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例,先了解下大明十三陵,所謂十三陵指的是位于北京昌平區(qū)的明代13位皇帝組成的明皇陵禁區(qū),其地是由遷都北京的明成祖朱棣首創(chuàng),當然;朱棣原本就是鎮(zhèn)守北京的藩王,只不過在“妖僧”姚廣孝的忽悠下篡位成功,爾后登基成為了大明朝的永樂皇帝,最后實在南京住不慣便回老家北京了~回京后自然朱棣的萬年吉地也在京城附近選址,最后昌平的這處吉壤被選中,成為了如今的十三陵。 在皇陵區(qū),一般有資格入住的自然是皇帝和其直系親屬(皇后,妃子,皇子,公主等),而外人是萬萬不可能,也不準許在這里安葬的,除非是生前對皇帝和朝廷有過突出貢獻的大臣武將,在宋代時期有陪葬在皇陵旁邊的先例,這是一個恩賜。但今天的主角一座太監(jiān)墓卻堂而皇之的出現(xiàn)在了大明皇陵區(qū)內(nèi),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做了什么能讓他死后竟有如此殊榮,咱下面揭秘。
這個人便是陪伴大明末代皇帝崇禎一起殉死的太監(jiān)王承恩,在崇禎帝最后的時刻里,只有他伴隨著這位準備自殺殉國的皇帝,最后他陪伴崇禎吊死在了景山公園山坡的海棠樹上,也算是忠君的典范了,在三日后,攻入城內(nèi)的李自成農(nóng)民軍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尸體,在投降的大臣們的勸諫下,李自成安葬了這位悲情皇帝,把他葬入了曾經(jīng)的貴妃墓中,而王承恩由于其氣節(jié)實屬可嘉,被李自成也附葬在崇禎陵的一側(cè),爾后入主中原的大清聽聞此事后也對其褒獎,順治皇帝曾經(jīng)親自為王承恩題寫碑文稱贊之,康熙皇帝亦如此贊揚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