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好了明理 2019-03-27

一、引言

前幾天討論在討論史上最迷你的青銅鼎嬴霝德鼎的時(shí)候,談到金文中顯示該鼎的主人兄弟排行為「季」,我因?yàn)槭韬龃笠鈱⑵湔f成「老三」,很快就有細(xì)心讀者指出我的錯(cuò)誤,同時(shí)該讀者建議,讓我談一下古人兄弟排行字「伯、仲、叔、季」。

本文正是從訓(xùn)詁考據(jù)的角度,以文獻(xiàn)和考古相結(jié)合的「二重證據(jù)」,談?wù)摴胖芘判凶帧覆⒅?、叔、季」的稱謂來源及漢字字源。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

二、「伯、仲、叔、季」稱謂考

在傳世文獻(xiàn)中,「伯、仲、叔、季」四字當(dāng)做一詞見于《左傳》,表示「姬姓諸侯」: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王不立愛,公卿無私,古之制也。 穆后及大子壽早夭即世, 單 、劉贊私立少,以間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圖之!杜預(yù)注:伯仲叔季,總謂諸侯。

從上下文可以看出, 這里說的是東周周悼王姬猛和姬朝爭奪權(quán)位的歷史事件:【子朝之亂】,這里的「伯仲叔季圖之」,是指幫助姬猛復(fù)位姬姓諸侯晉、魯?shù)燃罩T侯國。

東漢鄭玄注《儀禮》指出「伯、仲、叔、季」乃「長幼之稱」:

《儀禮·士冠禮》: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dāng)。鄭玄注:伯仲叔季,長幼之稱。

「伯、仲、叔、季」之「伯」也有「孟」之稱,東漢班固 《白虎通·姓名》對「伯(孟)、仲、叔、季」做出解釋,指出「嫡長」稱「伯」,「庶長」為「孟」:

《白虎通·姓名》:稱號所以有四何?法四時(shí)用事先后,長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時(shí)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

伯者,長也,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適長稱伯,伯禽是也。庶長稱孟,以魯大夫孟氏。

東漢《釋名·釋親屬》釋「伯、仲、叔」為「兄弟之稱」:

《釋名·釋親屬》:父之兄曰世父,言為嫡統(tǒng)繼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父之弟曰仲父;仲,平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

所以,從傳世文獻(xiàn)來看,「伯、仲、叔、季」作為「四兄弟排行」之字,來自漢人之說,大致在漢代形成。

例如更早的經(jīng)典《爾雅·釋親》就沒有「伯、仲、叔、季」為長幼四兄弟一說。在漢代以前,「伯、仲、叔、季」就是一個(gè)泛稱。

換句話說:「老二、老三、老四」也不一定就是「仲、叔、季」,「老二、老五」也可能叫「叔」。

比如: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周武王兄弟」的排行,并不是和「伯仲叔季」完全對應(yīng):

《史記·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 ,次曰武王發(fā),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 ,次曰成叔武,次曰 霍叔處 ,次曰康叔封 ,次曰厓季載。厓季載最少。

周武王是老二,并沒有「仲」的稱謂,「管叔鮮」是老二,卻稱為「叔」,周公老三沒有「叔」的稱謂。武王以下除周公以外,都稱為「叔」,只有最小的稱為「季」。

周公的第二個(gè)兒子,按道理應(yīng)該稱作「仲」,但是卻稱為「伯齡」,也即所謂的蔣伯齡,「蔣」為封國。

這也跟出土文獻(xiàn)是一致的。出土金文中「伯、仲、叔、季」是常見字,確實(shí)表示過「長幼」,但不一定兄弟長幼排序完全一一對應(yīng)。而且金文中「伯、仲、叔、季」也可以表示女性。

日本漢學(xué)家江頭廣博士就認(rèn)為漢儒誤解「伯仲叔季」的稱謂,其實(shí)是上古時(shí)代「氏族交換婚制」表示輩分的遺留?!咀?】

說個(gè)比喻,西周時(shí)期,「姬」和「姜」兩個(gè)氏族有很長聯(lián)姻交換婚歷史:

  • 「姬伯」和「姜仲」聯(lián)姻,所生子女稱為「叔」
  • 「姬叔」和「姜季」聯(lián)姻,所生子女稱為「伯」

如此循環(huán),如下圖所示: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引自【注2】

比如在山西曲沃出土的晉國王室青銅器顯示,晉侯家族表示長幼只用「伯、叔」: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2

