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陰病就是里陰證了,就是在里位。 同是在里位有兩種不同的癥候反應(yīng)。 如果為熱為實,熱實于里我們叫做陽明病。 那么這個,就是虛寒在里,就叫太陰病。 所以開始講太陰病,就將太陰病的提綱了。 咱們講的太陰病,這個提綱都可以概括了。 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 太陰病是里虛,咱們所說是胃虛停飲,所以他腹?jié)M。 那么胃有水,他就要吐。 這個腹?jié)M是個虛滿,咱們前面也講不少了, 所以胃虛則客熱邪氣都往胃里頭來,所以肚子它就發(fā)滿。 里頭有停飲呢,他要吐,吃不下,現(xiàn)在辨證也常這么說:脾虛有濕、不愛吃東西就是這種情況。 這個不是只是有飲而已,由于胃虛有飲,他還不能自己收持,所以“自利益甚”。 自利,就由于本身虛而自下利,不是由于吃藥的關(guān)系,而且越來越厲害。 他是由于胃虛,里頭有停水,而且胃虛,機能沉衰到這個地步而不能收持, 而且水在里頭還不能保持住,失去收攝作用,所以他自利而益甚。 因為寒水刺激胃腸,他是要疼的,那么如果要是刺激不那么厲害, 也有時候不疼,所以“時腹自痛”, 也是自痛(請注意與第239條“繞臍痛......發(fā)作有時”鑒別)。 那么這類的病就是虛寒在里,這是以“下”為禁,應(yīng)該用溫藥來補。 如果要把這個腹?jié)M誤為里實,誤為咱們前面講的那個胃家實,而“下之”就壞了,“必胸下結(jié)硬”。 這個“結(jié)”字,在《玉函經(jīng)》是個痞,痞硬與結(jié)硬差不多,這倒沒什么關(guān)系。 這一段主要是說明太陰病的特征。 也就是說我們在臨床上遇到虛寒在里,反應(yīng)腹?jié)M而吐、食不下、 自利腹痛越來越厲害,這個病就屬于太陰病。 這跟陽明病正是一個對立,正是一個相反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