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論/第四章,清熱劑/清營涼血/犀角地黃湯(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 ? 清營涼血的第二個方子是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藥方》 【組成】犀角一兩(1.5克-3克) 生地黃八兩(30克) 芍藥三兩(12克) 牡丹皮三兩 ?(9克)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犀角磨汁和服)。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1、熱傷血絡。吐血、衄血,便血,溲血。 2、蓄血留瘀。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胸中煩痛,自覺腹?jié)M,大便色黑易解等。 3、熱擾心營?;杩褡d語,斑色紫黑,舌絳起刺。 筆記者摘自《方劑學》) 犀角地黃湯是個基礎(chǔ)方,它是二類方。出自在《千金要方》。 從主治證候特點來講,它有三個方面體現(xiàn),現(xiàn)在教材把它歸類也分為三方面: & 第二,熱傷血絡,熱邪迫血妄行,產(chǎn)生 & 第三個,是蓄血瘀熱,這里我們強調(diào)蓄血是一種泛稱,在某些組織臟器里面血液瘀滯不暢,叫蓄血,完全不通,叫瘀血,這個有一個區(qū)別。 以上是血分熱盛的,證候的一個分析,常見的三個方面。 用藥光用這個基礎(chǔ)方當然不成了,在這基礎(chǔ)方運用前提下,根據(jù)不同出血,可以配伍一些相關(guān)的藥物,也就是辯證為主,辨病為輔,異病同治,同中有異,異病證相同都用這個方,同中有異,加味不同,這是列了一些參考的,針對的一些出血的輔助用藥。 仍然是以 * 生地能夠清熱養(yǎng)陰,考慮到熱到血分了必然傷陰,陰液的損傷。 * 丹皮、赤芍這個佐藥,是方義分析中的重點,丹皮、赤芍都偏于寒性,能夠清熱涼血,那這是增強水牛角、生地的涼血作用,相當于佐助藥。 那這個方的配伍特點呢, 有些是這樣,有出血,清熱涼血不考慮全方?jīng)龆火龅脑?,臨床上有時候出血停止了。后來經(jīng)常發(fā)生留下點后遺癥,疼痛,象潰瘍出血這類,經(jīng)常有的,不出血了,平常有些疼痛可以出現(xiàn),飲食不當?shù)鹊?,就開始有一些胃痛。 |
|
|
來自: 藥膳食療方注釋 > 《《方劑學》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