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3月,新疆省的考古專家們,在新疆鄯善縣清理了一處古墓,非常意外地出土了一件破爛不堪的木器,經(jīng)過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竟然是一件失傳的著名樂器箜篌。古代的箜篌長什么模樣,它還能彈奏出聲音來嗎?您想要知道事情背后的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wǎng)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一位考古專家在一座普通的墓穴中,清理墓土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西南角有一截木頭埋在土里,呈黑褐色,大概有前臂長短。專家感到很疑惑,他就蹲在地下,用小鏟子輕輕地剔除周邊的泥土,然后用毛刷將它清理干凈。
在場的專家聞訊都聚攏了過來,有的推測說它可能是一種弓箭,有的推測他是一種生活的用具,可是這兩種推測,都難以取得大多數(shù)專家的同意,那么它會是什么呢?為了盡快確定這件弓型器物的“身份”,專家們決定,將其帶回實驗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這位專家為了讓自己的想法落實,他就拿著文物的復制品,來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請教了一位研究古代樂器的老教授,經(jīng)過它的一番考證,最終確認這件弓型器物是箜篌,即一種失傳已久的古代弦樂,比如唐代詩人李賀就寫過:“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憑箜篌引》)。
根據(jù)史料記載,箜篌盛行于唐朝,不僅在宮廷雅樂中會使用,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其演奏形式有臥箜篌、豎箜篌和鳳首箜篌三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箜篌又先后傳入了日本和朝鮮等國,但到14世紀后期,它就逐漸退出了華夏歷史的舞臺。
北京音樂學院的老教授以這件古箜篌為基礎,同時參考古代文獻,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復原了一件箜篌,經(jīng)過調試,這件箜篌終于能演奏出優(yōu)美的樂曲,它竟將千年前悠揚古樸的箜篌聲帶到了現(xiàn)在,并讓現(xiàn)代人大飽耳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