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絕大部分的求職,都是花一下午寫一下自己的簡歷,然后上招聘app精挑細選幾個自己想去的崗位并且薪資也合適的投遞個幾十個。然后每天就很期待,自己的簡歷能夠被查看,到評估階段,到電話面試邀約階段,再到溝通薪資發(fā)放offer階段。其實求職中你能做的不僅僅是點擊投遞這一個動作然后等,能做的還有很多。
其實從你第一個動作點擊投遞就大有文章可做,因為你一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求職這件事的,并沒有站在職業(yè)市場和社會的角度去看。你投遞的那幾十個崗位,很可能HR都沒注意到,甚至機器篩選都給你篩掉了。你只盯著你想投遞的崗位投遞,那換句話說這些崗位是不是炙手可熱,你投遞有多大概率能中?對方HR很可能每天上千封的簡歷,要是打印出來,幾個月的簡歷能一人多高,你覺得你有多大可能性命中。
所以需要廣撒網(wǎng),而廣撒網(wǎng)也要精準投放,比如剛開始只投遞所謂的“好工作”,市中心的500強公司的經(jīng)理級別以上的職位,你說我只是小小的執(zhí)行層的員工,沒關(guān)系照投不誤,萬一要你了呢。然后才是意向崗位和離意向崗位很接近的幾個崗位,同時投遞,比如研發(fā)工程師也可以投項目經(jīng)理,售前工程師,交付工程師等等。然后每天堅持投遞50個以上,連續(xù)堅持一個月,到這里,你的投遞動作才算做完了。
簡歷投遞完之后,一般都要到2周之后才會有靠譜的電話面試邀約,當然這兩周里面你會收到很多招聘廣告,做性格測試的,招聘銷售的,甚至還有沒投遞公司邀請你來面試。這些都叫做坑,做性格測試也是收集你們的數(shù)據(jù),然后賣你們錢的,測出來你的性格付費看適合的職業(yè)和崗位之類的。實際扯淡至極,所以一定要按捺住求職心切的心,不能看到一個能幫助求職就當作救命稻草牢牢抓住。
第二個動作就是接到面試電話,直接快速說下期望的薪資,很多人都怕說了嚇退一大批公司。被嚇退的公司都是不靠譜的,一般敢給你打電話的公司,都是了解了你的大致4要素,學歷、工作年限、當前職位、期望薪資才來和你溝通,這些電話里談妥了之后,就可以約線下面試了。但是每天投遞幾十封簡歷出去,電話面試邀約會有很多,怎么排序先去哪家后去哪家,不去哪家也是個學問。當然是按照大公司高薪高職位,這個標準去看,大公司首先去面試,因為大公司面試非常正規(guī),而且過程會讓你感覺很舒服,即使沒有通過也會學到很多東西。盡量將面試都放在同一天,最先面的是優(yōu)先級中等的公司,將每天最后幾個面試定為最想去的公司。
因為面試這個也是越來越有經(jīng)驗,前幾個面試只是練練手,了解了解當前的求職市場里需要回答什么樣的問題,再加上要和陌生人說話,所以先給自己壯壯膽。熟能生巧,后面想去的公司,你是成竹在胸,至少問題都能回答的上來,甚至沒問的問題,你還能變著法子說出來,讓對方感覺到你很專業(yè)。
第三個動作就是準備面試時的話術(shù),比如一些常見問題“離職原因”,“個人經(jīng)歷簡述”,“項目經(jīng)歷”,“為什么來應(yīng)聘我們的崗位”等等,話術(shù)要的就是循環(huán)自洽,比如我的經(jīng)歷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去面試項目經(jīng)理,就要準備好話術(shù),將自己的經(jīng)歷說成和項目經(jīng)理一樣,甚至還有的多,畢竟hr多半是不知道這個崗位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字面上的意思。你說的越專業(yè),對方就越懵,我們的目的就是過了hr面,進入經(jīng)理面,這時候就是展現(xiàn)自己的時候了。 筆者這里分享一個自己的一個話術(shù),當問到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