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一道坎。 安家扎根就不說了,結婚、生子、學區(qū),那基本就是標配。 就在3年前,中國女性似乎還主要依靠婚姻邁過這道坎。但現在,有數據證實,過去靠剁手彰顯存在感的她們正迅速成為房產方面的人生贏家。 婚前買房,在2018年以摧枯拉朽之勢蔓延于獨立女性群體之中。 在有穩(wěn)定收入的女青年眼中,買房攢下的幸福感遠遠比婚姻來得強。有錢又有房,就不要再讓自己受委屈,在遇到對的人面前,這一切都免談。 由此導致的就是,中國的婚姻經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改變。 01 報道這則新聞的是《南華早報》。數據來源則是貝殼找房《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 報告通過選取了中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漢、重慶、合肥、鄭州、長沙、蘇州、西安等12個一二線城市,過去一年的67724宗房產交易樣本,得出如下結論: 不論在一線還是二三線城市,單身女性尤其是30歲以上的女青年買房數量都在猛增,2018年的交易中,獨身女性買房占比,達47.9%,創(chuàng)下新高,而2015年這個數字只有24.6%,僅是現下一半。 數據來源:貝殼找房 中國男性的危機感或許會因此愈發(fā)嚴重吧? 過去不過是剁手黨的一員,即便創(chuàng)下一夜10億包裹,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不知不覺中,她們剁手也達到如此高度了?!更讓人受不了的是,人家還是一邊剁手,一邊買的房。 女青年們購房的魄力令人咂舌。 在房價年年位列全國前十的北、上、廣、深……中,不乏她們的身影。據統(tǒng)計,單身女性選擇全款結賬的占比高達31.5%。在二線城市,這個指標不降反升,上浮到了35.7%。 《廣州日報》更是報道說,2017年在男女獨資買房占比中,低價樓購買者女性占57%,超過男性;而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屋或者300萬以上的一手房,女性成交占比也超過男性。 放在以前,因為組建家庭讓房子成為剛需;現在,它不但是女青年的剛需,對于在外漂泊的大齡單身女性來說,它還意味著成長和獨立。 過去,孩子上學要買房、夫妻結婚要買房、父母定居要買房,房被中國人視為家的替代物,近十幾年來,它還是丈母娘花式擇婿條款里雷打不動的KPI。 早幾年前,丈母娘挑女婿,第一道門檻先看對方有沒有房。此刻,經歷過大放水、割韭菜,在歷史進程中摸爬滾打看過大場面的丈母娘清醒地意識到,與其斤斤計較女婿的小金礦,還不如直接把房子歸入婚前財產來得實在,就算離婚還能保住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在買房這件事上,沒有哪個群體能比中國女性更加快刀斬亂麻。 02 從盤算到出手拿下一套房,中國女性沒有失去買化妝品的“血拼”精神。 數據顯示,只要看對眼、比對好,90后女性的決策周期平均僅需28.6天,三百萬以下的房源,下手快準狠。 在中國,有一個奇異的現象。整個東亞文化圈甚至瞭望全球,中國白領女性的經濟收入和男性相比并不遜色多少。經濟收入的提升隨之帶來的也是女性地位的提升。 根據智聯招聘發(fā)布的《2019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男性平均月薪為9467元,女性的相應收入為7245元,別看差距大,實際上在5年之內,男女收入差距已經由40%縮小到了24%。 房子,正在變成女性成功和獨立的一面新旗幟,大齡女青年買的不是房,而是一種社會地位。 北京青年報報道,近兩年若是夫婦買房,女性參與買房決策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達6成以上。反而是男性,退到一旁休息放空的情況屢見不鮮。 一貫以男性群體為目標客戶的房地產商,此時也嗅到了“她經濟”的步伐匆匆,他們紛紛調轉車頭,取悅女性客戶。 到各大樓盤逛一圈,你會發(fā)現近幾年開發(fā)商更加注重主臥衣帽間的設置,例如在衣櫥裝加濕器,在裝修上更精雕細琢。 房屋中介要是碰到夫婦一起看房的,經紀人往往會給女性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端茶送水,張口就是一句美女夫人,因為他們知道,購房決策大權掌握在女性手上。 03 不要忽視獨身女性買房猛增這個信號,都市一姐們說了,姐買的是一款比婚姻更靠譜的理財產品。 買房如此,離婚亦然。 數據來源:國家統(tǒng)計局 自2010年全國各地掀起限購潮以來,我國的離婚對數便隨著調控政策的松緊起起伏伏,2017年更是創(chuàng)下了437.4萬對的歷史記錄。這其中多少夫妻為了能夠多買一套房而假離婚,而又有多少對借此假戲真做,分道揚鑣。 分分合合之間,都是為了手里的資產能夠在翻幾倍。 工業(yè)化以來,婚姻經濟學認為結婚是男女雙方的資產配置重組,只看經濟效力,絕大多數情況下,二人結婚無疑是優(yōu)化了雙方資產。 但在中國,這個觀點在政策與市場的撩撥下,總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驗。 相比之下,當代單身女性的觀念更傾向于——資產重組的方式有很多種,在真正的愛情來臨之前,只要成為一個有錢的單身女性就不至于慌亂到亂入圍城。 其實單身女性的父母也在鼓勵這種做法。45.2%的單身女性房產交易受到了父母的資助,真正能夠做到憑一己之力買房的,只有29%,尚在少數,說明父母通過兒女進行資產配置也可能是房屋交易中女性占比猛增的原因之一。 婚后買房考驗的是忠誠,婚前買房則能把資產風險降到最低,即使離婚對方也休想分走一杯羹。不得不說,這一屆的丈母娘算盤打得更精。 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房子比婚姻更令人具有安全感”已經成為獨身購房女性的價值觀。尤其是對于在一線城市奮斗的女青年來說,有了房子才讓自己在漂泊的城市真正有了歸宿,不至于在失去愛情的同時還要被現實無情鞭打。 04 人們對于婚姻所能夠帶來的利益期望值越來越低,這讓婚姻的意義變得更加純粹。 比起十幾年前風靡網絡的“寧愿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愿坐在單車后架上笑”的價值觀來說,無疑是返璞歸真了。 以往那些物化女性以及女性自我物化的論調暫且歇歇吧。 某婚戀網站發(fā)布的《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單身女性幸福感的前四個來源是:擁有穩(wěn)定的工作、父母身體健康、完成個人階段性目標以及擁有十分要好的朋友,其中比例分別為27%、22%、13%和11%。 你會發(fā)現,在單身女性的眼里,她們對于未來婚姻的幸福感期望在前四個選項中根本看不到蹤影。 而女性的買房邏輯也在經歷著改變。當女性有了經濟能力在婚姻中不再需要依附他人,可以隨時想走就走有所棲息時,對于婚姻的選擇,就有了底氣。 女性地位提升已在房地產世界初見端倪,也許就在下一個十年,另一番婚戀觀也將登臺上演。 ?感謝關注智谷趨勢(微信ID:zgtrend)。很多讀者還沒養(yǎng)成閱讀后點贊的習慣,如果覺得智谷做得不錯,記得點個贊表示鼓勵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