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們你們有沒有遇到孩子這些情況: 孩子早上不愿意起床,穿個衣服要花半小時,氣到我原地爆炸3分鐘;吃飯拖拖拉拉,更不用提寫作業(yè)寫了半個點只寫了一個字;遲到也成了每天的日常……我該拿什么拯救你!我拖延成癮的孩子! 你家孩子也有這問題是嗎? 家長們先別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果必有因,先找找原因為什么孩子么延成癮,又該怎么拯救他們。 各位孩子有拖延癥的家長請回憶一下,日常中是否常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場景一: 孩子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放下書包開始寫作業(yè),而是先打開電視看起動畫片來,家長嚴厲批評他不寫作業(yè)就看電視,孩子也好好拿出作業(yè)本要開始寫了,但是飯都做好了家長才發(fā)現(xiàn)孩子手里拿著小玩具漫不經(jīng)心地玩著,根本沒有寫幾個字,作業(yè)本上還是空白一片…… 吃完了飯家長開始在孩子身邊監(jiān)督寫作業(yè)的情況,孩子龜速地寫著作業(yè),一個筆畫寫下來仿佛按了放慢鍵,書寫的速度被無限的拉長,看著孩子慢吞吞把字寫的東倒西歪,還要時不時的停下來將沒寫好的字擦掉重新再寫,就這樣反反復復,等到晚上十點多也沒寫完作業(yè),真是讓家長恨鐵不成鋼。 場景二: 昨晚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熬夜,好不容易才把所有作業(yè)寫完,早上叫孩子起床后回頭一看,孩子又躺回被窩里了,連拉帶扯終于把孩子趕下床,哄進衛(wèi)生間催促孩子快洗漱。結(jié)果,早飯做好了才發(fā)現(xiàn)孩子連牙都沒刷完……完了,今天準又遲到! 這上面的兩個小日??偨Y(jié)出了幾個結(jié)論:往往你越是崔促孩子,孩子的效率越低;你越是嚴厲的批評,孩子反而更慢,所以在糾正孩子拖延的問題時要溫柔耐心。 心理學家Timothy Pychl研究發(fā)現(xiàn):嚴厲的父母通常更容易培養(yǎng)出拖延的孩子,因為這類父母不懂得與孩子溝通,他們只要求孩子無條件聽話,當孩子無法與父母溝通,于是就選擇用拖延這一行為來反抗父母。除此之外,孩子拖延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害怕受到挫折、不夠自信、壓力過大等原因,那么,當家長的要怎么做才能改善孩子的拖延問題呢? 一、家長要明白輕微的拖延是不可避免的,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拖延”的標簽還要說孩子笨、傻,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會陷入拖延的惡性循環(huán)。 二、可以引導孩子學習規(guī)劃任務(wù),如何將一個大任務(wù)拆分成一個個小任務(wù),完成后再進行獎勵措施,比如:周六周天寫作業(yè),可以讓孩子先整理好每日所需要完成的作業(yè)量,每完成一次就會有一份小小的獎勵。 三、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先審視一下自身的問題,比如:吃完飯沒有馬上打掃衛(wèi)生而是選擇先玩會手機;自己在看孩子學習讀書時玩手機看電視……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是孩子拖延成癮的原因之一。父母應(yīng)該把自己打造成孩子的榜樣,來感染孩子,改變孩子。 四、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孩子拖延也有可能是害怕失敗,無法承擔失敗的痛苦,這時家長要及時耐心地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教育他如何面對挫折。 雖然大家每天在網(wǎng)上說自己拖延癥晚期,但這只是句自黑玩笑話,拖延是人性的弱點,成年人擺脫拖延都很困難,更何況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就是要耐心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