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兌上乾下澤天夬,決斷告誡治破壞。初九勢弱宜隱忍,九二警惕戰(zhàn)端開。 九三果敢行獨裁,九四克艱莫懈怠。九五中行不偏激,上六兇險須防災(zāi)。 夬卦是講究斗爭方式、避免矛盾激化、決斷治裁邪惡的方法論。即對決之道。 夬卦象征決斷。兌上乾下,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夬即決。澤上于天,飛瀑倒掛,自天而決。卦象有摧枯拉朽之勢。 夬卦的主卦是乾,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客卦是兌,卦象是澤,特性是愉快。強健的主方遇到愉快的客方,雙方都積極主動,主方的態(tài)度強硬,客方的態(tài)度隨和。主方應(yīng)當視客方為友好的伙伴,在客方的態(tài)度不明朗,不容易對客方作出判斷時,主方必須果斷,不再猶豫。 夬卦喻示人們,必須以決斷的氣魄制裁邪惡。決策時要做到公正無私,以德取勝。通過裁決使人心悅誠服,以果決氣勢導(dǎo)引萬物協(xié)和。 在事物處在興盛階段,但已孕育著潛在的危險。要虛心聽取他人勸告,切勿魯莽,多謀深思,用柔和的態(tài)度待人處世。 夬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第43卦,闡明以陽決陰、果斷清除小人的道理。夬卦下乾上澤,澤為水,乾為天,天上有水。水可潤萬物,但水如過多則潰決,危及眾生,故不可使其過盛,必“夬”之。 夬卦中五陽一陰,陽盛陰衰,五陽共“夬”一陰。然陰凌駕于眾陽之上,又切近“九五”之尊,猶小人當?shù)?,決之還有一定的難度。夬卦卦爻辭中有三個“號”:“孚號”、“惕號”和“無號”,可見“號”是號令的意思。有二個“夬夬”:“君子夬夬”和“莧陸夬夬”,可見夬夬是果斷之貌。主卦的爻辭中有“壯”,“壯于前趾”,“壯于頄”;客卦的爻辭中只有“臀無膚”,顯出在主客雙方的沖突中,如果主方過分施用力量,過“壯”,則可能遭受損失,必須適可而止。卦爻辭以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比喻主方和客方的關(guān)系。主方果斷地決定戰(zhàn)與和,表現(xiàn)出權(quán)威,即使有不妥,也“若濡有慍,無咎”。如果不果斷,就會像是“臀無膚”,不知坐那里好。 夬卦沿襲了大壯卦以公羊行動作為敘事的明線和輔線,以君子對奸佞小人開展決戰(zhàn)作為暗線和主線,描寫了君子對決小人這場斗爭的籌備、實施、推進、受挫、沖刺、獲勝等整個過程。初九講君子群體向前進發(fā),擬對小人宣戰(zhàn),但是如果準備工作不充分,精神意志和實質(zhì)力量不能勝任這場斗爭,那么前景是堪憂的。九二講推進過程中要提高警惕防止小人騷擾偷襲,一旦發(fā)現(xiàn)危險情況及時報警呼救,這樣就不會有不良后果。九三講對付小人切忌頭腦發(fā)熱,感情沖動,不能暴虎馮河,魯莽行事,而是要沉著冷靜,理性智慧,講求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注意方式方法,以智取勝,以巧取勝,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九四講對決小人的斗爭遇到了困難,決戰(zhàn)進入了對峙相持的艱難階段,小人給予利誘,內(nèi)部有人動搖。九五講要以穩(wěn)、準、狠的決心和氣概,義無反顧,毅然決然,與奸佞小人開展最后決戰(zhàn)。上六講奸佞小人終被清除,甚至來不及呼號就已束手就擒。 夬卦闡明了清除小人的做法。從六個階段、六個場景多角度地闡明清除小人應(yīng)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應(yīng)有的態(tài)度。即對決之道。 1、初九,位居卑下,勢單力薄,有輕敵思想?!皦延谇爸海粍贋榫獭?,一開始不能用“壯”的辦法去解決,用武力去對付武力。因為君王所依賴的衛(wèi)戎武裝不能與將帥擁有的能征善戰(zhàn)兵力作較量,若君王依賴自己僅有的衛(wèi)戎力量去討伐擁有雄兵強將的將帥的叛亂,若戰(zhàn)勝不了,那就兇險異常。 2、九二,居下乾之中為“夬”之主。以陽剛之質(zhì)處中居柔,有能進善守之象,“惕號”即呼號大家時刻保持警惕,“莫夜有戎”是說要時刻提防小人暗箭之傷,這樣則“勿恤”。大家也不要憂慮驚慌。 3、九三,陽剛處乾卦之上,在五陽之中獨與“上六”之陰相應(yīng),“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壯于面頰之上,也即從腳下壯到頭上,有兇險。但君王一定要堅決平叛,就是獨自一人,也要堅決平叛,但仍不失去理智,這樣就沒有兇險。 4、九四,以陽居陰失其位,在“夬”之時眾陽皆進,而其“臀無膚”,欲居而不能安;不安則要行,“其行次且”,因失其剛性,行而又不能進,故而有悔?!巴螣o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君王遇叛亂,有如臀部磨破了皮,行走艱難;在這樣平叛的過程中,當用計謀去戰(zhàn)勝叛軍。 5、九五,陽剛居尊位,為“夬”之主,但比近“上六”之陰;“上六”在兌卦,有取悅于下之意并有欺凌之勢,像馬齒莧那樣多漿汁而惑人?!扒{陸夬夬,中行無咎”,君王一定要堅決平叛,要象鏟除莧陸草那樣去鏟除叛亂者;但是,在平叛過程中,切忌殺戮過甚,株連太多,只有這樣,才會無咎。 6、上六,陰居卦之極,猶君子得時,小人失勢,為眾陽所“夬”之。“無號,終有兇”,無須哭號,小人最終是要被“夬”去的。在發(fā)生將帥擁兵叛亂的過程中,如果不號召部屬和國人,那將有兇險。 卦中五陽一陰,小人在上,眾陽共決之。夬的辦法就是卦辭中所提出來的四條原則,總的來說是按內(nèi)部矛盾處理,采取“中行”措施,不使用武力。但清除小人不是輕而易舉之事,初九“往不勝”,沒有勝利的把握;九二“惕號”,時刻保持警惕;九四“臀無膚”,只有“牽羊”。而“九三”和“九五”與小人有些曖昧關(guān)系,九三獨與“上六”相應(yīng),有“遇雨若濡”之象;九五親比于“上六”,會受其甜言蜜語之惑,故爻辭戒之“夬夬”,即清除小人要痛下決心,絕不留情。 |
|
|
來自: 凌云悟道 > 《易經(jīng)學思錄》