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fined 來自學習提升四班 00:00 16:06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唐代】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應制詩,也叫“應和詩”,是我國古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詩,內容多為歌功頌德。 ▲渭水:即渭河,黃河最大支流,在陜西中部。 ▲秦塞:猶秦野。 ▲黃山:黃麓山,在今陜西興平縣北。漢宮:也指唐宮。 ▲鑾輿 :皇帝的乘輿。 ▲迥出:遠出。 ▲千門:指宮內的重重門戶。此句意謂鑾輿穿過垂柳夾道的重重宮門而出。 ▲上苑:泛指皇家的園林。 ▲雙鳳闕:漢代建章宮有鳳闕,這里泛指皇宮中的樓觀。 ▲闕:宮門前的望樓。 ▲陽氣:指春氣。 ▲宸(chén)游:指皇帝出游。 ▲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處,后又引伸為帝王的代稱。 ▲物華:美好的景物。 出塞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只要。 ▲不教:不叫,不讓。 ▲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陸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 憶秦娥·簫聲咽 【唐代】李白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 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 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 漢家陵闕。 ▲簫:一種竹制的管樂器。 ▲咽:嗚咽,形容簫管吹出的曲調低沉而悲涼,嗚嗚咽咽如泣如訴。 ▲夢斷:夢被打斷,即夢醒。 ▲灞陵: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是漢文帝的陵墓所在地。當地有一座橋,為通往華北、東北和東南各地必經之處。《三輔黃圖》卷六:“文帝灞陵,在長安城東七十里?!缢鳂颉h人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span> ▲傷別:為別離而傷心。 ▲清秋節(jié):指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jié),是當時人們重陽登高的節(jié)日。 ▲音塵:一般指消息,這里是指車行走時發(fā)出的聲音和揚起的塵士。 ▲殘照:指落日的光輝。 ▲漢家:漢朝。 ▲陵闕:皇帝的墳墓和宮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