2003年在陜西眉縣出土的逨盤,上有數(shù)百字的長篇銘文: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逨盤銘文記載下了西周單氏家族的完整世系: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引自注2

這個(gè)世系包括「逨」在內(nèi),共有八代,單氏家族并沒有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傳承,世系中只「伯、仲、叔」大略表示兄弟次序,不是「一二三四」的精確排行。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引自注3

比如上表中的7代單公【龔叔】,實(shí)際上排行老五,但他稱為「叔」: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單五父壺的銘文

在殷周金文中,「伯、仲、叔、季」也被常用表示女性。如:

  • 西周《伯姬簋》,銘文「伯姬作鼎」,「伯姬」就是女性: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3350》

  • 戰(zhàn)國《陳逆簠》有「元配季姜之祥器」之句,如下圖: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4629》——陳曼簠銘文

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正如顧頡剛先生所言:上古歷史層累的造成。

先秦經(jīng)典多在漢代集結(jié),漢儒以為當(dāng)時(shí)一些制度、稱謂、風(fēng)俗,從夏商周三代以來,一直都是這樣。

比如:「天子駕六、九鼎八簋,三皇五帝,天干地支紀(jì)年」,都是從三代到秦漢之間漸漸形成的,并不是一直都是這樣。

漢儒對先秦經(jīng)典的注解,很多都是以今注古:用當(dāng)時(shí)的情況是解釋古代,從《左傳》可以看出,春秋時(shí)代是用「伯仲叔季」代指「眾諸侯」的,表示諸侯和周室之間存在血緣和聯(lián)姻關(guān)系。

「伯仲叔季」之起源,就是當(dāng)時(shí)殷周媵婚制度下,用以表示長幼和輩分,且男女不限,到漢代則專門表示四兄弟長幼之序。


三、「伯、仲、叔、季」字源考

《說文》:「伯,長也。從人,白聲。」

「伯」始見于小篆,形聲字,「伯」初文就是「白」,甲骨文、金文中都是用「白」表示「伯」,當(dāng)時(shí)「伯」字還沒有造出來。

郭沫若認(rèn)為「白」像「大指頭」之形: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古今字形演變: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引自注4

在甲骨文中,「白」表示「老大」或者「方國首領(lǐng)」,也假借表示「白色」的「白」,如:

《合集》36511:多白(伯)正(征)盂方白(伯)炎

《合集》903:白豕、二牛。

也假借表示數(shù)量「一百」:

《合集》1039:「尞(燎)白(百)人」(一百個(gè)人牲用于祭祀)

不過,甲骨文的「白」和「百」字形稍有不同,甲骨文的「百」就是「一、百」兩字的合文: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那么,「白」字的本義很少用,假借義占據(jù)了「白」字,所以,為本義造了一個(gè)后起字形聲字「擘(BO4)」: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伸出大拇指」可以說是超語言的手語,意思不言自明:你是老大、你真棒、你優(yōu)秀,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所以,「巨擘」一詞就是「大拇指」的意思,表示「首位、老大、杰出、優(yōu)秀」的意思。

《孟子·滕文公下》:「於齊國之士,吾必以仲子為巨擘焉?!?趙岐注:巨擘,大指也。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好,我們再來理一下這個(gè)演化鏈條:

形的分化——「白」象「拇指」之形,本義是「拇指」,引申義「首領(lǐng)、老大」,本義「拇指」被后起字「擘」承擔(dān),引申義被后起字「伯」承擔(dān)。

音的分化——假借「白」分別表示「白色」的「白」和「數(shù)量100」,「白色」這個(gè)意義最常用,所以,假借義占據(jù)了「白」。

意義過多就要分化造字,不然影響記錄語言的精確性,從「白」分化出「百、伯、擘」。四個(gè)字分別承擔(dān)的職務(wù)情況是:

  1. 白——假借義
  2. 百——假借義
  3. 伯——引申義
  4. 擘——造字本義

所以,這個(gè)「白」字還是挺有意思的,不通漢字之學(xué),你根本想不到「擘」與「白」的關(guān)系。

「白」字另有一說,高鴻晉認(rèn)為是「貌」之初文,我覺得比較牽強(qiáng),郭沫若之說較佳。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5

《說文》:仲,中也。從人從中,中亦聲。

「仲」始見于小篆,也是一個(gè)后起字,初文為「中」,殷周金文中表示都是用「中」表示「仲」,如《辛中姬皇母鼎》,《中父辛爵》的「中姬」「中父」也即「仲姬」和「仲父」: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2582》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8630》

