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殮師》劇照 文章經(jīng)授權轉載自 創(chuàng)業(yè)邦(ID:ichuangyebang),作者:xx憯懔詩人 夏X 有人說,中國人最缺乏的是性教育和死亡教育。 尤其是死亡話題,國人向來避諱。也許只有在清明節(jié)或中元節(jié)這樣的特定日子稍稍提及,才顯得“剛剛好”。 尼采說:“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今天,邦哥帶大家走進與死亡相關的三大殯葬業(yè)務:墓地服務、壽盒售賣、遺體處理,這里面有白色暴利,有世間百態(tài),有冰冷的數(shù)字,也有動人的故事,希望你們既能了解行業(yè)的底色,也能理解職業(yè)的閃光。 從而讓我們,更加尊重死亡、感恩生命、認真活著。 墳地產(chǎn) 近90%毛利率,是房地產(chǎn)的2倍多 “我們這里是高尚社區(qū),上風上水,地下CBD,人生的后花園。十八相送一水黑,看上去就像黑社會,有沒有有沒有,要的就是氣氛,絕對的莊嚴肅穆,絕對的氣勢如虹,搭靈堂送紙錢,喪葬服務一條龍,一條龍……這么好的服務,我天天在這里上班,恨不得給自己來一套?!?/strong> ——《瘋狂的賽車》 《瘋狂的賽車》劇照 一到清明節(jié),我們的朋友圈都會被“墳地產(chǎn)高于房地產(chǎn),當今活人住不起,更死不起”這樣的新聞刷屏。 事實上,在一些大城市,墓地價格的漲幅遠超房價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不久前,號稱港股“殯葬第一股”的福壽園發(fā)布2018年全年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一年福壽園實現(xiàn)營收16.51億元,同比增長11.8%,凈利潤4.88億元,同比增長約17%。 福壽園成立于1994年,從上海起家逐漸擴展至全球的殯葬市場,以并購的方式稱為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商。2013年,福壽園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后,福壽園飛速發(fā)展在短短五年間,營收規(guī)模增長至2.7倍,凈利潤上漲88%。 無獨有偶,跟福壽園齊名,有著“南福壽、北福成”之稱的另一企業(yè)福成股份也在殯葬行業(yè)賺得盆滿缽滿。 隸屬于上市公司福成股份的三河靈山寶塔陵園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撐起了公司業(yè)績。整個2018年貢獻了1.48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占公司凈利潤的比重達到了驚人的92.5%。 從幾家殯葬概念股來看,以售賣墓地為主的殯葬服務毛利率均在80%左右。根據(jù)財報,2018年房地產(chǎn)業(yè)平均銷售毛利率不到40%,萬科、碧桂園、恒大等龍頭企業(yè)的毛利率遠遠不敵福成股份的87.96%。毛利率最高的恒大也只有36.2%,連一半都不到。 高毛利率主要來源于墓地的高售價。 邦哥從靈山寶塔陵園官網(wǎng)上看到,墓型被分為了圣經(jīng)碑、樹葬區(qū)、飛黃騰達碑等35種類型,價格1萬元-14萬元不等,最便宜的要屬圣經(jīng)碑,售價9900元,最貴的則是德門吉慶碑,售價達14.6萬元。 全國墓地最貴的當屬廣州。 面積不到1平米的墓地竟然要10萬-12萬,最高的要20萬! 數(shù)據(jù)來源:法制晚報綜合公開報道及部分公司報價 一線城市的墓地價格聳人聽聞,便滋生了更神奇的事發(fā)生。去年6月,一些上海人在周邊城市南通買房,卻不自住,就為了存放親人的骨灰盒。一時間,輿論嘩然。 可精明的上海人算過一筆賬,南通一室一廳的小戶型只需要幾十萬,價格比墓地便宜,而且不限購不限貸,還能貸款,首付比較輕松,不僅實用又能當投資用,未來極端情況下還可以賣房變現(xiàn)。