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愛好者與古玩商對古玩的觀念和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墒墙┠?,被一些錯誤的觀念忽悠亂了,誤導了愛好者。 在地攤上淘寶、在市場上摟簿撿漏,以及投資古玩發(fā)財,古玩一夜爆利、爆富。實際上這些宣傳都是騙人的,是給愛好者挖坑下套。 一些人利用社會媒體,組織鑒寶活動,電視播放鑒定節(jié)目。用這種錯誤的收藏觀念,蒙騙收藏愛好者。一旦被奉為專家以后,便開始以權威的身份,用各種手法獲取利益。 我們說,古玩行業(yè)需要進行鑒定,但并不是電視節(jié)目播放的這種公開鑒定方式。淘寶,摟薄撿漏和公開鑒定的宣傳,完全偷換了收藏和鑒定的基本概念??赡芩麄冋娴牟欢?,公開宣傳大眾收藏,會對愛好者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在社會上公開鑒定,會造成市場和收藏的哪些嚴重后果。 而且這些宣傳,居然把愛好與經商,藏者與商人,兩者不同的理念、目的和方式混在了一起。 古玩商是以買賣古玩為生存的主業(yè),而收藏出于愛好者以保值升值為主要目的。兩者的目的不同,因此買古玩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一 摟簿撿漏,是古玩商的經營理念,并不是愛好者的收藏理念,這一點他們宣傳錯了。 古玩商賺錢,一要具備識別真假的眼力,二要有專業(yè)的交流能力。三要具備專業(yè)的交易技巧。四要具備專業(yè)搜尋古玩的渠道。五要做到眼勤,咀勤,腿勤,手勤,腦勤。 而收藏者眼力比不上商家,就需要進市場,入商圈、找對人、深了解、看真品、多溝通、求保障的實踐。這是古玩商與愛好者之間,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式。 可笑的是,很多宣傳,沒有傳授怎樣正確的收藏,卻讓幾千萬愛好者,用摟簿撿漏、淘寶賺錢的理念,把愛好者忽悠成了古玩商。如果藏者用古玩商買賣的方法收藏,必然會走上不歸路。 因為愛好者,并不具備古玩商的五勤條件和豐富的市場經驗,不精通識別真?zhèn)蔚哪芰?,不了解復雜的買賣套路,就如同不了解的行業(yè),不能輕易投資一樣。 要投資古玩賺錢,就要先學幾年的買賣實踐,吃虧上當長眼力,然后再談賺錢。沒弄懂古玩真假,更不了解買賣價格,用古玩商的觀念方式,敢獨自到市場上淘寶、摟簿撿漏,這么買古玩根本不可能成功。 二 他們宣傳收藏古玩的方法和路徑錯了。 幾百年來收藏前輩們,都是深入市場,通過多年與商家的接觸,了解了商家眼力和誠信,在相互熟悉信任的情況下,才會與商家長期交易。 過去的藏者,深知業(yè)界的復雜性和識別真假的難度,因此從來不買地攤或陌生人的古玩,他們知道,不了解對方、不信任,沒有保障,絕不輕意下手買古玩。 如果愛好者買古玩,也同樣要具備系統(tǒng)的專業(yè)方式。古玩商長年累月的買賣,依靠敏銳的眼力,有把握從地攤和陌生人及各個途徑買古玩。經過多年的買賣歷練,商人知真假,懂年代,因此買真的多,打眼的少。 而藏者對真假,年代,價格缺乏實踐經驗和眼力。如果也采取這種方法收集古玩,一定是買真少,打眼多。由于一些所謂的專家,知道商人的知識要領,是與經濟利益緊密關聯(lián)的,是每個行家商家的知識產權,因此不教、不傳(指業(yè)內行家之間不教不傳、不公開),并且遵守不公開鑒定的行業(yè)規(guī)矩。而他們借此,利用古玩商,低調和保護知識產權的特點,搶先話語權,在社會上公開誤導收藏者,而且別有用心的為愛好者鑒定,把市場攪的十分混亂。 除此之外,愛好者不懂真假,但已經被忽悠的上了賊船,不得不尋求助鑒定,這又出現(xiàn)了利用鑒定賺錢的邪行。違背行規(guī)的公開鑒定,造成了真?zhèn)问欠堑幕靵y。 多年來,事實證明,市場上假冒古玩的泛濫,完全是誤導收藏和公開鑒定所造成的后果。古玩商敢于到地攤或買陌生人的古玩,憑的是眼力和專業(yè)經驗,如果收藏愛好者,也按照這個方式方法買古玩,則大錯特錯了。 因為愛好者靠的是書本、培訓、參觀、講座,通過電視獲得有限的理論知識,他們卻缺乏關鍵的市場應用實踐。例如有些愛好者,只利用某些理論和要領,便在地攤上買到了元青花瓷器或所謂的國寶,其實商家只要一聽來歷,不用看實物,便基本確定是真是假,原因很簡單: (1)他們不知道,行家早已把地攤及有古玩的各個角落,掃了數(shù)遍,地攤市場上真品的可能性極小。 (2)手里有真品的,一定首先進入行家圈內,與商家交易,既使外行有錢,也不會賣給不懂古玩的人。這是真古玩的流通去向。 (3)只要聽對方在哪買的、從什么人手里買的、怎么買的,便知道對方買的是真是假。因為買真古玩,是要有專業(yè)渠道和方法的,方式方法不對,買的也不可能對。 (4)真品一定是在圈子內流通,一旦被認定外行,不要說買,既便看都看不到。因此外行買真的概率極小。 (5)如果愛好者買古玩,不深入市場,不找到真行家,就不可能買到真古玩。既使偶然買到了真古玩,也未必認識或了解價格。最后還是要落到行家手里。 只有入行,深入圈內,才能看到真古玩,買到真古玩,這是收藏最基本的專業(yè)常識,也是為什么愛好者買不到真古玩的原因。所以說收藏愛好者買古玩的方式方法,實際上被誤導了。 三 我多次發(fā)表文章,明確的闡述:對市場上流通的古玩鑒定,都是背靠背不公開鑒定,這是行業(yè)規(guī)矩。 如果公開對流通古玩鑒定,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事實證明,近些年,因公開鑒定,已經造成了很多矛盾及經濟糾紛。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在古玩行業(yè)里,根本沒有公開鑒定的規(guī)矩和行當: (1)不懂古玩的人,根本不買古玩;懂古玩的人,靠自己的眼力,絕不會求助專家鑒定。 (2)實踐是檢驗真假的唯一標準,鑒定只是人為的主觀認定,市場才是真與假客觀的實踐驗證,所以鑒定結論在市場。 (3)古玩是真是假,賣的出去,賣不出去,最終要由市場決定,因此鑒定只是滿足了藏者的心理需求,除此沒有意義。 (4)鑒定真或假與利益密切相關,真假對錯,對人的情感和利益沖擊非常大,甚至是至命的,所以對市場流通的古玩必須背靠背鑒定,不能公開。 (5)圈內的人非常明白,公開鑒定的目的,無非是想通過千百件的鑒定,能夠從中逮到一件價值連城的古玩。然后利用對方不懂真假和價值,用古玩的買賣套路從中獲利。 另一方面,一旦出名以后,便會有不斷的私下邀請,這便能夠利用專家的影響力,充當買賣和鑒定的中間人或經紀人,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這種利用名份,進行暗中的種種交易,無疑才是公開鑒定的終極目的。 (6)用兩片嘴鑒定,無論出名還是賺錢都很容易,但是如果玩不好,輕的丟人現(xiàn)眼,重的身敗名裂,嚴重的會遭到報復。 二十多年,業(yè)內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還少嗎?由于鑒定行當來錢容易又很有誘惑力,因此寧可冒秋后算賬的風險,也要干下去。這種有害無益的公開鑒定,遲早會出大事。 對愛好者來說,收藏首先必須要了解古玩行業(yè)的性質,特點,市場狀況,行業(yè)規(guī)矩,業(yè)內復雜的人文環(huán)境: (1)古玩是具有文化傳承基因的行業(yè)。 (2)古玩是服務上層建筑的行業(yè)。 (3)古玩是精神寄托和享受情感的行業(yè)。 (4)古玩是濃縮資本,有升值潛力的行業(yè)。 (5)古玩是商家做經紀人的行業(yè)。 (6)古玩是一輩子學無止境的行業(yè)。 (7)古玩是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行業(yè)。 (8)古玩是修煉人生觀,價值觀的行業(yè)。 (9)古玩是提高文明素質的行業(yè)。 (10)古玩是一個全面系統(tǒng)規(guī)范的行業(yè)。 (11)古玩是謙虛謹慎,誡驕誡躁的行業(yè)。 (12)古玩是知識性,專業(yè)性很強的行業(yè)。 (13)業(yè)余愛好不注重真?zhèn)涡吕?。專業(yè)收藏必須買真藏舊。 以上這些才是正確收藏的核心價值觀。要收藏必須深入業(yè)內、接觸可信的人脈以后,圈內的商家行家才愿意拿出真品,讓愛好者鑒賞。 收藏古玩的水混,水深,必須求助可信頼的商家行家。另外學收藏,最重要的是力爭多看圈內的真品,多經手真品,這是正確的學習和收藏路徑。 綜上簡述,能夠較清析的認識到,收藏愛好者與古玩商的目的不同,出發(fā)點也不同;以及學習的方法不同;買古玩的方式不同;鑒賞的角度不同;各自的規(guī)矩不同;對古玩的態(tài)度不同。 所以先要確定,是愛好還是賺錢,是要做個愛好者,還是要做個古玩商,要分清楚,不能混為一談。否則一旦被不正確的理念洗腦,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