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跟一群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你會不斷進步; 但你跟一群酒肉朋友一起,那你也會不斷迷失自我。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固然令人欣賞,可大家都是普通人,可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所以如果你在的公司,同事都是這,三種狀態(tài),那繼續(xù)待在這個公司,只會讓你越混越差。 一、基本處于混日子 每個公司都會有混日子的人, 有的人是因為看不到希望,覺得前途茫茫,干好干差一個樣,就選擇了混; 有的人是因為家中有礦,工作無非就是打發(fā)打發(fā)時間罷了,自然也處于吊兒郎當狀態(tài)。 而一旦身邊這樣的同事多了以后,就會做事就會馬馬虎虎,得過且過, 挑不出哪里不好,就是進步不了。 說白了,失去上進心的人,基本處于活著但卻死了。 而我們不一樣,我們必須得努力,尤其是父母的期望眼神, 不想讓他們失望,促使著自己不得不努力。 可你充滿上進心,渴望做事,周邊卻都是混日子的,不僅幫不了米, 還會勸你就這樣得了,因為你顯得跟他們格格不入。 反過來,如果身邊的同事都是非常某上進心的, 那你做事就會比較輕松。 二、推卸責任 推卸責任不僅是害怕承擔,更是人自私本性的表現。 一旦出事,不是去承認錯誤,選擇尋找解決方案, 而是看到事情朝不良的方向發(fā)展立馬想方設法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那這時候你就可能無辜躺槍。 推卸責任的人,不會去反思總結錯誤的原因,而是整體琢磨如何少做事, 少擔責任,功勞卻是自己的,比如難啃的工作讓你掃尾、翻舊賬證明你是不靠譜的人等。 而一旦身邊這樣的同事多了,為了不背鍋, 大家都你防我,我防你,根本不在一條心上工作, 心沒齊,勁就不會往一處使,那你要進步,公司要進步,談何容易, 不給你使絆子就不錯了。 所以這樣的公司不要久待。 三、談做人比談做事多 職場上我們知道,做人很重要,處事圓滑,八面玲瓏, 搞好關系,不得罪人,這樣自然左右逢源。 而有時候正是這樣的觀點害死人, 職場上如果每個人都在強調做人,談論做人比做事多, 那么放在做事上的心思就會少了,帶來的結果就是做事馬馬虎虎。 可是,職場上做人固然重要,可做事才是做人的根基。 諫太宗十思疏里提到: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意思就是說要想樹木長得高達一定要穩(wěn)固他的根。 一個公司的同事,只談做人忽略做事,必然根基不牢, 那你做人做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歸根到底職場還是看業(yè)績, 踏踏實實作出成績才有話語權。 做人在你升職加薪的道路是起的是輔助作用,而做事才是起決定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即使你有一顆不屈不饒的心, 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潛移默化自然有可能失去前進的動力。 所以當身邊都是這三種狀態(tài)時,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