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er在Global一直都是類神秘的行業(yè)。DM國家中不少見,而在EM相對稀少。業(yè)外人士往往以為巴菲特、羅杰斯、索羅斯都是如此,其實不然,Buffett應該算是PM & Researcher,Rogers算是標準的Researcher;而Soros則是典型的Trader & PM。說這些算是梳理下基本常識,幫助理解交易中對手方的類型。 本文所指的交易不只以上狹義的金融。更廣泛講,金融目的是提升效率,效率提升的方式是搭建物與物、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橋梁,比如社會的演化中,貨幣便是橋梁搭建過程的演化產(chǎn)物。一次次橋梁的搭建,便形成每個經(jīng)濟群體間的多維層級,這就是我所謂的經(jīng)濟架構(gòu)。 每次搭建的過程就是一次交易。經(jīng)濟構(gòu)造過程中,橋梁修多了,那么自然衍生出橋梁搭建、橋梁維護的行業(yè),至此,虛擬經(jīng)濟本身逐漸催生依托于自身而成的實體經(jīng)濟。這句話是為了反駁所謂的“虛擬經(jīng)濟不產(chǎn)生價值”,DM之所以發(fā)達,本質(zhì)上是因為其經(jīng)濟架構(gòu)的復雜程度所造就的經(jīng)濟穩(wěn)定性,說白了,就是明知某些DM國家貨幣是高估的(其國民整體受教育年限相較低、產(chǎn)品附加值相較低、經(jīng)濟體量相較低),但是依然能夠通過市場估值的偏差享受高福利、高資源;同理反之,把時間軸拉長看,戰(zhàn)爭是唯一一種逼迫市場進行價值整體重估的手段。對于局部區(qū)域重估手段,就是建立各類新的貨幣體系,而重估的本質(zhì)就是犧牲(sacrifice)與代替(replace)。不論是歐元體系,還是布雷頓森林解體后形成的美元體系,以及未來的人民幣體系,毫無疑問,其本質(zhì)都是建立在Global Flow Chart的資源再分配。因為信用體系下,貨幣便是資源,只不過貨幣是一類產(chǎn)量可控制的資源罷了,而短期內(nèi)社會真正的人和物就這么多,怎么可能有真正所謂的共贏呢?!因此,定價錯誤本就是市場的基本屬性,而金融本質(zhì)就是風險與定價——給人、物和橋梁定價,而定價本身便涉及風險。超額收益的來源要么來自上一次交易中形成的定價錯誤,要么來自于風險偏差。此外,無他。 而今天的文章便是從最基層的交易行為談起。 Trade在牛津字典中解釋為“the activity of buying and selling or of exchanging goods or services between people or countries”。 任何的交易都離不開exchanging behavior,goods or services status, people or countries. 根據(jù)這三點,衍生出Trade過程最重要的三個關(guān)注點:基本面(General Economic Environment),供需狀態(tài)(Supply and Demand),市場扭曲(Market Distortions)。 以金融產(chǎn)品及其衍生品交易為例,典型的如,基于基本面的長期交易(常見于各類Long fund、價投等),基于供需狀態(tài)的中期交易(典型的如現(xiàn)貨市場交易),基于市場扭曲的短期交易(常見于event-driven,典型的如日內(nèi))。 這三個分類并不互斥,只是根據(jù)其交易中因子的比重及程度而分。其三者側(cè)重點分別不同,引起交易風格、風險評估及定價因子的不同。 對于短期交易者來說,TA為王,因為TA反映著交易對手方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一點上可以理解為“Market is always right and Price is the king”。TA是了解對手方情緒變化所造成的市場扭曲的核心指標。也許你是價投的門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交易風格的切換本質(zhì)是源于市場交易人員狀態(tài)的變化。交易和搏擊有許多相似之處,短期內(nèi),交易本質(zhì)就是long/short雙方之間的信用品互換,也許對于價值投資者而言,你會通過判斷信用品的價值后再站隊,但對于短期交易者來說他們?nèi)缤瑧?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每一塊dollar都是從對手方逼出來的,盤口便是刀槍。這社會,本就沒有對錯,只有適合。Buffett曾試圖轉(zhuǎn)入中短期進行白銀的逼倉交易,最終小虧退出,并演發(fā)“能力圈”論。 這就好比如果你帶著跆拳道的功夫去了搏擊俱樂部,那無疑是場悲?。环粗珦艄谲姷搅藠W運會跆拳道的擂臺上,怕也要被扣分數(shù)到面目無光。游戲內(nèi)容的不同,將導致交易手段的變化。從頭寸管理、止損/止損條件、交易空間、風險評估、定價模式一系列都是不同的,拿著不同模式下的經(jīng)驗去嘗試多半會是失敗的。下面列舉這三者的區(qū)別。 對于一名Trader而言,基本面完全沒有意義,trader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止損,做的就是把盈利曲線從西南方畫到東北方,一言蔽之便是“順勢交易、低止損、高止盈”。短期的Time horizon下,F(xiàn)undamental是沒有辦法抵過市場扭曲的作用的,類似著名的Trader有Soros(其實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Trader,相比而言Soros更像是一位Event-driven Fund PM),Paul Tudor Jones,Jesse Livermore。這類交易的風險是基本面變化所帶來交易風格轉(zhuǎn)換,這就要求了一名合格的trader必然具有善變的性格特質(zhì),且其交易偏好上精于防守。從這一點上看,沒有比Tudor更優(yōu)秀的Trader了。 而對于一名Researcher來說,TA與其說沒有意義,反倒不如說具有相反意義。因為市場越扭曲,作為Researcher型的交易者,反倒越是應該加倉押注市場反轉(zhuǎn),越高的扭曲將帶來的是極高的VAR。因此,對于這類交易來說,如果經(jīng)常止損反倒是將自己逼入反復虧損的境地,甚至將對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進行過擬合。這類交易的風險一是對基本面和供需狀態(tài)誤判所造成的爆倉出局,二是市場扭曲下被Time horizon或Heavy trade逼入絕境,正如Keynes所說的'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類似著名的Researchers-base funds有大名頂頂?shù)腏ulian Robertson的Tiger fund,LTCM fund,Dalio的Waterbridge,Rogers's, Buffett's等。 另外,除去大獎章、冰山類似的通過高頻量化、誘導交易的做市商交易模式外,還有一類交易是筆者較為推崇的類型,叫做Asymmetric trade。此類交易的特點是風險小,回報大。缺點是需要極高的information or data mining能力,對交易者自身硬件要求極高。類似著名的交易者有dward O. Thorp(就是beat the dealer 的author),Jamie Mai(依托于Big Short里那位的原型)。 到這里,基本的交易模式算是大致講完了,結(jié)合目前的形式而言,中國已入常二十年,“以市場換技術(shù)”的免戰(zhàn)牌基礎(chǔ)大致耗盡了。金融是貨幣體系的血液,政治和人口結(jié)構(gòu)的強勢為國人留下過去20年來修養(yǎng)聲息的基礎(chǔ),現(xiàn)在“留給中國隊的時間”確實不多了,唯有培養(yǎng)出一只扔出去能咬人、會咬人、善咬人的隊伍,才能保住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的果實。真心期待中國版的華爾街隊伍的出現(xiàn)。NO 白大褂 PLS!!! Too LOW! 談到咬人,少不了一副好牙口。好牙口用來干嘛呢?咬宏觀!而宏觀太大,只能拆分開來描述。簡單說就是債(Bond)匯(Forex)股(Equity)宗(Commodities)樓(Estate)。 TB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