「中」字的造字本義就是象形一種「旗幟」或者「測風(fēng)儀」,引申表示「中央」。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6

「伯仲」之「仲」正是如《釋名·釋親屬》指釋,取「位在中也」之意。

所以,「仲」為「中」之分別文,加「人」部造「仲」字,分擔(dān)「中」的部分職務(wù)。

「叔」完全就是一個(gè)假借字,也就是借的一個(gè)同音字表示,「叔」全字像「手持木杙掘地」之形: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所以,許慎在《說文》中說漢代汝南的方言「叔」表示「挖芋頭」:

《說文》:叔,拾也。從又,尗聲。汝南名收芋爲(wèi)叔。

總之,「叔」的本義大致就是「挖掘」的意思,古文字學(xué)家李守奎的解釋甚合吾意,引用過來: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7

古今字形演變: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7

其實(shí),「叔」的本字是「弔」,「弔」「叔」上古音相同,「弔」全字像「人背繳矢」之形,指古代貴族的田獵游戲「弋射」: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漢代畫像磚上的「弋射圖」: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郭沫若認(rèn)為「弔」的后起字為「繳」,吳大澄認(rèn)為系箭而射是男子的事情,所以「弔」作為男子的美稱。也就是說郭沫若認(rèn)為是假借,吳大澄認(rèn)為是意義引申。我傾向郭沫若之說: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8

甲骨文中「叔」表示地名,殷周金文中「弔」表示「慰問」,也表示「淑善」、「伯叔」之「叔」。西周以后,漸漸開始有少量「叔」字表示「兄弟字」,到戰(zhàn)國以后,「叔」完全取代「弔」。

「弔」的古今字形演變: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9

金文中大多數(shù)時(shí)候是以「弔」表「叔」,用「弔」比「叔」多,舉一男一女兩個(gè)例子,

  • 《虢叔旅鐘》其實(shí)中的「虢叔」寫作「虢弔」: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239》

  • 《大師作叔姜鼎》中「叔姜」是一個(gè)女人,「叔姜」寫作「弔姜」: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殷周金文集成2409》

《說文》:季,少偁(稱)也。

「季」從「禾」從「子」,會(huì)意兼形聲字字,會(huì)意「幼小的禾苗」,「子」也是聲符,「季」是「穉、稚」之初文: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季」引申表示「幼子、兄弟中最少者」,再引申表示「季節(jié)、朝代」的末期,

趣味考據(jù):「伯、仲、叔、季」考釋

注10

「季」造字本義很簡單直接,引申過程也比較容易理解,從「幼禾」引申為「幼小」:表示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兄弟長幼之稱「伯仲叔季」源自周人,最初只是一個(gè)泛化稱謂,且男女通用,到漢代演變成準(zhǔn)確稱謂。

「伯、仲、叔、季」造字本義分別是:

  • 「伯」「仲」為「白、中」之后起字,「白」本義為「拇指」,「中」本義為「旗幟」。

  • 「叔」則為假借字,本義為「挖芋」,這個(gè)「兄弟」字也最初是假借「弔」表示,「弔」之本義為「繳矢」。戰(zhàn)國以后固定用「叔」子。

  • 「季」為「稚」之本字,本義為「幼苗」,引申表示「幼小」。

另外,表示「老大」的「伯」字也稱作「孟」,《白虎通》認(rèn)為「庶長」為「孟」?!傅臻L」為「伯」

「孟」字從「皿」從「子」,根據(jù)我看到的一些材料顯示,「孟」的造字本義,跟先秦時(shí)代蠻族「食長子」的習(xí)俗有關(guān)。當(dāng)然,本文已經(jīng)很長,此問題需要另文考證。

--------------

參考資料

  1. 江頭廣(1969),姓考 : 周代の家族制度,風(fēng)間書房,頁329-366
  2. 劉華夏, & 劉克甫. (2008). 伯仲叔季與西周晉侯世系. 考古(4), 72-77.
  3. 張?zhí)於? (2003). 從逨盤銘文談西周單氏家族的譜系及相關(guān)銅器. 文物(7).
  4. 李學(xué)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695
  5. 季旭昇 (2010),《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646
  6. 同注4,頁58
  7. ,同注4,頁224
  8. ,同注5頁661
  9. 同注4、頁720
  10. 同注4,頁1280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shí)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chǔ)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