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月前,朋友吳某來找陳文(化名)借錢。因為兩人是朋友,并且吳某態(tài)度誠懇,又向陳文承諾說一個星期以后就把錢還給他。于是,陳文就把兩萬塊錢借給了朋友吳某。但是吳某并沒有將錢如期還給陳文。 恰好這個時候陳文在經濟上也出現了一些困難,陳文說他需要還銀行貸款以及信用卡借款。而借給吳某的錢也沒有辦法要回來,正當陳文犯難的時候,吳某給他提出來一個解決辦法。 吳某提出要介紹一個公司給他,讓他從公司里面借點錢出來應急。陳文雖然擔心,但因為形勢所迫,也就相信了吳某。于是在吳某的推薦之下,陳文找到了張某,而這個張某是在一家借貸公司上班。 在交談過程中,陳文提出要借兩萬塊錢的時候,張某卻說需要打四萬塊錢的借條。因為利息過高,徐斌自然不想借。令陳文感到震驚的是,吳某居然說:“咨詢了就要借,你已經咨詢過了,如果不借的話,公司就會找‘活鬧鬼’去你家里面潑油漆,騷擾你的父母””。迫不得已,徐斌也只好向張某借了兩萬塊錢,而打了四萬塊錢的借條。 最后事實卻非如此,民警表示陳文實際借的是四萬塊錢,讓陳文簽了四萬塊錢的虛假借條之后,放給他四萬的銀行流水。當場從銀行里面1取出兩萬現金,然后轉給張某。這樣看似借的是兩萬,而實際形成的債務是四萬塊錢。 陳文當然不知道這些,他起初只是覺得這個利息太高了,想著到期了就趕快還清。但人算不如天算,當陳文還了錢之后,讓張某把借條拿給他。張某卻提出他把借條撕掉,然后將撕掉借條的視頻發(fā)給陳文,陳文答應了。正當陳文以為還清債務,可以放心的時候,意外出現了。這時,張某找到陳文說借條沒有撕掉,而且因為這個事他還被公司開除了,并向陳文索要三萬塊的損失費。這對于陳文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湊巧的是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張某又給陳文出了一個主意,也是同樣的方法。用同樣的方法向另外一個人借了六萬塊錢,當然陳文拿到的也只有一半,實際欠下的債務肯定不止三萬。就這樣,借債還債,拆東補西,陳文欠下的債務越來越多,一發(fā)不可收拾。 從2017年的8月份,到2018年的5月份,陳文所欠債務已達三百萬。為了還清債務,陳文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將抵押到的185萬元還給高利貸,但仍然有一百多萬的債務需要還。 而此時陳文也意識到僅靠自己根本還不清這些債務,于是決定向父母坦誠,并來到派出所報案。在警察對陳文的情況了解之后,便開始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民警發(fā)現吳某有很大的嫌疑,經過一番調查之后。發(fā)現吳某參與了多起貸款,對陳文敲詐勒索前前后后加起來達到66萬元,情況屬實。隨后,警方便很快將吳某捉拿歸案。在證據面前,吳某對于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認罪認罰。 不久之后,在警方的周密部署下,將涉案的1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捉拿歸案。犯罪嫌疑人張某被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被公安機關移送檢察院起訴,其他的犯罪嫌疑人全部以詐騙罪準備起訴。當然了,由于詐騙獲取的全部資產均被公安機關追回,發(fā)放給受害者。 在面對民警的時候,陳文也談到了自己沒有報警主要是因為不想讓父母知道他借高利貸。而徐斌本人從小也是衣食無憂,可以說是一個富二代,因此徐斌在對花錢這方面也是大手大腳。民警表示也是因為陳文的消費習慣也不是很理性,而且常常去高消費場所,不明是非的交朋友,這才讓人有可乘之機。 經過這次事件,陳文自己也感到非常懊悔。而且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大家知道,如今的詐騙極其可怕,不要輕易向他人貸款,在外交友需謹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