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業(yè)的一哥順豐控股在年內(nèi)這波A股大行情中顯得比較失色,年內(nèi)至今漲幅不過13.89%,遠遠落后于滬指的28.97%,更嚴重滯后于所屬的中小板指數(shù)41.39%,這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順豐控股在過去借殼上市時炒作過猛,導致后勁不足,另一方面還和順豐背后的大小非屢次拋出龐大的減持變現(xiàn)計劃,對二級市場形成持續(xù)性的壓制有關(guān)。
在4月3日晚間,順豐控股又披露了《關(guān)于股東股份減持計劃預披露的公告》,宣布持股公司股份5.65%的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元禾順風股權(quán)投資企業(yè)(有限合伙)、持股公司股份8.33%的寧波順達豐潤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持股公司股份5.00%的股東嘉強順風(深圳)股權(quán)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持股公司股份2.05%的監(jiān)事劉冀魯計劃自2019年4月29日起擬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7.9%。而按照順豐控股當日的收盤價37.30元/股計算,這7.9%的股權(quán)市值高達1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順達豐潤三位股東和監(jiān)事劉冀魯已經(jīng)是近年來第三次披露對順豐控股的大額減持計劃,不過前兩次礙于情面都設置了不低于45元/股的減持承諾,然而順豐控股近年來股價低迷下行,上述股東是遲遲未能完成大幅度的減持變現(xiàn),期間順豐控股二級市場股價在今年1月底更是跌破30元/股大關(guān)。但是這四位大小非減持的意向十足,這不上一輪減持計劃在去年年底(監(jiān)事劉冀魯)、今年2月底(三位股東)紛紛到期,然后時隔一個月,第三次大額減持計劃又來了。
雖然前兩次的大額減持計劃都沒有真正完成,上一次更是0減持,但是順豐控股這些大小非屢次拋出大額減持計劃,著實還是嚇到了二級市場,成為一大壓制因素,明知道會被大額減持,沒有資金愿意去冒險做多順豐控股,助其高位變現(xiàn)。 有意思的是,經(jīng)歷了前兩次減持預先披露計劃中設置不低于45元/股的減持承諾,最終卻遲遲無法完成出貨后,在本次的減持預先披露計劃中,這四位大小非均取消了前兩次的“不低于45元/股的減持承諾”條款,擬減持價格設定為——依據(jù)減持時的市場價格確定。看來為了完成變現(xiàn),嘉強順風、元禾順風、順達豐潤三位股東和監(jiān)事劉冀魯已經(jīng)顧不上維護“看好順豐控股股價不低于45元/股“的信心護城河。此前,順豐控股完成了2018年報披露,在報告期內(nèi)順豐控股實現(xiàn)凈利潤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這是順豐控股借殼上市以來的首次凈利潤同比下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