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孟頫在臨寫古人法帖上指出:“昔人得古刻數(shù)行,專心而學(xué)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xué)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趙孟頫臨的《裹鮓帖》、《十七帖》墨跡。 來源 | 中國書畫印(shuhuayin791) 臨《裹鮓帖》 臨《十七帖》 趙孟頫自署書于延佑三年(1316)五月十五日。紙本,草書,凡122行,計1051字,臺北王世杰氏舊藏。 趙孟頫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書之兼學(xué)力,天資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趙孟頫臨此《十七帖》正當(dāng)晚年,時六十三歲??钍穑骸把佑尤晡逶峦眨裳├先伺R十七帖?!壁w氏書款以“松雪老人”不多見,此書為其晚年得意之作。《壯陶板書畫錄》載,“此卷為‘紙本。高八寸五分,四紙,長一丈一尺一寸八分。運極熟之毫,振扛鼎之力,雄健排突,無一筆中心不實氣’?!捕墓?jié),每節(jié)下均有趙氏書印’。趙孟頫在臨此帖時尺幅與原帖基本相近,而用意較深,用筆流暢。整幅作品柔多于剛,韻富于勢。而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這件作品說明趙孟頫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臨古。 ![]() ![]() ![]() ![]() ![]() ![]() ![]() ![]()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也注重分享。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本文轉(zhuǎn)載自:中國書畫?。╯huhuayin79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