何樂而不為呢? 墓地不僅單價貴,每年的漲幅也是讓人心驚肉跳。 2018年福壽園業(yè)績公告顯示,墓穴的平均銷售單價較2017年上升了7.5%。這是因為墓地有政策壟斷性,一線城市的墓地使用面積幾近飽和,擴大銷量并不容易,只能依靠外地拓展市場。 還有一個讓活人倍感壓力的事實:中國的墓地有20年的年限。這個20年不是說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護墓費以20年為一個繳費周期,過了20只有按期交納護墓費用,方可繼續(xù)使用墓地。 骨灰盒 淘寶上最偉大的賣家,2709個故事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系網(wǎng)里消逝,你悄然離去;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大衛(wèi)·伊格曼《生命的清單》 開心麻花話劇《烏龍山伯爵》“我愛我墳”片段 墳地產(chǎn)的“死亡收割”著實冰冷,但這一行業(yè)卻不缺乏溫情故事。讓我們把眼光投向空間面積更小、價格相對透明的殯葬商品:骨灰盒。 有這樣一對夫妻,男的叫楊生,女的叫陳笑笑。他們每天與死亡打交道,說是開網(wǎng)店,卻扎根傳統(tǒng)不忘初心,有顧客留言,說他們是“淘寶上最偉大的賣家”。 《天下網(wǎng)商》記者十一浪在2017年采訪過這對夫妻。從2015到2017,三年來,楊生夫妻一共在淘寶上賣了2709個骨灰盒。三年來,楊生夫妻聽了2709個故事,經(jīng)歷了2709次死亡。 每一個壽盒都經(jīng)過嚴格的前期工序 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他們向親朋好友隱瞞了他們的工作,反倒是快遞小哥成為夫妻倆的好朋友。 “骨灰盒對快遞速度的要求甚至超過了生鮮,因為沒有幾個人會提前很長時間買,但是晚到了又沒用,所以必須精確到小時?!睏钌f,三年里他們只和一家快遞公司合作——因為熟悉,快遞小哥甚至開玩笑地說夫妻倆是“搞房地產(chǎn)”。 據(jù)《天下網(wǎng)商》記者采訪,2016年,陳笑笑和楊生全力打造的“梵行閣”淘寶店,利潤達到了15萬。此外兩人還與人合伙,在東陽投資了一個壽盒加工產(chǎn),年產(chǎn)值也有數(shù)千萬元。 楊生夫妻每周都要都位于東陽的工廠拉一些貨 “這個錢不好賺”, 陳笑笑嘆了一口氣,“一年365天,全年無休,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而且每一個訂單背后都有一個悲傷的買家,你必須聆聽他們的需求,感觸他們的傷痛,還要安慰和疏導?!?/strong> 一個安徽的大姐L來下單,說她丈夫生前是個很挑剔的人,這回在陳笑笑的店里挑了一個最貴的壽盒,相信他一定會滿意?!按蠼阏f,這個淘寶賬戶是她老公的,用他的淘寶賬戶來交易,就像他自己挑的東西一樣。最后大姐說了一句,‘這一次,也是這個賬戶最后一次登錄了,謝謝你’”, 陳笑笑說,“當時看到這一句,我的眼淚就落下來了,這么恩愛的夫妻為什么不能白頭到老呢?!?/p> 還有廣州的一個女大學生C,說要給爺爺買一個壽盒 。陳笑笑說:“她挑了一個1288塊的,但是她支付寶里只有900多塊錢,雙方前后聊了將近4個小時?!?/p> 最后陳笑笑終于弄清楚了,這個女大學生是個孤兒,從小被爺爺撫養(yǎng)長大,如今爺爺老去,她無力厚葬,只想在網(wǎng)上給爺爺買一只好一點的壽盒。 得知支付寶里900多塊錢是C利用暑假送外賣賺來的,陳笑笑當即決定把那款壽盒以半價賣給了她,還自費包郵,用空運的方式,將壽盒送到C的老家。 “每一個壽盒要經(jīng)過三十七道工序、四十五天的工期,我們盡量壓低利潤,有些甚至不賺錢”,楊生說面對采訪時如是說,“陳笑笑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她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到很多人,那就堅持做下去吧?!?/p> 同樣是骨灰盒的故事,另一則最近的新聞卻令人唏噓地指向了死亡的悲涼。 日前,一則“2萬多個骨灰盒無人認領”的話題赫然出現(xiàn)在微博熱搜上,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在哈爾濱市五家殯儀館中,有兩萬多個骨灰盒無人認領。 這些骨灰盒有一個特殊的名字:無主骨灰盒。 在被問及是否聯(lián)系死者家屬時,“有些是隔輩的,有些是出國的,聯(lián)系不上?!惫铰窔泝x館副館長周鐵軍無奈地說。
