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皂無論什么方法制作,也有物質(zhì)與物質(zhì)之間的化學(xué)反應(yīng)!脂肪酸就是手工皂制作必不可少的一種添加劑,不同的脂肪酸有不同的功效,愛用手工皂的小菇娘收集了一些脂肪酸的效果與添加比例,希望能幫到大家學(xué)會手工皂制作!
亞油酸:非新種的傳統(tǒng)葵花籽油、紅花油、葡萄籽油、月見草油、玉米胚芽油、小麥胚芽油等含量多。亞油酸和亞麻油酸都是必須的脂肪酸在體內(nèi)不能合成,因此是必須從外部補(bǔ)充的脂肪酸之一。和保持皮膚水分的角質(zhì)層防衛(wèi)功能有密切關(guān)系,有助于皮脂腺的增殖,對皮膚是非常重要的脂肪酸,為此用于化妝品上也是逐漸增多。不過氧化速度是油酸的10倍[最近的報告是27倍],因為容易變質(zhì),因此制作成手工皂時必須抑制使用的分量,也要注意保存管理。比油酸容易起泡,完成后的手工皂容易融化,而且剛洗完時會感覺很清爽。
亞麻酸:在新菜籽油、核桃油、夏威夷核果油、月見草油、玫瑰花蕾油、馬油等中含量多。亞麻酸含量多的油,清爽且容易干燥,因此有抑制濕潤性皮膚炎癥的效果。尤其是月見草油所含的亞麻酸,如果體內(nèi)不足,據(jù)說會導(dǎo)致異位性皮膚炎,因此是皮膚健康上不可欠缺的必須脂肪酸。不過亞麻酸比亞油酸氧化得更快,氧化速度是油酸的15到25倍{最近的報告是77倍}在手工皂中調(diào)配含這種亞油酸的油,雖然效果很大,但做出來的手工皂并不耐用,因此必須特別留意保存的方法和使用期限。比油酸更容易起泡,柔軟而容易融化,洗完后會感到很柔軟。
正辛酸、正癸醛:在椰子油和棕櫚核油所含的脂肪酸。這些脂肪酸沒有洗凈力,卻對皮膚有刺激性,雖是飽和脂肪酸,卻能和水反應(yīng)而使安定性變差,因此連手工皂制造商對椰子油和棕櫚核油,都不會使用整體油的20%以上。最近考慮到這點的廠商,把這種油中的正辛酸、正癸醛先加以去除再使用,這樣就能調(diào)配在20%以上。不過我們在家制作手工皂時,能買到的椰子油并未經(jīng)過這種處理,因此必須注意調(diào)配在20%以下。
月桂酸:這也是椰子油和棕櫚核油的主要脂肪酸。月桂酸的起泡性大,因此是想要制作迅速起大泡沫手工皂不可缺少的脂肪酸。連在冷水中也能發(fā)揮洗凈力,能制作出比較不會融化變形的硬手工皂。此外,因是不易氧化的飽和脂肪酸,故不會變成容易變質(zhì)的硬手工皂。雖然稱不上對肌膚溫和的脂肪酸,但如果講究起泡和硬度、氧化安定性,就是制作手工皂不可欠缺的脂肪酸。
肉豆蔻酸:在椰子油、棕櫚核油、豬油或乳脂[牛油]含量多。這種脂肪酸的起泡性也很大,而且起的泡比月桂酸更持久又細(xì),因此在起泡方面非常有用。在溫水中的洗凈力比月桂酸好,對皮膚的作用更溫和,脂肪酸本身的溶點是55度,比月桂酸高,因此能變成更不易融化變形的硬手工皂。此外,也是飽和脂肪酸,因此具有氧化安定性。
棕櫚酸:在棕櫚油或蜂蠟、椰子油以及動物性油脂含量多的脂肪酸。脂肪酸本身溶點在60度以上,因此在冷水中不易融化,不易發(fā)揮洗凈力,在溫水中則有極佳的洗凈力,這種手工皂非常硬,不僅在冷水中,連在溫水中也比較不會融化變形也是飽和脂肪酸,具有氧化安定性。有報告指出,棕櫚酸會妨礙皮脂腺的增殖,因此并不是對肌膚特別有益的脂肪酸,但有助于制作又硬又耐用的手工皂,起泡雖不算太好,但一旦起泡,就持久又安定。
棕櫚油酸:夏威夷堅果油、榛子油、貂油、馬油[尤其是頸部]中含量豐富。在人的皮脂中有10%以上的脂肪酸,對皮膚的再生扮演重要角色,30歲過后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因此被認(rèn)為和皮膚的老化有關(guān)。在皮膚有濕疹等障礙時,不論什么年齡,只要加以補(bǔ)充就有助于組織的再生。在對皮膚的效用上可謂是重要的脂肪酸之一。因是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安定性比飽和脂肪酸差,比亞油酸或亞麻油酸安定。
硬脂酸:可可脂、Shea butter
中含量特別多,在動物性脂肪中比較多。脂肪酸的溶點較高,70度,在冷水中非常不易融化,能制作出連在溫水中也不易融化變形的手工皂,如果在手工皂中調(diào)配太多,雖然會變硬,卻容易裂開,因為是飽和脂肪酸,故氧化安定性卓越。不太起泡。但一旦起泡就有持久性。
油酸:橄欖油、茶花油中含量特別多,其他多數(shù)堅果系的油、品種交配所生的新種親交系植物油[新菜籽油、新種葵花油、新種紅花油]等含量也多。
制作手工皂時,是對肌膚非常溫和的脂肪酸。洗完后肌膚會有滋潤感和光滑感。另外,在不飽和脂肪酸中,氧化安定性高,因此過去經(jīng)常把油酸含量多的植物油用來做為化妝用油或防曬油、整發(fā)油。制作手工皂時,雖然硬,但一使用就會變得容易融化變形。不過在冷水中的洗凈力也很卓越。雖然不易起泡,但一起泡就有持續(xù)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