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介紹大拗與小拗同時并救。其平仄變化如下: 原平仄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拗救為: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對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三、四字) 現(xiàn)舉例說明: 七律·新年寄語 龍騰華夏鐘靈地, ⊙○◎●○○● 人壽年豐氣象新。(上平聲[十一真]) ◎●○○●●△ 美酒千樽騰笑語, ◎●⊙○○●● 梅花萬樹吐芳繽。(上平聲[十一真]) ⊙○◎●●○△ 創(chuàng)廉反腐脫困路, ⊙○◎●○○● 經(jīng)濟(jì)繁榮豐裕因。(上平聲[十一真])(大拗小拗句,對句救出句) ◎●○○●●△ 歲月如歌來日頌, ◎●⊙○○●● 和諧社會億民珍。(上平聲[十一真]) ⊙○◎●●○△ 說明1:本詩見我的博文[詩詞欣賞“七律·新年寄語”] 說明2:平仄符號:“○”平聲、“●”仄聲、“△”平聲韻、“◎”應(yīng)仄可平?!?strong>⊙”應(yīng)平可仄。 說明3:本詩的第五句按格律要求應(yīng)為“⊙○◎●○○●”,但句中的“脫”、“困”均為仄聲字拗了(“脫”是小拗,“困”是大拗),故用對句的“豐(平聲字)來救。這就叫“大拗與小拗同時并救”。只要結(jié)尾是“◎●○○●”的句子,都可這樣相救。由此可知,當(dāng)你寫詩時,遇到五個仄聲字(或最后四個字是仄聲字),你不忙刪改,可把它當(dāng)做某聯(lián)的首句,再用對句來相救。 再如李商隱寫的一首五言絕詩: 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中首聯(lián)出句中的“意”和“不”拗了,“意”是小拗,“不”是大拗,用對句的“登”字同時救“意”和“不”。這就叫大拗與小拗同時并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