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人們每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枕頭作為床上“四寶”之一,是確保良好睡眠不可缺少的用具。日常中如果在枕頭里面加上一些合適的藥物,不僅有利于全身放松,保護頸部和大腦,促進和改善睡眠,而且還能起到一些保健養(yǎng)生治病的作用,有很多疾病通過睡覺就能治好或緩解,只要做個藥枕就行~ 藥枕療法歷史悠久,我國古代的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用裝了藥物的枕頭(即藥枕)來睡覺,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多種慢性疾病,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藥枕療法”。 早在晉代·葛洪《肘后備急方》中就載有用大豆裝入枕中,治成豆枕,用以治療失眠的患者。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載有“治頭項強,不得四顧方,蒸好大豆一斗,令變色,內(nèi)囊中枕之”。 不用說制作枕頭,大家都會,那么,如何配藥呢,下面介紹一些以藥枕配方供網(wǎng)友參考: 1、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者 患有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疾病的人,可以準備丹參、沒藥、乳香各三克,五靈脂、川穹、菖蒲薤白和羌活各五克,當(dāng)歸、赤芍各八克,再將這些中藥研磨成粗末裝進制作好的枕袋即可。這種藥枕具有安神、化血化瘀的功效。藥袋每月更換1次藥物,當(dāng)然時間不是絕對的,主要看藥效發(fā)揮,沒有發(fā)揮完,可多用一段時間,發(fā)揮完后,再重新?lián)Q藥物。如果雨天比較多或天氣比較潮,天晴后,應(yīng)該把藥枕拿到外面曬一曬,以防發(fā)霉,以下的藥枕類同~ 2、頸椎病患者
如果頸項酸困、不適,可加蒼術(shù)60克,豨薟草100克; 頭暈、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 肢體麻木,可加麻黃50克,桑枝100克,防風(fēng)100克,羌活100克。 如果頸部生理曲線序列不齊、變直或反屈,輕度骨質(zhì)增生、軟組織緊張引起的癥狀,可將枕頭往下一點,枕于頸部,仰臥,以加強療效。 3、神經(jīng)衰弱患者 取柏子仁、丹參和蠶附各三克,夜交藤、酸棗仁、五味子各五克,合歡皮、竹茹各六克,菊花八克,并研磨成粗末。平常感到耳鳴眼花、失眠多夢、心焦的神經(jīng)衰落患者,使用這種藥枕可以起到明顯的作用。 4、支氣管哮喘患者 支氣管哮喘患者可取麻黃、杏仁和細辛各三克,半夏、銀花各五克,甘草、旋夏花各六克,陳皮、款冬花和生黃芪各八克,枇杷葉十克,再將這些中藥研磨成粗末。支氣管哮喘患者長期使用這種藥枕可以起到止咳平喘、宣肺化痰的效果。 黃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麥麩、枇杷葉等量,每味藥用量為75克。 6、風(fēng)火頭痛、頭昏、失眠、高血壓患者 單用白菊花120g即可,將白菊花沖洗干凈,曬干,裝進小紗布袋里再縫進枕頭當(dāng)中,每晚枕之睡覺。這個也 適合用于長期高血壓癥兼頭痛. 7、治療風(fēng)濕性節(jié)關(guān)炎、腦動脈硬化、腰椎病等患者: 取當(dāng)歸、羌活、藁本、制川烏、黑附片、川芎赤芍、紅花、廣地龍、廣血竭、菖蒲、燈心、細辛、桂枝、丹參、防風(fēng)、萊菔子、威靈仙、乳香、沒藥、冰片各等份(注:等份即每一種藥物配比用量都是一樣的),研為粗末,做枕芯。此藥枕對高血壓、風(fēng)濕性節(jié)關(guān)炎、腦動脈硬化、腰椎病等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8、失眠患者:
10、治療三叉神經(jīng)痛:
11、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 夏枯草、荷葉、竹葉、蒲公英、菊花各50g。將諸藥共研為細末,裝入布袋中,做枕芯用,可清熱平肝,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 12、治療Ⅰ、Ⅱ期高血壓病患者: 廣陳皮800g,槐花、云木香各300g,川芎、夏枯草、菊花各200g,共研細末,裝入布袋中做枕,可疏風(fēng)清熱、平肝潛陽、活血化瘀,適用于Ⅰ、Ⅱ期高血壓病患者。
黨參、黃芪、菊花、天麻、棗仁、柴胡各等量,研為細未,制成枕心應(yīng)用,可健脾益氣、祛風(fēng)通絡(luò),適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
a)五葉枕:由干桑葉、竹葉、柳葉、荷葉和柿葉摻勻并裝袋而成。 b)青蒿藿香枕頗為常用。將青蒿、藿香各等份裝袋即可。也可根據(jù)各人喜愛,再加些綠豆、薄荷之類,協(xié)助祛暑解熱,患有高血壓者,枕內(nèi)可加菊花和桑葉;神經(jīng)衰弱患者,可加菖蒲、側(cè)柏葉。 今天先介紹這14種藥枕藥方,以后會陸續(xù)介紹,由于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沒有醫(yī)學(xué)基礎(chǔ)的網(wǎng)友,使用前,最好先咨詢你當(dāng)?shù)氐尼t(yī)師,以做到有的放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