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中的一些韻字,既可讀平又可讀仄,且字義相同,此稱為可平可仄,在格律詩中無論用在任何位置,平仄皆可。以下是27個常見的平仄兩用韻字及其詩例:
一、看
平:韻部,十四寒,平聲,例詩:
詠舞 (唐·虞世南)
繁弦奏淥水,長袖轉(zhuǎn)回鸞。
一雙俱應(yīng)節(jié),還似鏡中看。
仄:韻部,十五翰,去聲,例詩:
得沙苑榅桲戲酬 (宋·梅堯臣)
蒺藜已枯天馬歸,嫩蠟籠黃霜冒干。
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駝載與吳人看。
二、望
平:韻部,七陽,平聲,例詩:
荅趙氏生伉 (唐·韋應(yīng)物)
暫與云林別,忽陪鴛鷺翔。
看山不得去,知爾獨相望。
仄:韻部,二十三漾,去聲,例詩:
相和歌辭 昭君詞 (唐·戴叔倫)
漢宮若遠(yuǎn)近,路在沙塞上。
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三、忘
平:韻部,七陽,平聲,例詩:
憶荔枝 (唐·薛濤)
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豐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
仄:韻部,二十三漾,去聲,例詩:
江樓寄希元上人 (宋·范仲淹)
清言一以遙,默默江樓上。
安得如白云,無心兩相忘。
四、醒
平:韻部,九青,平聲,例詩:
過酒家(唐·王績)
此日長昏飲,非關(guān)養(yǎng)性靈。
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仄1:韻部,二十四迥,上聲,例詩:
風(fēng)雨歸舟圖 (宋·家鉉翁)
前津風(fēng)色惡,斷岸寄孤艇。
輸他田舍翁,午酲猶未醒。
仄2:韻部,二十五徑,去聲,例詩:
題聽松亭 (宋·釋文珦)
別駕公事閒,剪棘開三徑。
天風(fēng)引長松,蕭蕭滿清聽。
坐石琴意真,憑欄醉魂醒。
亦使山中人,悠然動歸興。
五、聽
平:韻部,九青,平聲,例詩:
子規(guī)(唐·來鵬)
月落空山聞數(shù)聲,此時孤館酒初醒。
投人語若似伊淚,口畔血流應(yīng)始聽。
仄:韻部,二十五徑,去聲,例詩:
冷翠谷口占 (宋·董嗣杲)
谷深誰吟詩,吟惹白猿聽。
萬景虛空生,風(fēng)微澗光定。
六、嘆
平:韻部,十四寒,平聲,例詩:
與薛昭合婚詩 (唐·張云容)
幽谷啼鶯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長嘆。
月華不向扃泉戶,露滴松枝一夜寒。
仄:韻部,十五翰,去聲,例詩:
示僧 (宋·釋慧空)
推出睦州擔(dān)版漢,是圣是凡齊贊嘆。
十方世界絕冤親,不用藏身更吞炭。
七、翰
平:韻部,十四寒,平聲,例詩:
與廖檢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 (宋·駱羅憲)
數(shù)聲猿叫閩山月,千里思家欠羽翰。
疑怪五更衾枕冷,霜壺凜凜逼人寒。
仄:韻部,十五翰,去聲,例詩:
自贛石舟行數(shù)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獨往之興記以八絕 (明·黎民表)
時來據(jù)鼎足,身后馀篇翰。
不見瀧岡碑,文章薄秦漢。
八、障
平:韻部,七陽,平聲,例詩:
擬玉臺體 領(lǐng)邊繡 (宋·歐陽修)
雙鴛刺繡領(lǐng),粲爛五文章。
暫近已復(fù)遠(yuǎn),猶持歌扇障。
仄:韻部,二十三漾,去聲,例詩:
金剛隨機無盡頌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宋·釋印肅)
樵唱牽漁唱,川陸無間障。
兩個且無聲,佛在舌頭上。
九、料
平:韻部,二蕭,平聲,例詩:
山閣雜詠 (明·梁維棟)
合歡花開晚色饒,光趁明月客懷消。
相逢且作通宵醉,后夜合離未可料。
仄:韻部,十八嘯,去聲,例詩: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見餉用心清聞妙香為韻成五小詩 (宋·曾幾)
擬去竹塢間,煎茶炷新料。
從容二士談,領(lǐng)會一語妙。
十、譽
平:韻部,六魚,平聲,例詩:
劉宗元索余賦愚谷古人以愚自命及命人者多矣余不暇辨姑以二絕言愚之理云 (宋·彭龜年)
命谷為愚谷曰愚,人心難似谷心虛。
夫君若踏歸愚路,坐斷人間毀與譽。
仄:韻部,六御,去聲,例詩:
懷賢詩·湯巡撫斌 (清·徐元文)
中丞荷道重,沉靜寡物慮。
致君托藎誠,推已得強恕。
屹焉鎮(zhèn)江國,清風(fēng)暢晨曙。
樹表畏具僚,惇俗變黎庶。
持用悅性情,非取要民譽。
十一、鈿
平:韻部,一先,平聲,例詩:
贈段何 (唐·客戶里女子)
樂廣清羸經(jīng)幾年,姹娘相托不論錢。
輕盈妙質(zhì)歸何處,惆悵碧樓紅玉鈿。
仄:韻部,十七霰,去聲,例詩:
題吳匏庵東莊諸景 桑洲 (明·石寶)
采桑下長洲,桑葉綠如鈿。
幼婦解眠蠶,繰絲織黃絹。
十二:慷
平:韻部,七陽,平聲,例詩:
十月見菊 (宋·趙蕃)
花前曳杖極徜徉,為汝臨風(fēng)一慨慷。
直自東坡仙去后,無人十月作重陽。
仄:韻部,二十二養(yǎng),上聲,例詩:
君子堂宴集分韻得上字 (明·沈周)
高堂俯阛闈,所喜得虛敞。
門內(nèi)除塵雜,幽然山林想。
左右饒茂木,朝禽度幽響。
雨至微風(fēng)俱,況時當(dāng)長養(yǎng)。
朋從非一方,各各慕義往。
揖讓禮度周,言談情慨慷。
主人金閨彥,忘形尚吾黨。
探詩侑深酌,請火繼嘉賞。
詠歌清化間,允著太平象。
雖有東封書,懷哉不須上。
十三、么
平1:韻部,五歌,平聲,例詩:
宮詞 (唐·花蕊夫人徐氏)
樹葉初成鳥護窠,石榴花里笑聲多。
眾中遺卻金釵子,拾得從他要贖么。
平2:韻部,二蕭,平聲,例詩:
真定舞 (宋·范成大)
紫袖當(dāng)棚雪鬢凋,曾隨廣樂奏云韶。
老來未忍耆婆舞,猶倚黃鐘袞六么。
仄:韻部,二十哿,上聲,例詩:
頌古 (宋·釋師觀)
真佛屋里坐,開口成話墮。
幸自可憐生,教我說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