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眉染春風”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企鵝號。 文章相關圖片請看文字下方 為何痛風發(fā)病越來越早?提醒,2件事沒控制好,不想痛風都難 為何痛風發(fā)病越來越早?提醒,2件事沒控制好,不想痛風都難,痛風是以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排泄障礙導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簡單說,痛風者體內的尿酸水平足以形成痛風石,誘發(fā)關節(jié)炎癥。 體內尿酸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體內自身嘌呤經鳥氨酸代謝途徑產生的終產物,約占尿酸總量80%; 另一來自飲食攝入,約占20%。 不管哪一種,只要引起體內尿酸水平升高,達到一定水平(男性和絕經后女性尿血酸>420umol/L,絕經前女性>357umol/L),形成尿酸結晶,沉淀在關節(jié)處,誘發(fā)炎癥,就發(fā)展到痛風了。 為何痛風發(fā)病越來越早?提醒,這2件事沒控制好,不想痛風都難 一:喝酒 臨床數據顯示,20到40歲痛風患者中,90%以上有經常大量飲酒的習慣,且愛吃肉、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 喝酒、吃肉等不良習慣,主要通過飲食攝入引起尿酸水平升高,這一點,可通過控制嘴巴得到控制,但很多年輕人卻做不到。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平時喝得比較多的有啤酒、白酒、紅酒及含酒精的飲料。 啤酒中含有嘌呤,飲用過多會引起體內尿酸水平升高,易引發(fā)痛風。 而只要含有酒精,就會刺激體內嘌呤增加,導致尿酸生成量增多;同時,酒精會促進嘌呤的吸收,與其他含嘌呤的食物一起食用時,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誘發(fā)痛風發(fā)作。 二:肥胖 肥胖會引發(fā)多種慢性疾病,包括痛風。 據國外調查發(fā)現,與正常體重者相比,肥胖者在18年內罹患痛風的風險為1.92,痛風發(fā)病時間平均提早3.1年。 而21歲時處于肥胖的患者,其痛風發(fā)病年齡比正常體重者提早時間達11年。 研究表明,肥胖不僅是痛風的風險因素,也是痛風年輕化的高危因素。 臨床顯示,肥胖者中痛風的發(fā)病率較非肥胖者高3倍,且血尿酸水平與體重、體質指數均呈正比。 痛風,痛風,痛不欲生!目前,臨床上沒有治愈痛風的方法,只能通過控制尿酸水平緩解病情的發(fā)展,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痛風性腎病 身體長期處于高尿酸水平,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淀在腎臟內,引發(fā)痛風性腎病。 痛風性腎病的發(fā)展比較緩慢,這一過程中,蛋白尿由初始的間歇性逐漸轉為實時性;腎功能受損逐漸加重,出現夜尿頻繁,甚至部分或全身水腫等,最終發(fā)展為腎功能衰竭。 2,腎結石 資料顯示,痛風者發(fā)生腎結石的幾率遠遠高于正常人。 主要是尿液中尿酸含量不斷增多,酸毒逐漸增加,長期以往,尿酸會在腎臟內沉淀,無法排泄,引起功能性障礙,可能發(fā)展為腎結石。 3,糖尿病 痛風者多是肥胖人群,飲食無節(jié)制,這樣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感應力差,引發(fā)糖尿病。 痛風患者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時,結果發(fā)現:有30-40%合并「輕癥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4,高血壓 長期處于高尿酸水平,會導致腎臟功能下降,引發(fā)腎性高血壓。 5,動脈硬化 臨床已證實,痛風是動脈硬化的一個重要促成因素。 痛風不能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持續(xù)過多的尿酸會在冠狀動脈里沉積,并產生結晶,嚴重時可引起動脈硬化。 生活中,防痛風發(fā)作,控制好尿酸水平,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多喝水,少喝酒 體內尿酸在肝臟內生成,經腎臟排出體外,平時多喝些水,可促進尿酸排泄。 最好保證每天至少2000毫升,喝水時,勤喝、少量、多次,利于尿酸鹽的溶解和排出。 ![]() 少喝酒,最好是戒酒。 尤其是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更不能喝酒,否則會增加體內尿酸水平,加重病情發(fā)展。 二:管住嘴,少嘌呤 有人說痛風是“吃”出來的,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 飲食上,管住嘴,少吃嘌呤高的食物,如牛羊肉、動物內臟、海鮮、高湯等,食用過多,都可能引起尿酸升高。 多吃些新鮮的蔬菜,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 蔬菜屬于堿性食物,而尿酸在酸性環(huán)境下更容易結晶析出,在堿性環(huán)境中更易溶解。 日??梢远喑跃G色蔬菜、海帶、黃瓜等。 三:邁開腿,少熬夜 適量的運動,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包括尿酸,但運動時,不宜進行劇烈的無氧運動,微微出汗最好。 邁開腿,還利于控制體重,預防肥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