在一些殯儀館里,有的骨灰盒甚至已經(jīng)二十年沒有親人前來祭掃和交費了。而那個時候主要以傳呼機通訊為主,因此早就聯(lián)系不上了。 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科長韓金瑞說到,按照相關規(guī)定,超過半年以上不交費的骨灰一般會拋灑到無名墓里。 但是,由于考慮到骨灰是一種精神產(chǎn)品,是逝者存于世間最后的證明,里面涉及到親情的因素,因此,從人性化的角度,并沒有這么做。同時,他希望遺棄骨灰盒的市民,能從家族的情感出發(fā),早早來認領骨灰盒,表達對親人的懷念。 這些骨灰盒的主人,已經(jīng)迅速地從“第一次死亡”邁向了“第三次死亡”——他們早已被親人遺忘。 入殮師 一顆真心、兩只巧手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死亡也可詮釋得如此自然和美麗。” ——《入殮師》
《入殮師》劇照 日本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死的敬意猶如對待生的真誠,也讓很多人了解入殮師這一職業(yè)。 入殮師在中國屬于遺體整容行業(yè),指專為逝者整修面容和身體的的人,主要工作包括為接收遺體、遺體化妝、防腐整容等。 事實上,遺體處理占殯葬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的比重最小,甚至連墓地服務的零頭還不到。不過,入殮師的工資收入并不低,一般一年收入在50萬左右。 但受傳統(tǒng)文化的局限性,社會對入殮師這個職業(yè)充滿偏見:不愿與其握手,不愿與其交友,不愿讓其參加婚壽喜筵,甚至無法正常戀愛、結婚。 33歲的女入殮師司麗霞就有自己的苦楚。自從步入這個行業(yè),每逢相親,談及自己的職業(yè)時,對方多會聞言色變。司麗霞告訴記者,今年春節(jié)相親時,對方直接提出讓她換工作,哪怕賦閑在家。這樣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10年多來,因為入殮師這一職業(yè),司麗霞的相親均以失敗告終。 好在大多數(shù)入殮師的內心十分強大,他們認為以特殊的方式為逝者或長或短的人生畫上句號,是一個極具儀式感的過程;能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守護生命最后的尊嚴,是非常有意義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上海龍華殯儀館遺體整容高級技師王剛還用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換取了逝者家屬們心中最后的安慰。 王剛在2016年成立了全國首家“3D打印遺體修復工作室”,通過整合傳統(tǒng)修復技術與3D打印技術,研發(fā)出符合中國人特征的專用3D打印軟件。 這家“3D打印遺體修復工作室”,利用創(chuàng)面掃描、電腦三維建模、采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型的方式,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打印實體,再通過植入毛發(fā)、妝面修飾等技術再現(xiàn)逝者儀容,達到逝者面容重塑高精度復制效果,修復相似度可達95%以上,且花費時間可縮短到2天以內。 |
|
|
來自: 昵稱57854348 > 《殯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