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胡塞武裝攻占了也門首都薩那之后,也門內戰(zhàn)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政府軍根本無力抵抗胡塞武裝,被壓縮到了南部的亞丁,危在旦夕;第二階段沙特組織阿拉伯聯軍于2015年底進入也門,協(xié)助也門政府軍進行內戰(zhàn),但是胡塞武裝在伊朗的支持下依然與阿拉伯聯軍進行了持續(xù)周旋,加上國際油價暴跌,使得沙特一度非常被動。 第三階段開始于2018年5月底,阿拉伯聯軍開始圍攻也門西部港口城市荷臺達,切斷胡塞武裝與伊朗的聯系,加上伊朗與美國關系惡化,國際原油價格回升等因素,阿拉伯聯軍開始掌握主動。到了2019年初,在國際社會干預下,胡塞武裝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談中同意撤出荷臺達,這標志著胡塞武裝與阿拉伯聯軍的較量中開始處于被動。 然而一個月以來情況卻發(fā)生了急劇變化,根據也門政府軍的消息稱,胡塞武裝近期突然實力增強,在4月1日再度向亞丁發(fā)現發(fā)起進攻,同時已經拒絕了從荷臺達撤離的承諾,而且現在阿拉伯聯軍除了派出空軍繼續(xù)空襲也門首都薩那之外,對此毫無辦法。就在人們尋找原因的時候,4月11日阿拉伯聯軍地面部隊的主要提供國家蘇丹曝出驚人消息,該國當天爆發(fā)政變,執(zhí)政將近30年的總統(tǒng)奧馬爾·巴希爾失蹤,軍方控制電視臺后宣布接管國家權力。 蘇丹一直以來是沙特的最堅實盟友,美國認為蘇丹一直以來在支持遜尼派極端組織,因此對其進行了數十年制裁,這導致蘇丹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以來,受到物價飛漲影響,蘇丹人開始反對現任總統(tǒng),結果示威人群和總統(tǒng)武裝發(fā)生沖突,軍方趁機發(fā)動了政變。而遠在非洲的這場政變,卻非常有可能改變整個也門甚至中東地區(qū)伊朗和沙特爭雄的格局。 一直以來沙特的地面部隊戰(zhàn)斗力都比較薄弱,無論是在也門的軍事行動還是在敘利亞的行動,沙特對抗伊朗支持的民兵力量的主要兵源都來自巴基斯坦和蘇丹。過去一個多月時間里,因為印巴關系緊張,巴基斯坦將大批為沙特作戰(zhàn)的軍隊撤回,現在蘇丹再次發(fā)生混亂,如果該國也撤回在外作戰(zhàn)的軍隊,那么整個也門局勢或將進入第四階段,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失去地面抵抗的胡塞武裝可能會迅速控制整個也門。 蘇丹經濟結構單一,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農業(yè)和外援,外援近年來主要指的就是軍隊為沙特作戰(zhàn)換取資金。這樣悲慘的情況下,國家早就已經不能支撐,今年2月22日的時候時任蘇丹總統(tǒng)蘇丹總統(tǒng)奧馬爾·巴希爾就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tài)。現在看來,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不久后巴基斯坦又擊落印度戰(zhàn)機,隨后也撤回了駐也門軍隊),原本已經命懸一線的胡塞武裝,在后面的兩個月時間里,又快速恢復了元氣。 |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瀏覽器下載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