌暗胖均提示患者體質(zhì)較差,大柴胡湯不適合。 ------小建中湯所治療的胃病以消瘦、腹痛、大便干結等為特征,而解郁湯適用于功能性胃腸病,本例均不合適。 ------理中湯是溫熱性胃腸藥,適用于虛寒性胃腸病?;颊叨嘤蟹置诳哼M,如多涕、多涎、多尿、胃酸多等,膚色暗無光澤,無渴感,口水多,腹脹,大便不成形,舌體胖大,舌苔水滑,脈沉者。此患者面色暗,勞動強度大,長期疲勞,腹脹,大便稀,易瀉,舌暗胖等均提示胃 腸分泌亢進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患者胃中不適燒心感可能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加入少量附子、砂仁加強溫胃的功效。因患者胃寒故喜辛辣以暖胃。 ------五苓散是黃師臨證治療高脂血癥和高尿酸血癥的常用方,其特點是患者平時食欲旺盛,但多吃常常腹瀉,或大便不成形,容易疲乏,大多缺少運動,此多見于中年男子。另五苓散尚有解酒毒之功,對此案患者甚為合拍。 綜上,本案用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加味既對病又治人,體現(xiàn)了經(jīng)方的特色。 經(jīng)方方證既可以表現(xiàn)為某種疾病,或某疾病的某一階段,又可以是幾種疾病的特定組合在某個體上的表現(xiàn)。應用時,要求我們對常用經(jīng)方的主治疾病譜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合具體病例,臨證細心鑒別,方能保證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